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礦|雲和梯田之上藏著礦洞,這處浙南山村竟是明朝“錢庫”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浙南山區的人對米飯的烹飪方式,和浙江其它地方不同。

他們燒飯前要先煮一鍋米湯,然後把半熟的米飯撈出蒸熟,吃飯前會先喝點米湯。

這兩天,小時新聞記者在雲和梯田收割水稻(點選閱讀昨日報道《連空氣都是甜的,到景美人少的雲和梯田去收稻子咯》):一來是感嘆,這千年梯田在如此人跡罕至的深山,是如何大規模開發的;二來則是好奇,當地人一米二炊的飲食方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不過,這些問題的答案,我跋山涉水來到千米梯田之上的深山洞穴,終於找到了。

1】人跡罕至小山村,竟是大明“錢庫”所在

梯田景區出發,驅車8公里更深的大山裡,有個叫黃家畲的古村落。

因為海拔高,村裡氣候涼爽,據說夏天夜裡睡覺不開空調,還得蓋被子。

到村裡正好晌午,小時新聞記者在村民王建東家吃了午飯,按規矩先喝米湯,再吃米飯。

現在,為了生活方便,很多村民都搬去山下居住,早幾年,村裡還有800多人,是當地最大的村莊。

為什麼千米海拔的深山裡,會有如此大規模的古村落?

其實在沒有云和地名之前,黃家畲村已經建村,村子始建於宋鹹平年間,最早為閩北山民遷居於此。

明代的時候,村莊迎來了大發展,因為這裡的山上發現了大體量的銀礦,大量外來人口湧入,當時的皇帝還派了親信宦官來村裡興辦銀場。

平平無奇的小山村搖身一變,竟然成了大明官銀的開採、冶煉和製造基地。

可以想象,當時的黃家畲村,為了解決外來礦工的吃喝問題,把連綿不絕的大山開墾成一片片可耕作的梯田。

曾經人跡罕至的村莊也一時人聲鼎沸,終日可見人們在礦山和梯田間辛勤勞作。

2】銀光閃耀超震撼,探秘深山大明銀礦

黃家畲村海拔近千米,村裡有大大小小几十個礦洞,附近整片山頭裡蘊藏著大型銀礦礦床。

而如今這些礦洞已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不允許再被開採。

吃完飯,王師傅提議去山裡轉轉,帶我去探洞。

和遂昌金礦不同,雲和銀礦還未開發成觀光景點,我們踩著沒有路的山路,一路攀爬到接近山頂的一個礦洞口。

天熱時,大部分礦洞都會有水流出來,王師傅簡單清理碎石排水,打著頭燈帶我進洞。

洞裡很狹窄,一次只能透過一個人,摸著潮溼而光滑的巖壁,腳下踩的地淌著水,沒走幾米鞋就會溼掉。

光線越來越昏暗,王師傅突然叫了一聲:“哎呀,這裡有只石蛙,它跑掉了!”

還好有驚無險。這兩天,白天溫度比較高,洞裡卻異常涼爽,比起石蛙,我更擔心的是,在洞裡遇到毒蛇。

摸黑走了大約20米,我們到達礦底,裡面的空間比外面大,洞頂還有當時礦工們鑿出來的透氣孔。

藉著燈光環顧四周,巖壁顏色不再灰暗,而是閃著銀質光澤的銀礦石。

四目所及到處都是的銀子,讓我剛才的恐懼頃刻間煙消雲散,此時,我的內心是震撼的。

3】山下“百無禁忌碑”,此地大明銀管局

在工業很落後的古代,人們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銀礦石開採出來的?

王師傅讓我順著打燈的礦壁看:山體的巖壁上有紅一塊黑一塊的色斑,這些是當年礦工用火燒留下的痕跡。

明代銀礦開採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熱脹冷縮:先用火燒岩石,再用冷水澆灌,最後開鑿採礦。山下的村莊裡還有當年冶煉銀礦的遺址。

從礦洞出來,我們到了山下村裡的銀礦紀念館,這裡收藏著一些明朝官銀和銀製品,還陳列著很多當年用來粉碎銀礦石的磨盤。

館裡有塊石碑,名曰“百無禁忌碑”,是1988年村裡建變電所,工人從田地裡挖出來的,上面的石刻文字記載著大明銀礦的往事。

明朝時期,宦官當道。

天順二年,明英宗復位稱帝后,宦官阮料成為英宗親信,皇帝親命阮料來浙南監管銀場,還在黃家畲村裡設立了銀管局管理銀礦事務。

石碑記載的往事,恰恰說明了黃家畲村在明朝的地位,相當於朝廷的國家錢庫。

過去,村裡人只知道山上有銀礦,卻不知道是何朝代開鑿的,而發現石碑的地方一直被人叫作“局”,但這名字的來歷,村民們也不得而知。

直到石碑的出現,大家才弄明白,原來這塊叫“局”的田,就是當年明朝銀管局的所在地。

4】山中“一米二炊”食文化,許是因礦而生

山高路遠的黃家畲村,是個容易被人遺忘的小山村。

我沿著山路,到山上的自然村走了走,山上有很多木骨泥牆的老宅,大多已破敗無人居住,山上的很多梯田,如今也無人耕種。

平時在家,王師傅也會經營點農家樂餐飲,村裡有個小酒店,夏天的時候,會有些遊客上山來避暑。

然而在明朝,因為採礦業的發達,村裡卻完全是另一派繁榮景象。

當年如此大體量的銀礦開採,因為一直使用著火燒水潑的原始開鑿方式,也消耗著明朝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時至今日,山裡的物資依然比較匱乏,要下山一趟採購點物資,更是費時費力。

可以想象,當年開礦工人幹活歸來,又累又餓又渴的時候,犒勞自己最好的食物就是山上梯田自產的稻米。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大米,除了能給人們帶來強烈的飽腹感外,它和柔滑香甜的米湯搭配,正好可以解飢又解渴。

也許黃家畲村明朝那些事,正是浙南山區“一米二炊”食文化的來歷。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