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打仗動不動出兵幾十萬,十分隨意,明清怎麼十幾萬都費勁?

有人說,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句話絕對沒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古代戰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中第一個大分裂的時期,尤其是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要比春秋時期更加的激烈,同時更頻繁,規模也更大。

各國都擁有雄厚的武裝力量,秦楚兩國甚至擁兵百萬級別,其餘國家也不在少數,實力最少的韓國都有步兵三十萬。

在那段歷史之中,隨便打個仗都能出動數十萬人,長平之戰中,秦軍更是坑殺趙軍四十多萬人,有趣的是,到了明清時期,這個局面便結束了,打一場仗,似乎出動十幾萬人都非常費勁,這是因為什麼呢?

戰國時打仗動不動出兵幾十萬,十分隨意,明清怎麼十幾萬都費勁?

明清時期,打仗如果出動十幾萬人,便已經是極限了,如果繼續增加兵力的話,朝廷則是非常吃力的。

首先,就拿《史記》這本書來舉例,這本書在我國史書中地位非常高,裡面也有許多珍貴的內容,可問題是司馬遷在寫的時候有很大的侷限性。

那些事都不是司馬遷自己經歷的,他是根據各種文獻來參考的,秦滅六國之後,把其他國家的史料等書籍全部燒燬了,這裡面自然包括關於當時各種戰役的記錄。

司馬遷在寫的時候,這些東西都只能來自於秦朝的史料,因此人數可能有問題,其實也很正常,畢竟秦朝作為勝利者,在自己寫的時候,將人數誇大一下也很正常。

戰國時打仗動不動出兵幾十萬,十分隨意,明清怎麼十幾萬都費勁?

關於這一點其實很好論證,比如說劉邦和冒頓單于的白登之圍,冒頓單于帶著四十萬的精兵,將劉邦圍在了白登山。

七天之內,漢軍內外不能相互救助軍糧,雙方的損失都很大,這裡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先不說劉邦的軍隊,匈奴四十萬精兵從何而來?

匈奴在當時生產力比較低下,他們作戰兇悍這一點毋庸置疑,可是突然拿出來四十萬計程車兵很明顯不現實。

有意思的是,在《史記》中,凡是司馬遷自己經歷過的事,他都寫的非常清楚,在一些戰役的描寫在小細節也會專門寫出來,自己沒經歷過的便有一點模糊。

戰國時打仗動不動出兵幾十萬,十分隨意,明清怎麼十幾萬都費勁?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古人寫史書似乎都喜歡誇大數字,而且很多都是脫離現實的誇大,到了離譜的地步。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晉朝的史料之中,對紂王建造的鹿臺描寫是高達千丈,這很明顯不可能的,因此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描寫,寫史書時肯定是有誇張的寫法的。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士兵的兵源組成不同,春秋戰國時期士兵數量高於明清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如果碰到戰爭,凡是適齡的都會被編入軍隊作戰,可以理解為全民皆兵,這樣的環境下一聲令下,所有人都會衝往前線,人數多不奇怪。

明清則不同,明清和戰國時期的歷史環境不同,明清時期的軍人全是職業軍人,他們是不參與其他事的,除了打仗就是訓練,朝廷專門養著他們,所以人數肯定是在一個範圍內的,如果人數太多了,朝廷負擔不了。

內容素材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