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2021年8月31日,黃河文旅大調研第二小組的調研地點是甘肅省永靖縣。這裡是黃河古文化早期的發祥地和傳播地之一,有名揚天下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也因此被譽為水電之鄉。但也許鮮有人知道,劉家峽水庫深處,還有一座隱藏在石林之中的千年石窟。今天就跟隨調研組的腳步一探究竟吧!

有黃河流經,有石林丹霞,這座石窟早於莫高窟100年

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小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正式建立於東晉十六國的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歷經北魏、北周、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炳靈寺石窟初名唐述窟、靈巖寺,今“炳靈”二字來源於藏語,意為“十萬彌勒佛洲”。

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 |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石窟所在的小積石山為白堊紀沉積紅砂岩,裸露在外的巖體在風蝕、水蝕作用下,形成了層巒疊嶂、壯觀秀美的炳靈石林丹霞地貌。大寺溝是小積石山主河道之一,溝兩側危峰對峙,黃河從中流過,構成“兩山夾一河”的獨特地貌。

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炳靈石林 |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這種清靜幽僻、相對獨立的空間,恰好與佛教早期“山岩空谷間,坐禪而念定” 的選址特徵相符,也因此形成了絲路文明與黃河文化相交匯的人文自然奇觀。

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非蓄水期,黃河河道呈現無水狀態 |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炳靈寺石窟由上寺、下寺、洞溝等部分組成,以下寺最為壯觀。現今存有窟龕216個,共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漢、藏兩種風格的壁畫1000平方米,佛塔56座。各類佛龕、石雕、石胎泥塑等造像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風格各異,形神兼備,壁畫技法繼承了唐宋傳統,有很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被稱為“中國石窟的百科全書”。

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第62窟 |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其中,第169窟是最具價值的炳靈寺石窟,它坐落於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該窟北壁儲存有西秦建弘元年墨書題記,這是我國已知石窟中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造窟題記,為早期石窟斷代提供了標尺。

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1963年5月,甘肅省文物普查工作隊攀登第169窟 | 圖片來源於網路▲

北魏:

第125龕內佛像雙目微睜,眼角細長,鼻、嘴小巧, 嘴角微微上翹,褒衣飄逸,雕刻細膩,展現出北魏晚期佛教與玄學結合後中原南朝文化的審美情趣。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北周

第6窟西壁的佛像肉髻低平,面略圓,袈裟厚重,衣紋密集,造像開始從北魏瘦削型向豐滿發展,體現了北周藝術變革的時代特徵。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唐代

唐代是炳靈寺石窟發展史上最為興盛的時期,石窟造像的突出特點是體態豐盈,裝飾華麗,這與國家統一、疆域遼闊、經濟強盛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彼時絲綢之路的交流更加繁榮,唐蕃古道也得以開通並繁榮發展,中國佛教又接受了印度笈多藝術、西域佛教藝術,在長安形成新的時代風格,迅速影響到全國石窟。第171龕造像位於懸崖之上,高27米,上半身為依山石雕,腹部以下為泥塑,雄渾莊嚴。為炳靈寺體量最大的標誌性造像,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佛教遺存。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11窟內的飛天形象,身姿舒展,飄帶飛揚,盡顯中原畫聖“吳帶當風” 的藝術風範。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元明

第70窟的一尊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觀音,上下共五層。八臂十一面觀音是密教觀音之一,展現了漢藏交接地帶豐富多彩的藝術類型,以及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共存的信仰形式。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值得一提的是,1967年建設劉家峽水庫時,為了保護窟內壁畫和塑像,在水庫蓄水前,甘肅省文化局組織專家對窟內文物進行搬遷保護和測繪發掘,位於石窟群最底層的第16窟涅槃佛得以倖存。遺憾的是,仍有部分洞窟被水淹沒。

圖片來源於言之有範▲ 2014年6月,炳靈寺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石窟藝術之鄉”為什麼是甘肅?

甘肅省現存石窟205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點)有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3處,佔據中國四大石窟中的兩席。按照地理區位,甘肅的石窟寺分佈可以劃分為四個集中片區:河西石窟群、隴中石窟群、隴南石窟群以及隴東石窟群,分別以莫高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和北石窟寺為典型代表,此外,還有武威天梯山、安西榆林窟、張掖馬蹄寺、武山拉捎寺等等。這些自魏晉以來不斷營造、密佈於絲綢之路沿線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為甘肅贏得了“中國石窟藝術之鄉”的美稱。

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天水麥積山石窟 | 圖片來源於天水麥積山石窟▲

石窟藝術,本質上是一種佛教藝術。佛教從西漢末年開始由印度傳入我國後,經歷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佛教藝術也迅速發展。作為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石窟寺也在全國許多地區相繼興建起來,承擔著修行、講經、禮拜等功用,是集洞窟建築、雕塑藝術、壁畫藝術為一體的宗教建築。

探訪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黃河石窟--炳靈寺石窟

慶陽北石窟寺 |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甘肅石窟寺的分佈特點反映了古代佛教文化在“絲綢之路”甘肅段的傳播路線及影響。一方面,從地理區位上講,甘肅自漢武帝建置河西四郡後,成為漢唐“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地帶,也是當時印度的佛教傳入我國內地的前哨。得天獨厚的交通位置為甘肅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從自然條件上講,甘肅省大部乾旱、半乾旱的氣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佛教石窟,使之少遭受風雨侵蝕,從而儲存至今。

圖片 | 來源於網路責編 | 祁吟墨美編 | 李承鴻宣告 | 文中圖片和文字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版權方持權屬證明與我方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