千年包公墓被髮掘:遺骨被禁止公葬,竟在破屋子裡爛了好幾年

包公,原名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包公是我國曆史有名的清官,他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民間流傳著包公的種種傳說,在民間是神話化的人物。

千年包公墓被髮掘:遺骨被禁止公葬,竟在破屋子裡爛了好幾年

歷史上的包公自然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他也並不是黑臉,但是傳說有一點沒有說錯。那就是包公真的是清廉如水。包公曾今擔任過一個職務——監察御史,後來升御史中丞。這個官職是做什麼的呢?監察御史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檢察院的檢察員,朝中的內外官吏均受其監察。據史書記載:在包公擔任監察御史的期間,包公向皇帝一共提交了187份奏摺,大部分都是在彈劾那些貪官和庸官的。

千年包公墓被髮掘:遺骨被禁止公葬,竟在破屋子裡爛了好幾年

嘉祐七年(1062年),時年六十四歲的包公因病去世了。皇帝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包公雖是在開封去世的,但是卻是安葬在自己的家鄉安徽合肥。皇帝為了表彰包公的功勳,不僅讓他的兒女在朝為官,還專門安排了一個“恩生”,負責管理管理包公祠、包公墓和有關文物、文史資料,接待來訪客人。

南宋時期,金兵過境。1129年,金兵佔領了瀘州,在這段時間內,金兵對於遼、宋時的貴族墓開始瘋狂的挖掘,奪取墓中的財寶。當這些人來到包公墓時,他們將包公墓盜挖,將裡面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後來又有一些民間的盜墓賊進入了墓中。因而,墓中能被盜的都被盜了。

千年包公墓被髮掘:遺骨被禁止公葬,竟在破屋子裡爛了好幾年

後來,包公的後人將包公的遺骨撿出,重新埋葬在包公的妻子董氏的墓中。而後來的重新修建的包公墓則成了疑冢。以此來迷惑盜墓賊,期望能夠保住包公不在遭受盜墓賊的打擾。

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由於形勢的原因。包公墓不得不遷移。當時省有關領導指派省博物館、市文化局、市公安局等部門成立“包公墓清理發掘領導小組”,對包公墓進行科學發掘。在1973年3月,包公墓的發掘正式開始。

千年包公墓被髮掘:遺骨被禁止公葬,竟在破屋子裡爛了好幾年

在這次發掘中,發掘墓葬12座,出土包公和夫人董氏、大媳婦崔氏、小兒子包綬、小兒媳文氏、大孫子包永年等墓誌六方,共一萬多字,特別是包公墓誌洋洋灑灑3000多字,為《宋史·包拯傳》的3倍,開創了包公文化的新紀元。

當包公的遺骨被髮掘出來之後,被運至包拯老家肥東文集安葬。但是在當時,國內情形一片混亂,包公被拒絕公葬,只好又運回合肥,這些遺骨交由包公的第三十四世孫包遵元儲存。包遵元在自家的屋山牆頭搭起簡陋的披廈,將裝有包拯及其子孫遺骨的箱子全部搬了進去。

千年包公墓被髮掘:遺骨被禁止公葬,竟在破屋子裡爛了好幾年

在1985年冬,他們將裝有遺骨的箱子運到了肥東文集。在三更半夜偷偷的安葬在新建的墓園之中。當墓穴挖好之後,開啟箱子才發現由11個紅陶罐儲存的遺骨由於沒有密封保持。經過十幾年的風風雨雨,遺骨大部分已經腐爛了。

留存下來的包公遺骨還有35塊,其中有15塊被儲存在省博物館之中,而剩下的20塊則在1987年重修包公墓時,全部放入到墓中的棺槨之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