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渾戎,一個邊緣部落為何能影響晉楚兩個大國的爭霸?

陸渾戎,一個邊緣部落為何能影響晉楚兩個大國的爭霸?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123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要想知道“宜陽”還有什麼戰略作用,我們就必須再來審視一下伊、洛兩條河流。我們知道,如果從水系的角度看,洛陽盆地中的核心平原區,實際上是由伊、洛兩水的下游,加上黃河沖積而成的。而這種沖積平原是農耕文明的最愛,也最有機會成為文明的中心。與其他平原地形的地理單元相比,處在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交匯處的洛陽盆地,所孕育出的“河洛文化”,更成為了整個華夏文明的源頭。

其實不光是華夏族喜歡沖積平原,那些生產方式相對落後的戎狄們也喜歡平原地區。只不過戎狄們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無法充分利用這些平原的地緣潛力,因此也就無法與精耕細作的農耕族在平原上展開競爭了。除非戎狄們願意改變自己的生產生活方式,定居下來變身為農民,事實上也的確有很多邊緣民族這樣做了。但如果真這樣做了,他們也就不再是戎狄了,而變成華夏的一部分了。

願意融入華夏的邊緣民族,畢竟不是全部,那些希望保有自己文化的戎狄們,在競爭平原失敗後,往往會溯河而上,到達河流的中、上游地區。這些山間河谷的生活環境,固然沒有下游的平原地區舒適,但相對更適合原始狀態的邊緣民族生存,也能夠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淡水補給。更為重要的是,戎狄們可以時不時地順流而下,去經濟發達的下游地區打打草谷,均均貧富,為自己單調的物質生活增添些色彩。

在平王東遷之時,伊、洛兩河的上游地區就已經有不少戎人部落了。這些被稱之為“伊洛之戎”的邊緣民族,就經常會去洛陽盆地轉轉,讓王室頭痛一番。在晉國和其他諸侯勤王任務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為了應對伊、洛兩河中、上游地區的戎人。對於絕大部分的邊緣部落來說,他們與華夏諸侯們的摩擦其實是不帶政治目的的,或者說單純的只是為農業區豐富的物資所吸引。問題是一個族群是否捲入政治旋渦,有時候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特別是當你活動的區域,處在兩大地緣力量的接觸區時。而伊、洛兩河的上游地區,正是處在這樣一個敏感的區域。

陸渾戎,一個邊緣部落為何能影響晉楚兩個大國的爭霸?

韓魏地緣關係圖(公元前350年)

最終在地緣政治舞臺上出現的,並非是伊、洛兩河原產的戎狄部落。所謂“原產”當然也是相對的,指的是在平王東遷之前,就已經長期在此生活的伊、洛之戎。這個曾經對諸侯爭霸產生過影響的邊緣部落,在歷史上被稱之為“陸渾戎”。

陸渾戎正式出現在中央之國的政治舞臺上,是在公元前638年。那年秦穆公在與晉惠公的較量當中,終於佔了上風,報了“崤之戰”慘敗之仇(在秦晉爭霸一節中寫過了)。不過當時的秦國也已經充分意識到,東進已經是不現實的想法了。因此整合渭河平原及其周邊高地,成為了秦國的主要戰略,最後的結果也就是“秦霸西戎”。而對於那些盤踞在渭河流域的戎人,秦人處理的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傳統的胡蘿蔔加大棒政策以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驅逐出境。陸渾戎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趕出渭河流域的。

與秦國相比,晉國這時所採取的“民族政策”就要“和諧”得多。儘管距離晉國的“和戎”政策出臺還有差不多七十年的時間,但晉國還是將陸渾戎安排到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也就是伊闕以南的伊、洛河谷之中。晉人之所以願意幫秦人善後,當然不是在做義務工了。對於周王室和他所冊封的諸侯來說,讓一些願意依附於華夏文明的戎狄部落,為自己所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鑑於秦人當時還剛剛進入華夏序列不久,晉人在處理這類問題上顯得太成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在人類的歷史當中,最初的戰俘往往是用來祭祀而被殺掉,之後才發展到將之轉換為“奴隸”,榨取他們的剩餘價值一樣。

如果做得好的話,戎狄們甚至有機會“轉正”為正式的諸侯,從此進入華夏的行列。就像當年為王室牧馬的秦人那樣。當然,戎狄們想為王室和諸侯們效忠的話,養馬只是其中一種途徑。更多的時候,他們所發揮的是軍事作用。這種軍事作用即有戰術上的,即為所依附的物件提供僱傭軍,參與某次戰役;也有戰略上的,包括將整個族群部署在一些戰略要地之上。通常這些戰略要地都是華夏民族覺得潛力不大,但又必須加以防範的區域。或者說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對平原地區構成直接威脅的山地當中。

