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起眼的小鎮,名氣不大卻藏著宋代石窟,堪稱宋代造像的巔峰

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佛教傳播之地——中國,一直用石窟的方式進行佛教的東傳,像敦煌莫高窟、張掖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等,都是沿途重要的禮佛之地。

四川不起眼的小鎮,名氣不大卻藏著宋代石窟,堪稱宋代造像的巔峰

可以說自公元3世紀開始,北方開鑿石窟的歷史一直延續到唐代,到了宋代漸漸沒落,然而在巴蜀地區石窟卻在宋代達到了巔峰時期,將中國石窟歷史繼續延長。

四川不起眼的小鎮,名氣不大卻藏著宋代石窟,堪稱宋代造像的巔峰

如今巴蜀境內依然保留著眾多的石窟群,如繁星點點散落在大山之中,今天馬且停要分享的就是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安嶽縣石羊鎮的茗山寺。雖然論規模它比巴蜀石窟——大足石刻、華嚴洞、毗盧洞小很多,但是憑藉著精美的石刻藝術依然成為我比較最喜歡的巴蜀石窟之一。

四川不起眼的小鎮,名氣不大卻藏著宋代石窟,堪稱宋代造像的巔峰

因為地處偏僻,想要去茗山寺的話行走起來並非那麼容易,首先需要先從成都到達安嶽,接著安嶽乘坐班車前往石羊鎮,繼而摩的前往;當然想要更方便的話,那麼可以從重慶乘坐班車前往石羊鎮。即便如此舟車勞頓,然而當我跟著摩托車司機行走在油菜花盛開的鄉間小道上,那種喜悅感油然而生。

翻開茗山寺的歷史我們可以瞭解到這是一座始建於唐元和年間,興盛於北宋時期的民間寺院。因為風化以及人為因素如今的茗山寺早就失去了原來的規模。儲存下來的造像僅63尊,其中超過5米的造像有8尊,其餘均為1-4米的造像。

雖然從數量上來說茗山寺的規模甚小,然而這些雕刻於峭壁間的摩崖石刻卻成為了北宋時期最精美的石刻藝術,代表著北宋的輝煌。可以說北宋的造像相比隋唐時期更為世俗化,造像的臉部豐滿且雍容華貴,一眼望過去彷彿就像是欣賞一位北宋時期的民間美女。

而茗山寺的北宋造像將力學原理和美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尤其是菩薩頭戴的寶冠更是迥然不同,這在國內造像群中可謂是非常少有。

景區免費開放給大眾,整個茗山寺中如今僅有一位老年文館員負責看守,因此看起來更為寧靜。首先文館員會推薦你進寺廟區逛逛,寺廟區為後期重修的建築,殿堂內部供奉著一些並不算太古老的塑像,沒猜錯的話應該是民初時期的遺存,整體看點不算大。

從寺廟區沿著石臺階往下走就進入到石窟區,首先看到的是色彩豐富的明清時期的遺存毗盧佛、東嶽大帝合龕,從圖片中我們就可以瞭解到這是一個佛道同龕的石窟。明顯地感覺到明清時期菩薩寶冠不如北宋的工藝來得精美。

繼續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北宋時期開鑿的觀音、大勢至菩薩窟,兩尊高4。5米的菩薩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手捧帛,頭戴著寶冠,寶冠採用了巴蜀石刻中宋代經典的鏤空工藝,極其華麗。

觀音、大勢至菩薩窟繼續前行還可以看到文殊師利菩薩,這是我個人在茗山寺中最喜歡的一個窟龕,菩薩身體部分高5米,頭長1。3米,同樣戴著鏤空工藝的五佛冠。

當然最精妙的地方就在於菩薩的左手,左手舉著數百公斤的經書,向外伸1。5米,而這個經文和手臂全靠2。3米的垂地袈裟支撐。這樣就是巴蜀石刻中非常經典的力學和美學相結合的工藝,在重慶大足石刻中同樣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

和文殊師利菩薩比較相似的還有像高6。3米的毗盧遮那佛,身著通肩袈裟,手結智拳印,頭戴化佛冠。

除此之外茗山寺中的石刻群大都風化模糊,不過依然可以感受得到那些恢弘的場面,下圖為風化後的十二護法神像。

可以說茗山寺的石刻很好的詮釋了安嶽石刻的精髓,從莫高窟和龍門石窟等北方石刻向大足等南方石刻的過渡,彰顯了北宋雕刻藝術的精華。(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