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一層又一層方方正正的城垣,穿插著整齊如棋盤的街道,這是京城的一個特點。它的另一個特點是:一條自南向北的中軸線,起自外城南牆正中的永定門,經正陽門、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前三殿、後三官、神武門、北上門、景山萬春亭、皇壽殿、地安門、鼓樓,到鐘樓止。城內所有主要建築都沿此中軸線東、西對稱排列。 圖為皇城正門大清門。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京城的建造,雖經歷了數百年、幾十代人,但卻遵循著同一明確的整體規劃:城市的建築佈局要鮮明地體現以皇家宮室為主體的思想,以一條南北長達七點五公里的中軸線為全城的骨幹,所的宮殿、壇廟、朝廷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築都依附著這條中軸線結合 在一起,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 圖為天安門背面(1900年)。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在一起,體現了皇權至上的思想。皇帝從京城到皇到紫禁城,建造起一座座高大的城門,城門之上建有城樓,既壯觀瞻更用以守衛門戶。我們從北京城的外城往北數,可以看到在十五華里的直線上,幾乎都是門。外城正門永定門是域市中軸線的南始點,一條寬敞的大街由此向北直達正陽門。 圖為午門。

紫禁城老照片——“致中和,天地位焉”,皇城中軸線!在此

中軸線對於中國歷史的意義首先是文化價值上的大統一,是中國傳統哲學與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展現。這條線上的建築在層層遞進中就像群山一樣莊嚴肅穆、深沉凝重,有種綿延無窮的生命力,表達了對聖賢、對天地萬物、對一個國家所能達到和諧狀態的敬畏,展現了中國人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安身立命所在的追求,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在宇宙中的哲學立場:“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圖為太和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