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依萌:從東洋奇蹟到反面教材——明代朝鮮人眼中的長城(二)

張依萌:從東洋奇蹟到反面教材——明代朝鮮人眼中的長城(二)

從東洋奇蹟到反面教材

明代朝鮮人眼中的長城(二)

不見萬里長城,不識中國之大;不見山海關,不識中國之制度;不見關外將臺,不識將帥之威尊矣。——乾隆四十五年(1780)朝鮮燕行使樸趾源《熱河日記》

明清兩朝,朝鮮作為屬國,曾頻繁派遣使節到北京朝貢。朝鮮的官方使臣一般從鴨綠江走陸路來華,到京城而返。像崔溥這樣有機會領略南國玉華的朝鮮人可謂鳳毛麟角,因而薊遼重鎮就成了大多數來華朝鮮士人對大明的概念。

張依萌:從東洋奇蹟到反面教材——明代朝鮮人眼中的長城(二)

《全遼志》所見明代遼東長城分佈圖

山海關是朝鮮使臣入貢的必經之地。巍巍巨塞正當山海間地峽,連綿的長牆蜿蜒山巔,遼鎮墩堡,薊東樓垣,無不給過往的藩使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不吝筆墨,記下了眼前的奇觀。感性的表達,譬如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蘇世讓所說:“北望長城,橫截山腰,隨高低起伏,宛然若白龍蜿蜒之狀”;理性的稱讚,參見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黃汝一之言:“長城三里一煙臺,一臺十名軍;五里一小鋪,十里一大鋪,三十里一大寨……中朝防戍之法,亦云周且宏矣。” 細節的描繪,以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趙憲的觀察最為周全細緻。他看到遼陽以西至山海關一線的長城,內外挖掘有壕塹,沿途每五里設一座烽火臺,臺下建有“小方城”,也就是明代文獻所說的“墩院”。墩院外挖有圍壕,壕外又築牆,牆外又挖數道深坎,坎外種植成排的榆樹或柳樹,這樣嚴密的防守,敵人就算人多勢眾,也難以快速奔襲。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冬季河水結冰,為了防止敵人從冰上來,守軍還可以“鑿冰為牆,以水沃之”,這樣敵人便不敢來了。趙憲還注意到了長城的縱深防禦,他看到邊牆內10-30裡的距離內分佈有土築的長堤,可以起到阻滯敵騎長驅直入的作用。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鄭士信出使期間還注意到烽火臺上加建了很高的雉堞,除了傳遞烽火預警,還能讓行旅在倉促間躲避胡虜的搶掠。

張依萌:從東洋奇蹟到反面教材——明代朝鮮人眼中的長城(二)

遼寧境內的遼東明長城圓形敵臺

趙憲對於山海關內外長城後勤保障體系也有細緻的觀察和比較:在關外,長城沿線“十五里置一小鋪,三十里置一大鋪”,每個城鋪有五名士兵攜家眷駐守,每月能夠得到俸銀二兩五錢。他們可以開墾城旁空地作為產業。有城牆塌壞的地方,有官撥銀兩加以修繕。駐紮在邊牆和墩臺上的軍士,還分發過冬衣物……關內則雖然不設墩院,但也遍地可見十五里鋪、三十里鋪的建制……遼東居民中,有很多是從中原流配而來的罪犯。為了阻止他們潛逃回關內,山海關專門設立了一名兵部主事,掌管城門開閉,監視人員進出。這樣一來,流犯不能逃歸,便“各於定配之地,人懷死守之志”……。

完備的明長城防禦體系,我們已經看不到了,而中原明代文獻對長城軍防制度或刻意諱莫如深,或忽略不提。多虧了客使的生動的描述,才能讓我們對正在使用中的長城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

張依萌:從東洋奇蹟到反面教材——明代朝鮮人眼中的長城(二)

位於鴨綠江東岸的明長城東端——遼寧省寬甸縣虎山長城

明代有很多朝鮮使者都對長城進行了觀察和記錄,他們對長城建築之宏大,防守之嚴密,大多持積極肯定的態度,一方面固然是長城景觀本身難以被無視,另一方面,與朝鮮人的“尊明”情節也有很大關係。

大明是朝鮮的合法宗主,也對李王朝有再造之恩。彼時的朝鮮上下對此充滿感激。萬曆二十年(1592)和二十五年(1597)年,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竟然野心勃勃地妄圖吞併大明。他以“假道伐明”的名義兩次入侵朝鮮,明朝派出大軍與朝鮮並肩作戰,最終戰勝了侵略者。”雖然中朝聯軍取得了最後勝利,但戰爭卻嚴重消耗了明朝的國力,一方面財政拮据,另一方面,從遼東、薊州、保定、宣府、大同等地抽調的守軍精銳損失慘重,兵力空虛。十幾年後,白山黑水間興起的建州女真,將給大明帶來致命一擊。朝鮮人眼中固若金湯的遼東長城防線就將被他們徹底撕碎。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李忔奉使入明。和先前的來華使節相比,他的旅程要艱難許多。此時,遼東已陷落後金政權整整十年。從朝鮮到北京的陸路交通受阻。李忔一行不得不乘船渡海,輾轉來到山海關前。壬辰倭亂之時,四萬天兵從這座雄關魚貫而出,去拯救他的祖國,那是何等振奮。如今,關外已盡沒敵手。戰事危急,李忔在山海關,又滯留五個月,被迫再次出海,繞道天津再到北京。李忔所面對的是一個奄奄一息的帝國。他也許想不到,只消再過十五年,這座擋住了他五個月的山海關,就再也擋不住八旗鐵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