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七個人:均為富豪,不上船理由很任性

當年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七個人:均為富豪,不上船理由很任性

“我覺得生命是一份禮物,我不想浪費它,你不會知道下一手牌會是什麼,要學會接受生活。”這是《泰坦尼克號》中的經典臺詞,這艘耗時一年、傾盡無數財力修建的“皇家遊輪”,以其近乎荒謬性的悲劇災難記入史冊。

天災之下,人力無計可施,這艘長達883英寸的“巨人號”湮滅於浪花滾滾,再無蹤跡可尋。但總有一些人是幸運的,從海難中逃生的人如是,沒趕上船的人亦如是。

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是白金航空公司主導建造的巨型油輪,又譯作鐵達尼號,這艘奧林匹克級別的鋼鐵巨人以其46000噸的排水量,260多米的身長。造價不菲使得它傲立群雄,炙手可熱。但它最出名的還是那場海難,唯一一次遠航成為了最後的遠航,泰坦尼克號也因此成為了災難的代稱。

當年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七個人:均為富豪,不上船理由很任性

傳聞泰坦尼克號由於船體的龐大導致修建過程中存在極高的風險,在建造期間,有246人受傷,其中28人重傷,9人意外身亡,這艘史無前例的巨輪似乎在誕生時就浸染了不詳。

最終問世的泰坦尼克號以其奢華雄奇而飽受世人矚目,這艘看似超一流的巨輪票價也被炒到了上萬元,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對其趨之若鶩。誰都預料不到,這艘三十三億的遊輪會成為昂貴的棺槨,載著1500多人葬身大海。

在航行前,有七位購票後未登船的幸運兒,成功地躲避了這場災難。他們並不是未卜先知,只是機緣巧合罷了,選擇不登船的原因也可以說是任性的。

錯過泰坦尼克號的富翁

第一位是著名的小說家西奧多德雷賽。他是一位現實小說家,本來預定乘坐泰坦尼克號返航,但在登船前碰到一位好友,大海無邊,旅途寂寞,為了與好友在旅程中搭伴,一起聊天消遣,他們一同預定了另一艘較為便宜的輪船,便避開了這次海難。

當年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七個人:均為富豪,不上船理由很任性

其後是一對恩愛的夫婦,當年造就赫爾希糖果、巧克力等甜點的富商米爾頓·赫爾希,和他的妻子預定了泰坦尼克號的特等艙,計劃去法國度假遊覽,但在登船之際不慎遺失了船票,在與船員溝通後依然被拒絕了上船,於是選擇換乘。

結局卻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二人的一時粗心讓他們幸運地避免了那場殞命的災難。還有一對夫婦的經歷與他們如出一轍,匹茲堡的鋼鐵巨頭亨利克雷已經挽著他的夫人登了船,但夫人在登船過程中扭傷了腳踝,於是這對夫婦下船就醫,二人也因此沒有隨巨輪遠航,也屬於福兮禍依。

第四位是義大利的發明家古列爾莫·馬可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被譽為無線電報的先驅。他本來擁有航空公司提供的免費船票,卻因為文牘工作沒有完成,而選擇了擁有公用速記員的”盧西塔尼亞號”輪船。

當年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七個人:均為富豪,不上船理由很任性

同樣被贈送船票的還有佈道者約翰·莫特,他是1946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也是基督教青年會的官員,白星航空公司的官員盛情邀請他乘坐泰坦尼克號並提供了免費的船票。

但這位信徒婉拒了,並乘坐了價格更低的“拉普蘭德號”,返航後獲悉災難的訊息也不由得感慨萬千。“仁慈的上帝一定還有更多的工作留給我們去做”,或許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最傳奇的一位可能是金融家JP·摩根,他被稱為華爾街的“拿破崙”。這位傳奇的金融家,銀行家在1907年力挽狂瀾,拯救了整個美國的金融體系。他在泰坦尼克號上擁有一個豪華套間,設計了獨有的私人散步甲板和裝備特殊菸嘴的浴缸。

但在臨行之際,他不捨得法國的瑰麗景色,選擇留在度假勝地艾克斯享受他的硫磺浴。在沉船數日之後,這位傳奇人物也對生命有了更具體的認知“一生中失去金錢沒什麼要緊, 生命最重要。”

當年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七個人:均為富豪,不上船理由很任性

與他經歷相似的還有運動員阿爾弗雷德·範德比爾特,這位34歲的千萬富翁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取消了這次航行,他很晚才近乎毫無緣由地取消了這次旅程。

因為退票較遲,在早期的泰坦尼克號遇難名單中,他也赫然在冊。不過他的幸運並沒有持續太久,三年之後,他搭乘的“盧西塔尼亞號”遭遇海難,最終葬身大海。

泰坦尼克號的票價高昂,摺合至今都是五萬之數,但其價值對於幾位富豪來說都是九牛一毛,因而他們的放棄也不需掙扎甚至不需緣由,心情波動便放棄了“史詩”級的奧林匹克遊輪,富有成就了他們的任性。失小利卻避大禍,這也是一種福分吧。

泰坦尼克的悲劇

107年過去,泰坦尼克號載著無數的珍寶沉寂在海底,永不返航。當時最大的豪華客輪被稱為“永不沉沒”的海上之星,但它事與願違地撞上了一座冰山。

當年沒趕上泰坦尼克號的七個人:均為富豪,不上船理由很任性

它是埃菲爾鐵塔之後最大的鋼鐵產物,工業時代的偉大成就,在自然面前卻近乎不值一提。船體建造時的韌性不足,加上前所未見的巨型冰山,以及天氣原因導致的超折射,或許還可能有電報員為將訊息賣給媒體而選擇不上報。種種原因,造成了和平時期的慘烈死亡。

現如今,泰坦尼克號的倖存者也相繼離世,沒登上這艘災難之輪的幸運兒也不在人世,當這場災難卻永不能遺忘,人類的盲目驕傲與自信終究會遭到反噬,妄圖征服大海的傳奇轉眼墮落為歷史。

“一千多名乘客,從他們的艙位鼠竄而出,只能徒然無助地漂浮在數英里的水域,祈禱著,呼嚎著!”這是德賽雷在《四十歲的旅者》中追憶的幻想,他幸運地避免了這次災難,但無法忽視這確鑿而在的死亡。這一場災難至今都銘刻在人類的記憶裡,海浪滔天,是對所有生者的昭示與警告,對自然的敬畏是人類發展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科技程序如何,尊敬自然是永恆的真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