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2019年4月,曾經耗時近百年完工,長存於世800多年的巴黎聖母院在一場大火中被損毀。然而,隨著巴黎聖母院損毀,一個埋藏在教堂地下的秘密卻浮出了水面。

在2022年3月底結束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們在巴黎聖母院的地下發現了一具14世紀的神秘鉛棺。罕見的鉛館為何會出現在這裡?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巴黎聖母院地下的鉛館

在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後,相關部門組建了一支將近200名專家的隊伍,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科學家,也有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這上百名專家各自擅長的領域均不同,在開展工作之前,專家們根據專業分成了不同的組別,其中包含“磚石”“金屬”“木材”“框架”“玻璃”“資料”等,在將組別分好後,專家們便開始了修復工作。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將現場的火災殘留物質清理得差不多後,修復組開始了修復工作,要將損毀嚴重的巴黎聖母院修復完善,修復組需要安裝大量的巨大腳手架來固定住剩餘建築,並以此來框出建築的外觀,並且為防下雨,還需要透過腳手架在教堂的拱頂上鋪設防水布。於是,在安裝腳手架之前,專家對地面的穩定性進行了檢測,以防後續因地面承重能力不足,導致建築遭到二次損毀。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就在專家檢測地面的途中,一個意想不到的事兒出現了——在巴黎聖母院本來的地下供暖系統之間,居然躺著一具人形鉛棺。這具鉛製石棺長1。95米(6英尺4英寸),寬48釐米(1英尺6英寸),從外形來看儲存完好,專家組透過鉛棺的材質和尺寸初步判定這具鉛棺大概於1300年左右下葬。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將鉛棺小心地搬出19世紀建造的地下供暖系統後,考古學家們將一臺微型內窺鏡攝像機透過鉛棺的縫隙,送進了鉛棺的內部。透過鏡頭可以看到人體骨架的上半部分,還顯示了部分頭髮、布料和植物殘骸。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鉛館周圍還發掘出了1個屬於13世紀的屏風彩繪碎片、10個屬於中世紀的石膏石棺等歷史文物,結合微型內窺鏡攝像機看到的畫面,專家推斷這個鉛棺裡可能躺著一位來自14世紀且身份尊貴的大人物。

罕見的鉛館之謎

要想完全探究出鉛棺主人的身份,只能將鉛棺開啟,但是一旦開棺,很可能會對鉛棺和棺內物品造成一定的損害,開棺後是否會破壞鉛棺價值、如何將其繼續儲存都是需要考古學家、文物保護者、法醫人類學家深思熟慮的,而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使用金屬鉛製作棺材,在我們現在看來是十分稀有的。最開始人們製作的棺材多為石棺,但後來便以木製為主流,石棺逐漸被淘汰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雕刻工程量大,後期也很難抬起埋進土裡。在木製棺材成主流之前,人們也曾採用陶製的棺材,但也因其製作成本大且易碎而被淘汰。因此在我們的認知裡,棺材的材質一般都是木質,後來也陸續出現了銅棺、水晶棺等罕見的棺材,但那都是極少數偉人的特權。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要想了解為什麼這具神秘的人形棺材要用鉛來製作,我們得先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歐洲歷來有儲存王族死者遺體的傳統,首先將死者的身體和心臟分開,將身體用布包裹成“木乃伊”,再穿戴好衣物放入橡木棺材中,可以保障在一兩百年時間裡屍體不腐。然後再將心臟裝在密封的鉛盒裡面。即使是國王都只是用橡木棺材埋葬,可想而知這位用鉛館封存,而且埋在巴黎聖母院地下的,必然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比如1997年,英國的戴安娜王妃就曾用鉛館埋葬。另外,早在1800年前的羅馬,就已經有用鉛館埋葬“大人物”的傳統了。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當然,也有人推測,既然這具鉛棺來自黑死病流行的14世紀,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為了防止黑死病擴散製造出來的呢?

自從黑死病出現後,整個歐洲都籠罩在恐怖的陰影之下,加上醫療條件有限,人們無法阻止瘟疫的擴散。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在感染黑死病後都只能絕望地等待死亡。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世紀的歐洲各國無法阻止黑死病的擴散,只能將感染的人隔離起來、將死去的人或火化、或埋葬。但由於大多數人在死後都是包裹著裹屍布下葬,這對於黑死病來說完全沒有起到隔離的作用,為了避免更多的人被感染,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將感染者進行火化處理。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在中世紀歐洲信奉上帝的觀念看來,死去後入土才是最終歸宿,因而在普通的裹屍布和木製、石制棺材都無法有效隔離黑死病病毒的時候,鉛棺應運而生。

鉛的原子半徑很大,元素密度也很高,因此具有良好的防腐和隔離作用,採用鉛製成的棺材,不僅可以有效隔絕外界的放射性物質,不會滋生蛀蟲和細菌,也能防止棺內的放射性、汙染性物質外洩。但是一個鉛棺的花費極高,所以只有可能是身份極為尊貴的人,才有可能用這種方法埋葬。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鉛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5000年前就有開採鉛礦的歷史,到了古羅馬時期就已經被普遍運用於各個領域了。在10世紀後的歐洲,各國為了滿足市場對金屬的需求,展開了更大規模的採礦工作。13世紀末,為了開採出更多的礦產,歐洲在採礦裝置中投入了大量資金,安裝了十分先進的開採機械,並且已經廣泛使用水力和馬力資源,能夠將不同礦產進行精細化分離。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到14世紀,歐洲大多數較容易開採的礦床都已經用盡。但是由於商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大幅增長,無論是農業、貿易還是房屋建築,歐洲對金屬的需求都十分迫切。被大火損毀了的巴黎聖母院的尖頂,其建造的主要材料就是被大量開採和普遍應用的鉛以及橡木。

為什麼中國沒有鉛館?

相對來說,中國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不會使用鉛棺,而是用金絲楠木儲存遺體。這不是因為中國沒有發現鉛礦,也不是因為中國古代不能製造鉛棺。早在殷商時期,古人就有在青銅器里加入鉛來保持金屬光澤的記錄。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中國古人之所以不使用鉛館,原因很簡單,金絲楠木的抗腐蝕效果更好,有“千年不腐”的美譽,加上中國五行中有“木克土”的說法,所以對於木製棺材有一種執念。而歐洲人沒有用木棺的傳統,更沒有罕見的金絲楠木,他們最常用的材料是石棺,其次才是鉛館。

巴黎聖母院挖出罕見人形鉛棺,內部儲存完好,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不過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歐洲,都沒有意識到鉛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反而將它們製作成日常生活常見的器皿、女子化妝品和畫畫用的顏料。

而在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當下,由於鉛無論是對人體,還是對環境,危害程度都十分巨大,因而現在不少國家都減少了對它們的使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