剛才我們也說了,伊、洛之戎們是王室安全的重要威脅。而已經控制了崤函通道、河內地區的晉國,當然不讓地要承擔起保護王室的責任,這也是稱霸所必須做的表面文章。在這種背景之下,讓一支對自己心存感激的戎人,去與伊、洛河谷中土著的戎人部落競爭,不失為一個 “以戎制戎”的好辦法。

其實讓伊、洛兩河的中游地區,掌控在自己手中,對於晉人來說還有一個很大的戰略作用,那就是牽制楚人。我們知道,在晉人進入河北平原的南部,也就是河內地區以後,他們下一步目標勢必是向中原腹地滲透。而與此同時,從南陽盆地出擊的楚人,也有同樣的想法。因此中原腹地的西側,伏牛山的東麓往往成為雙方博弈的焦點地區。在晉、楚兩國博弈的過程中,夾在中間的鄭國往往被迫成為一顆棋子,不得不在雙方之間周旋。除了鄭國以外,伊洛河谷中的“陸渾戎”也對晉楚之間的博弈有重要的影響。為了瞭解“陸渾戎”為什麼能夠替晉國牽制楚人,我們要先觀察一下洛陽盆地與中原腹地的地緣關係。

所謂的“盆地”,狹義的概念是指盆地底部的平原地區,而廣義的概念則包括平原周邊的山地。如果為廣義的盆地分級的話,那麼可以由高至低分為外圍山體、坡地、平原三級地形,而這三級地形,往往對應著河流的上、中、下游。就“陸渾戎”而言,他們所佔據的區域主要就是洛陽盆地的第二級地形。其中心區域就是在伊闕南邊的伊河河谷。至今我們還可以在那裡看到一個以“陸渾”命名的水庫。

如果陸渾戎也想參與到中原爭霸當中去的話,向北經過伊闕進入洛陽盆地腹地,然後再出虎牢關,沿濟水南岸東進固然是一種選擇。不過這種走法就算不考慮繞道的原因,王室和有心護衛王室的諸侯們也不會讓他們這樣做的。其實陸渾戎如果想東入中原的話,並不需要這樣繞著圈走。因為洛陽盆地的外圍山體,並非是一條環形的高大山脈。而是由一系列呈“傘”狀排列的條狀山體所構成的。從地理關係上看,這些如手指形狀的山體,是伏牛山脈的北部延伸;而整體呈手掌狀的伏牛山脈又是秦嶺的最東端部分。我們可以形象地將整個秦嶺看作一條手臂,伏牛山脈就是手臂前面的手掌,那些圍就洛陽盆地的小山體就是手掌上的手指。

既然是“手指”,那也就意味著它們之間有縫。而如果陸渾戎想東進的話,洛陽盆地東、南側的嵩山、箕山、崆峒山(現名“西泰山”)之間,理論上就應該存在兩條谷地作為戰略通道。

嵩山、箕山、崆峒山三山,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最北邊的嵩山了。所謂名山名水,一般比較知名的山都會有名水相伴。而嵩山之南也的確有一條上古名水——“洧水”流出。洧水在上古的名氣是來源於黃帝,據說當年黃帝進入中原以後,就是活動於此的。黃帝的事實在有點太久遠了,儘管從地緣的角度看,這一帶的確應當是黃帝入主中原的第一站,但由於沒有文字、考古方面的直接證據,無法成為信史的一部分。不過當年東遷的鄭國是以鬱水流域為中心區域的,卻是確認無疑的。因為鄭國的新都“新鄭”便是在洧水之陽。由於這裡實在是塊風水寶地,數次遷都的韓國最終也定都於此,所以現在的新鄭市才有“鄭韓故里”之說。不過韓國人要想從宜陽滲透到新鄭,還有一段路要走。至於怎麼走,我們一會兒就會分析到。

