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來瀋陽故宮看古人如何度過“小冰期”

3月1日凌晨,一場“春雪”再度降臨瀋陽,洋洋灑灑的大雪讓遼瀋大地再度銀裝素裹,清晨出行的人們紛紛裹起棉襖,防風禦寒。同日,

“溫暖了 故宮——清宮冬季生活用品展”

也在瀋陽故宮開展,60件瀋陽故宮院藏文物也讓參觀者們一窺古人面對寒冷的解決方案。

乍暖還寒,來瀋陽故宮看古人如何度過“小冰期”

明清時期,我國進入了第四個寒冷期,也是最為漫長的一個寒冷期,史稱“明清小冰期”。清朝先祖世代生活在東北地區,這裡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長,氣候乾燥,冬季來臨如何禦寒取暖成為了清宮管理人員的首要問題。

展覽透過“寒室有燔炙”“宮錦裹裘裳”兩個單元,

展現人們為抵禦嚴寒,在房屋建造、室內陳設、出行穿戴上極具巧思的發明創造以及對禦寒物品的最佳化使用。

乍暖還寒,來瀋陽故宮看古人如何度過“小冰期”

清畫琺琅開光鳥獸橢圓手爐

房屋建造方面,為加強室內保暖,清代在屋內修建具有東北傳統結構形制的火炕、火地。

火炕、火地具有取暖效能好、受熱面積大、保溫時間長和溫度相對穩定的特點,是生活在東北地區的滿族人冬季不可取代的取暖方式。瀋陽故宮的十王亭、清寧宮、保極宮等建築中均採用了火炕、火地的取暖方式,其內部設有煙道,透過煙道中煙火溫度逐漸升高,燻燙表面產生熱量,從而達到室內取暖的需求。

乍暖還寒,來瀋陽故宮看古人如何度過“小冰期”

清銅鏤空花紋歙石暖硯

室內陳設方面,小寒、大寒節氣過後,清宮中會封閉門窗,燃炭取暖,炭盆、燻爐成為冬季生活必需品。

據滿文《黑圖檔》記載,康熙三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664-1720)瀋陽故宮建築示意圖,標明當年有專門貯藏宮中用炭的建築,稱為“炭樓”。除使用炭盆和燻爐補充室內溫度外,展覽還展出了“清畫琺琅開光鳥獸橢圓手爐”“清刻花人物故事紋紅銅手爐”等清宮中十分便攜的取暖裝置——手爐。飲食器具上則以各類具有較強實用性的火鍋、火碗、溫酒壺等飲食器溫食,如“清銀鍍金壽字火碗”“清銅溫酒壺”等。

文房用具中也有“冬季款”,

“寒室有燔炙”單元中展出的“清銅鏤空花紋歙石暖硯”就是其中之一。該硯為整塊歙石雕刻而成,呈滿月正圓形狀,上部少去月缺一牙,由鑄銅製成牙缺部分,牙缺表面浮雕蝙蝠圖案,中間安有提紐用來提取。硯下為銅製托架,可放置木炭或灌注熱水,以防天氣寒冷墨汁快速凝結。

乍暖還寒,來瀋陽故宮看古人如何度過“小冰期”

清涅白頂冬吉服冠

出行穿戴方面,“宮錦裹裘裳”單元展出的“清明黃色綢貂皮褂”“清青緞獺皮紅纓秋帽”等清代宮廷冬季服裝均凸顯了滿族人的生活習慣,他們將捕獵後得到的動物皮毛鑲在衣服上,鑲有貂皮的衣服成為清宮冬季服裝的主要標誌。首次展出的“清梅花鹿皮行裳”滿語音譯為“都什希”,《大清會典》規定:“皇帝行裳,冬用鹿皮或黑狐為表”。行裳面料輕薄柔軟,出行穿行服時,繫於腰間,形如圍裙,中間開裾,裡側兩個帶子分別繫於兩腿,既禦寒又耐磨,為皇帝或皇室成員冬季出行或圍獵時所穿。除棉袍、套褲、棉襪、棉鞋等清代宮廷冬季服裝外,本單元還透過“清明黃江綢繡金龍冬朝袍”“清黃綢團龍八寶棉馬褂”“清涅白頂冬吉服冠”等文物介紹了清代宮廷禮制中對冬季服裝的樣式、色彩、紋飾的明確規定。

乍暖還寒,來瀋陽故宮看古人如何度過“小冰期”

清梅花鹿皮行裳

據策展人介紹,發源於東北白山黑水間的滿族,先祖發祥之地冬季極寒,室外寒風凜冽、呵氣成霜,因此人們在室內取暖和冬季服飾上十分重視保暖、抗寒的功效。瀋陽故宮是清朝遷都北京前,營造和使用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院藏大量清宮冬季取暖、保暖的物品,觀眾可透過這些室內取暖設施和冬季生活用品,一窺先人的創新精神與智慧。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勇 通訊員李青坡)

【來源:光明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