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前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

中國歷史上大約出現過四百多位皇帝,他們在位期間都會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制定相關措施,

譬如秦朝在統一後,建議中央集權專制,制定秦律;西漢時期組織內外朝,進一步加強皇權;隋唐時期實行三省六部,相互之間緊密聯絡又各自制衡,這些都是為了鞏固皇權。在之後的歷朝歷代皇帝上任後第一件做的事情大都是加強皇權,鞏固統治。

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在古時社會,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無論是從秦始皇時期還是到清末時期,皇帝就代表著權力的最高統治者,是任何人不可逾越的鴻溝,否則極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皇帝貴為九五之尊,只要與皇帝有關的事物,包括姓氏,名字等等,下面的平民百姓都不能與其一樣。尤其是皇帝坐的龍椅其他人更是不敢接近,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即使是皇帝身邊的人侵犯了皇權也有可能被打入大牢,重則滿門抄斬,更別說平常人家了

。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就有一個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誰知小孩僅用4字回答就繼承了皇位。

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趙匡胤當政時期,他非常喜歡弟弟趙光義的兒子趙恆,趙恆在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一起到宮中,父親與皇帝商量國事,趙恆便與其他皇子一起玩耍。

他自幼就對軍事兵法興趣很大,性格開朗,聰明伶俐,這也讓趙匡胤格外喜歡,他在趙恆的身上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一天,趙光義同往常一樣帶著趙恆前往宮中找皇帝商討國事,趙恆因為沒有人陪自己說話,也沒有找到皇子可以玩耍,便自行在皇宮內遊玩起來。

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當到了大殿他看到前面有一個發著金光的龍椅,十分喜歡,急忙衝上前去爬到龍椅上玩耍。

此時的他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危險,要知道在古代龍椅是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敢接近的,更別提還在龍椅上耍鬧了。趙恆的這個行為可是要殺頭誅九族的,但他實在是太喜歡這個龍椅了,在上面玩的十分樂乎,直到趙匡胤與趙光義將事情處理完,回到大殿上看到在龍椅上玩耍的趙恆時,可把趙光義嚇的不輕。

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只見他沒有多想,撲通一聲就跪到趙匡胤跟前,全身發抖的向皇帝請罪,畢竟涉及到皇權可不會講究什麼手足之情。

趙匡胤對弟弟下跪請罪的行為視而不見,這就是帝王之心難揣測了,此時的趙光義額頭已經大汗淋漓,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度過這一劫。而趙匡胤在這個時候徑直向趙恆走了過去,趙恆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已經侵犯皇權,他還像沒事人一樣,笑的十分開心。

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趙匡胤對趙恆說道,天子好做嗎?聽到句話,趙光義嚇了一跳,皇帝這樣問肯定是有原因的,一旦趙恆答錯不僅他自己的性命甚至家人的性命就要結束了

,這個問題無論怎麼回答都不對,如果讓皇帝誤認為是有人想要做皇位後果不堪設想。然而此時年齡尚小的趙恆可就不會這麼想了,他沒有想到趙匡胤是在套話,也想不到這個問題就是個陷阱,等著他往裡跳。趙恆淡定的說出了由天命耳這四個字,趙匡胤聽到這個回答後哈哈大笑,他十分滿意趙恆的這個答案,簡單又富有童趣,就這樣趙匡胤並沒有追究趙恆侵犯龍椅的錯誤,趙光義一家也因此得以保命。

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趙匡胤離世後,按照其母親的要求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後來趙光義是準備將皇位傳給長子的,他認為長子不僅長得最像自己,在管理能力上也是獲得大家一致認可的,如果把他定為太子,勢必可以帶領國家發展壯大。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長子趙元佐在後來竟然瘋掉了,也因為這樣喪失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按理說長子不能繼承,就會由二子來接替,哪知二子不久意外身故,最終皇位的繼承權兜兜轉轉了一圈還是落到了三兒子趙恆的手中。

小孩爬龍椅,皇帝問他天子好做嗎小孩用4字回答繼承皇位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趙恆順利成為了太子,趙光義駕崩後,趙恆子承父業繼承大統,他就是歷史上的宋真宗。

趙恆繼位後,勤於國事,公開納賢,經濟日益繁榮,他能夠體察民情,在位期間百姓們若是遇到了天災,就立即減免稅租,撥款賑災,讓百姓們可以減輕負擔,度過劫難。趙恆最終繼承皇位,恰恰應驗了他的那句由天命耳,簡直是完美契合。

結語

古時能夠成為皇帝的人,大都從小就能接受到良好教育,在品行、軍事、詩文,甚至樂律、繪畫等方面都進行了綜合培養。

能夠繼承皇位除了個人能力比較優秀之外,很多皇子們也有著一絲絲運氣在裡面。趙恆能夠順利繼承到皇位,又恰好應驗小時候的那句話,這一切都是他人生的重大轉折。我們每個人在做事情之前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而每一個選擇可能都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同的影響,有好的有壞的,也正因為這樣在做每一個決定之前需要深思熟慮,考慮好這個決定背後的結果在下定論,避免一念之差錯失良機,願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未來。

參考資料:

《 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

《史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