如果嵩山之南對應的是洧水,那麼箕山之陽對應的就是淮河的主要支流——穎水了(其實鬱水也是穎水的一條支流,或者說一個源頭)。要說穎水在上古也孕育出了一會中華始祖,其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應該僅次於炎黃二帝,他就是“大禹”。至今在箕山之東,穎水之北,還有一個城市被命名為“禹州”。而在戰國時期,禹州的名字是“陽翟”。在韓國的歷史中,這個城邑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現在穎水算是淮河的第一支流了,不過在先秦,它南面的汝水才是真正的老大。與汝水對應的山體,是伏牛山脈東北角的“崆峒山”。汝水正是發源於崆峒山北,然後轉折向東南方向,穿由箕山——崆峒山之間的谷地,進入中原腹地,並最終注入淮河的。說到崆峒山,現在的人們大多會想到六盤山脈上的那座“崆峒山”(甘肅),其實上古的崆峒山,以及後來的道教名山,初指的就是汝水之源的這座“崆峒山”。看過《封神榜》的朋友應該對“廣成子”這個神仙有印象。這位廣成子也是道家所認定的始祖,修行地正在於此。不過現在汝水之南的這座崆峒山,已經改名叫“西泰山”了,倒是可惜這文化資源了。

無論是陸渾戎,還是後來的韓、秦等國,如果想繞過洛陽盆地進入中原腹地的話,在到達宜陽這個點後,向東橫渡洛、伊兩水,然後再從嵩、箕、崆峒三山之間的谷地進入平原地帶,也是一種選擇。只不過由於山體和河流走向的問題,這個方向的道路不太好走罷了。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你不能控制伊洛兩水下游的平原地區的話,這條通道的戰略安全其實是沒有保障的。就像晉國和後來的魏國,雖然不一定能夠清除乾淨崤函通道附近的戎狄,但隨時出擊,切斷這條交通線的能力還是隨時保有的(崤之戰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春秋之時,諸侯之間的兼併還未達到白熱化程度,對於周邊山地上的邊緣部落,也多是採取間接控制的手法,即你不生事,我也不費力去打你。在很多時候,這些戎狄還會被華夏諸侯們所利用。陸渾戎被晉國安排到伊、洛兩河的中上游,正是因為他們可以幫助晉人穩定洛陽盆地的局勢,以讓晉國可以專心致志地參與中原爭霸。

就陸渾戎的戰略作用來說,並不只是防禦性的,前面我們也說了,從伊洛河谷,可以東南直接切入中原腹地,而從地緣格局上來看,陸渾戎如果這樣做的話,事實上最受影響的是楚人。因為對從南陽盆地出來的楚人來說,沿伏牛山、洛陽盆地東麓北上河、濟流域的路線,就隨時可能受到攻擊。而晉人把聽命於自己的陸渾戎安排於此,正是為了從側翼對試圖北上的楚人施加壓力。

實際上如果陸渾戎站在晉國一邊,參與晉楚爭霸的話,那麼洛陽盆地東側的鄭國,所承受來自南面的壓力,也會大大減少。而以“事大”為生存法則的鄭國,隨之而來的政治選擇就會是倒向更佔優勢的晉國。有鑑於此,如果楚人希望北上爭霸的話,首先就要讓伊、洛河谷的戎人倒向自己,以此來保證自己前行線路的安全。

最終完成這個設想的,就是那位“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只不過他在進入伊、洛河谷,打服陸渾戎後,並沒有馬上轉入中原爭霸。因為到達洛水之畔的楚人發現,東周的王室就在眼前了。

如果是晉國之類的華夏諸侯,在有機會進入洛陽盆地時,想的最多的應該還是如果“奉天子以令諸侯”,並不會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過對於本來就以蠻夷息居的楚人來說,早就自立為王,在政治地位上將自己等同於周王室了。因此在無限接近“洛邑”之後,楚莊王才會生出取而代之的想法。隨後所發生的事,也造就了一句著名的成語“問鼎中原”。

對於楚莊王問“問鼎”於周王室的結果,習慣於將成敗得失寄託於某位英雄人物身上的“文史”學家們,一般認為是一位叫“滿”的王室成員起了關鍵作用,認為是這位王孫一番義正詞嚴的演講,讓楚人知難而退了。事實促使楚人放棄這個“斬首計劃”的根本原因,還是考慮到周王朝的組織結構。在周王朝層層分封的政治制度之下,整個王國實際上是被分割成為互相獨立的,以諸侯為標籤的地緣板塊的。這種制度之下的王室,更多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罷了。如果它自身所直接控制的土地夠大,實力夠強,那麼倒是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間接管理下面的諸侯;反之象東周王室這樣的地緣實力,基本已經變為一個象徵了。也就是說,楚人即使滅了王室,他們最多也只能得到洛陽盆地,並無法讓其他的諸侯就此臣服於楚國。而這樣做的政治風險是非常大的,因為在此之前,楚人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尚可以讓一些務實的華夏諸侯加入自己的聯盟,與晉、齊等大國爭霸中原。但如果把東周王室幹掉的話,那些華夏諸侯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就此放棄自己“高貴”的出身,臣服於一個蠻夷之國的。為了自己的華夏身份,他們一定會聯合起來對付楚國。這樣的話,楚國的實力在強,也無法以一敵眾。

