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今年勞動節假期,張瑩瑩跨越近2000公里,從濟南來到了貴陽花溪。這是她第一次來到花溪的大山裡,在此之前,她對“花溪”的瞭解只有花溪牛肉粉。

花溪帶給張瑩瑩許多驚喜。這裡山明水秀,植被蔥鬱,山地和丘陵交錯,分隔開並行的長江與珠江水系。這裡生活著漢族、苗族、布依族等40多個民族,人民善良單純。

給張瑩瑩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花溪山區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狀態。三天兩夜的“充電行動”裡,張瑩瑩和孩子們談心、看他們做遊戲,跟著他們在村裡到處走,逐漸對孩子們的狀態和困惑有了更多瞭解。

“我原來的設想裡,留守兒童的心理可能不會像其他小朋友那麼積極。來了這裡之後,我發現他們身上有非常多閃光點,努力、陽光、樂於助人,喜歡交朋友,喜歡問問題。他們對周圍的世界有強烈的探索慾望,這一點超出了我的預期。”張瑩瑩說。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跳跳糖員工公益志願者和孩子們的合影)

張瑩瑩是位元組跳動旗下大力教育瓜瓜龍的員工,也是跳跳糖員工公益的成員之一。這個勞動節假期,跳跳糖員工公益招募了包括張瑩瑩在內的9位教育業務線志願者,和北師大的教育專家一起組成了為鄉村兒童“充電”的“充電小組”。

他們離開城市,來到貴陽市批林村的花溪益童樂園,用一個假期的時間和山區孩子們生活在一起。他們用教育者的視角,觀察、調研山村兒童的學習、生活、健康狀況,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山區裡的孩子們構建出專業、系統、豐富有趣的兒童課外活動內容體系。

1

王家偉今年12歲,性格羞澀。說話時笑起來,還會露出門牙掉落後留下的洞。家偉一家住在批林村,平常日子,家裡有弟弟妹妹、爺爺奶奶。至於阿爸阿媽,他們只有在每年打餈粑時才會回來一次。

家偉熟悉村子裡的一切。他知道石橋下能看見魚在打盹;他知道兔子被放進頭盔裡,就會豎起耳朵,眼睛變大;他知道坐在河邊的那段木樁上,就能看見大山最美的樣子。但他不知道,阿爸阿媽還有多久才能回來,他已經快要記不住他們的樣子了。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留守在家的孩子)

後來,位元組跳動在村裡建起了益童樂園。學校不上課的時候,益童樂園的花花老師就帶著村裡幾十個和家偉一樣的留守兒童,讀課外書、學知識、做遊戲。花花老師並非教育專業出身,是當地的“留守婦女”,但她的陪伴,讓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們,感受到了更多溫暖。

再後來,一群跳跳糖員工公益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和教育專家一起來到村裡。他們不僅想幫家偉和小夥伴們找到信心、學會學習,還想通過幾天的調研、共創,幫花花老師理清思路,找到一套能長期應用的鄉村兒童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2

在花溪,“充電小組”見到了王家偉。家偉穿上傳統的民族服飾,吹起蘆笙,村裡的小夥伴們拉著遠道而來的哥哥姐姐們,圍成一圈跳起了舞。

幾天的走訪調研,讓“哥哥姐姐們”對山區的孩子們有了更真實、深入的瞭解。

“和城裡的孩子相比,他們有大自然,有更自由的時間,這才更像是一個童年應該有的。但他們也缺少好的老師,好的學習環境和平臺。”白果入職位元組跳動不久,他是“你拍一”的數學教師,也是貴州人。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貴州批林村的孩子們)

“瓜瓜龍啟蒙”的語文教師鄺琪,和白果有相似的感受。花溪讓她感到親切。在她的家鄉雲南,也有很多類似花溪的山區,也有留守兒童正面臨相似的處境。

但這裡又和她以往調研過的山區有些不同,“網際網路時代,網路滲透到了鄉村,對孩子們又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變化。公益機構的注入,也讓他們變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小朋友們的資訊環境是比較開放的,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有了解,但沒有了解那麼清楚。”陳竹說。

