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若是南有蘇杭,北又有什麼?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是出自於宋代范成大《吳郡志》,是形容蘇州、杭州等地的江南美景,可以和天堂相媲美。

在我國漢語以及民間俗語中,喜歡以物喻物,以一個地方比喻另一個地方,以此來顯示比喻方和被比喻方具有一樣的特性,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散佈於全國各地的“小香港”、“小上海”、“小天津”……等等一系列以“小某某”組成的比喻類詞語。

當然,這些都是一些通俗的比法,另外還有比較文雅的比喻方法,就像開篇時所說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從這個比喻裡又引伸出來“南有蘇杭,北有某某”,下面就來看看在我國曆史上都有哪些類似的比喻。

南有蘇杭、北有臨張

和蘇州、杭州同位於京杭大運河一線的山東省內在明清時崛起了兩個商業重鎮,分別是位於山東省大運河段中間部位的同屬於壽張、東阿、陽穀三縣的張秋鎮和位於山東省西部、處於大運河和衛河交匯處的臨清州。今天兩者同屬于山東省聊城市,臨清為縣級市,張秋則為陽穀縣的一個鎮。臨清、張秋再加上蘇杭,就構成京杭大運河沿岸四處著名商埠。

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若是南有蘇杭,北又有什麼?

今天的山東省臨清市在明清屬於東昌府,藉助於處於大運河沿岸的便利條件,成為了中國北方最大的紡織品交易中心,布匹年銷售量百萬匹以上。它還是又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糧食流通中心之一。明清時還成為稅收的重地,朝廷在臨清設立戶部榷稅分司,明代萬曆年間,臨清鈔關年稅收額一度達83000餘兩白銀,居全國七大運河鈔關之首。

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若是南有蘇杭,北又有什麼?

張秋鎮在五代時稱張秋口,宋元時為景德鎮,元代開會通河穿鎮而過,成為運河重鎮。明代因治河成功,皇帝又賜名為安平鎮。城有九門九關廂、72條街、82條衚衕。運河從中透過,分為東西二城,有城牆環繞,環城有護城河。張秋鎮全盛之時,被于慎行稱為“儼然都會之觀也”。

南有蘇杭,北有蓬黃

這一說法的主角同樣位於山東省,在清朝同屬於登州府。蓬為蓬萊,在當時是登州府治所在,黃為黃縣,今天為龍口市,是登州府屬縣之一。今天兩都則同屬于山東省煙臺市,均為縣級市。

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若是南有蘇杭,北又有什麼?

人們稱“南有蘇杭,北有蓬黃”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者均為山清水秀、魚富糧豐、毓秀鍾靈、山青水秀之地,在古代可以被視為“仙聖所居”之洞天福地。

蓬萊之名源於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其城北瀕海的丹崖山拔海而起。蓬萊閣高居其上,民間盛傳的八仙過海的神話令無數名士墨客流連忘返。

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是若是南有蘇杭,北又有什麼?

黃縣別稱芝陽,被稱為“神仙宅”,縣城東南的萊山上的齊國月主祠,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曾登山朝拜。

蓬黃境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加之春夏之交時有海市盛樓出現,更令人為之傾倒。

此外蓬、黃兩是均有經商的習俗,在膠東半島上是屬於較早涉及商品經濟的地區。在生意上蓬萊人以腿腳勤快,黃縣人以能說會道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今天山東省四個能與蘇杭相媲美的地方,西部的張秋和臨清因為清末運河的斷航而沉寂了起來,東部的“蓬、黃”則隨著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藉助於臨海優勢而發展越來越快,在經濟方面可能堪比蘇杭附近的中小城市了。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您還知道有哪些類似的“南有某某、北有某某”或者其他,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