因此楚國最終並沒有真的對周王室下手,而是按照傳統的遊戲規則,東入中原開始了爭霸的歷程。而征服陸渾戎之後,在楚人強大的壓力之下,鄭國也開始倒向了楚國。最終繼晉文公之後,楚莊王成為了春秋的第三個霸主。

失去對伊、洛河谷的控制,晉人也就等於失去了攻擊楚人核心區的能力。因為當年依附於晉人的陸渾戎,既然可以在楚人北上時,襲擾他們的攻擊線路,那麼現在選擇唯楚國馬首是瞻的陸渾戎,也同樣可以在晉人南下時,做同樣的事情。因此對於晉人來說,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完全滅掉陸渾戎,將伊洛河谷掌握在自己手中(光打服不行,晉人走了後,又有可能倒向楚人)。

晉滅陸渾戎之戰是在公元前525年,要想完全滅掉這些山地之中的戎狄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熟悉地形的他們,即使不能依地形阻擊晉人的進攻,也可以分散躲進山中,坐等晉人退兵。因此在晉人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進入伊、洛谷地。這個理由倒是現成,而又冠冕堂皇的——祭祀洛水和塗山。在解讀洛陽龍門(伊闕)和大禹治水的關係時,我們曾經說過了,伊闕以南的伊水河谷,就是洪水之源,也就是大禹治水功成之處。而大禹治水之後大會諸侯的“塗山”也正是在此(最起碼晉人是這樣認為的)。至於說洛水,對於周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晉人借祭祀之名渡過洛水之後,喪失了警覺性的陸渾戎也就難逃覆滅的命運了。貴族們的逃亡方向,自然是可以為他們提供保護的楚國;而死裡逃生的普通部眾,則選擇了更為自然的逃亡線路——順著伊河向北逃亡。只不過他們還沒有到達伊闕,就被早有防備的周人所盡數俘獲了。

在晉國分裂為三晉之後,晉國在伊、洛河谷的控制區也被韓國所繼承了。這時的韓國當然沒有實力去挑戰楚國了,他們的真實目標是洛陽盆地東側,中原腹地西側的“鄭國”。對於領地內缺乏大平原韓國來說,鄭國所佔據的那些中原腹地,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將都城設在洛陽盆地西南大門的“宜陽”,而不是西北方向的“澠池”只是第一步。因為從宜陽的位置來說,不僅能夠直入洛陽盆地腹地,更可以沿著當年陸渾戎襲擾中原的線路,繞到鄭國的後方去。

為了完成吞併鄭國的計劃,韓國其實很早就在做規劃了。在韓、魏、趙商定劃分晉土時,韓國就著重提出要分得虎牢之地。經過長期的博弈,這個洛陽盆地與中原腹地交流的東大門,控制權已經由鄭國而轉給晉國了。而韓國希望得到這個戰略要點,當然不是為了防備鄭國從中原發起的進攻,而是為從北線對鄭國施壓。

對於已經習慣牆頭草定位的鄭國來說,如果在北方經受晉國或者三晉壓力過大的話,他們很自然的選擇是向南面的楚國尋求保護。而為了防止楚國對韓國的支援,韓國所要做的就不僅僅是從伊河河谷,穿越嵩、箕二山襲擾一下那麼簡單了。韓國需要實實在在的在鄭國南面釘上一顆釘子,以從地緣上割斷鄭、楚兩國的直接聯絡。因此在公元前408年,韓國伐鄭,攻取了穎河之陽的“濼邑”,並將之改名為“陽翟”(現在的禹州),定為韓國的新都。

韓國將陽翟定為新都,首先當然是為了入主中原的需要,畢竟韓國下一步,需要以鄭國為目標,開拓中原的土地了,有了陽翟這個突出部,韓國實際上對鄭國形成了一個“C型包圍”(而且鄭國還無險可守)。如果鄭國東側的諸侯再成為韓國的盟友的話,那麼鄭國被滅就是遲早的事了。要想做到這一點,三晉中的另一個重要成員,魏國就必須粉墨登場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