自幼在小鎮長大的陳竹,現在是“瓜瓜龍啟蒙”的語文教師。回想鄉村生活,他總會記起自己小時候對資訊的渴望。和小時候的他一樣,這裡的孩子們也對大山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他們經常問我,北京是什麼樣子的,長城是什麼樣子的?這很大地啟發了我。”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貴州批林村的孩子們)

3

山裡的孩子究竟需要什麼?真的來到花溪後,志願者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

來之前,他們躊躇滿志,想過要全面改善孩子們的教育環境。但真正實地調研後,他們覺得,應該給孩子們他們真正需要的內容。

“瓜瓜龍啟蒙”的教研老師Andy,小時候曾被老師幫助過,他希望自己也能幫助更多孩子:“讓孩子們像我一樣,人生能夠因為一點點被照到光亮,有所改變。”來之前,他考慮的是如何幫孩子們打好心理基礎,獲得自信。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Andy為當地孩子們上課)

但深入瞭解孩子們生活狀況後,他發現當地的孩子們成績普遍偏低,家長對孩子們成績的要求也比較低,能上職高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出路。他覺得,在升學道路上給孩子們更多幫助也很必要:“想讓他們在出路上有更多的選擇。”

“我們深入瞭解了每個孩子的家庭,瞭解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時間、他們的想法、他們的認知,受到了很大震撼。”陳竹說。他覺得,雖然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對學習卻興趣不大。孩子們還需要一種激勵讓他們愛上學習,“孩子需要激勵,老師更需要激勵。”

4

“這次共創,我們設身處地,從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健康情況出發,從他們所接觸的家庭小社會、學校小社會出發,從基礎開始為孩子們設計了一系列能用的課程。”郭玉說。

作為清北網校學生們最難搶到課的語文教師,郭玉曾多次為位元組跳動的青少年公益專案產出課程。她選擇參與這次“充電計劃”,也是想對此前公益課程的落地和後續效果進行追蹤,以便未來更好地對課程迭代。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跳跳糖志願者在一起共創)

經過三天兩夜的調研與共創,跳跳糖志願者和北師大教育專家為鄉村兒童搭建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並研發出三套課程。

《認識甲骨文-下雨了》從漢字的起源講起,幫孩子們對學習產生興趣。《認識自己-誇誇貼》教孩子們增強自信,要做了不起的小孩。《五彩世界大冒險-拓印畫》則是透過孩子們最熟悉的大自然,幫孩子們找到了發現美的眼睛。

5

來花溪的第一天,張瑩瑩見到了蘭英。蘭英是小朋友裡最倔強的一個,張瑩瑩把自己帶來的家鄉特產作為禮物分給小朋友們,只有蘭英拒絕了。

張瑩瑩告訴蘭英,禮物並不貴重,只是自己的一點小小心意,請她收下。之後大家開始做遊戲,蘭英“消失”了一會兒,回來時拿出了一件她想送給張瑩瑩的小禮物。

“姐姐,你回去之後不要忘記我呀。”蘭英張開緊緊攥著的小手,手裡是一枚很漂亮的小發卡。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蘭英送給張瑩瑩的髮卡)

張瑩瑩說,她不會忘記蘭英,也不會忘記這次調研共創活動中的點點滴滴。她和跳跳糖員工公益的志願者們還在總結和思考,想在未來不斷完善和改進課程體系,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優質的學習體驗。

每個留守鄉村的孩子,都值得更加優質的陪伴。跳跳糖員工公益的志願者,從未忘記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們。從2019年5月成立時開始,已經有超過兩萬名位元組跳動員工參與到跳跳糖員工公益的活動當中,總公益時長達24480。5小時。透過書信陪伴、線下支教、遠方遊學、圖書捐贈等方式,志願者們還在持續關注著困境兒童們的生活和學習。

送給花溪孩子們的鄉村兒童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和三套課程,只是“跳跳糖”們邁出的一小步,越來越多的員工正在加入跳跳糖員工公益,為更多留守鄉村的“王家偉”提供幫助。更多的愛和支援,正在趕來的路上。

跨越兩千公里,他們用愛和知識給山裡孩子們送來更好的陪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