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蔣方舟:人生沒有限制,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作家蔣方舟的人生就完美地詮釋了張愛玲這句話。

她7歲開始寫作,9歲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書,12歲開始成為多家知名媒體的專欄作家,19歲被清華錄取,20歲成為公眾人物,大學一畢業就進入《新週刊》成為雜誌主編。

少年成名,青年事業有成,蔣方舟固然沒有生在起跑線,但也早早超越了無數同齡人。這樣開掛的人生,看起來完美的令人羨慕。

但對蔣方舟自己而言,人生並非都是完美的。就如同愛情的常態是求而不得,人生也有許多的求而不得。

經歷過許多之後,在31歲的時候,她懂得了人生不應該被限制,我們只要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就好。

31歲的蔣方舟:人生沒有限制,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

最近,在參加《她的時間密碼2》綜藝訪談節目中,蔣⽅⾈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美麗背後,時刻自省,有接受自己的決心和改變自己的勇氣。”

也許是這樣不斷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斷成長,才讓蔣方舟活成了自己想象的樣子。

1、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態

蔣方舟的文字內容出奇的坦率直白,看上去特別大膽、另類,談及女性對愛情的渴求,蔣方舟也很坦率。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蔣方舟是“現代獨立女性的代表”,但她自己並不喜歡給自己凹人 設,不會有那種“女人不需要別人,女人就是自己的女王”那種想法。更不會覺得獨立女性就應該隔絕情情愛愛。

在蔣方舟的人生閱歷裡,被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你渴望愛,你渴望被愛,這件事並不是那麼恥於說出口。”

坦率地去愛,追求愛,接受愛情裡的浪漫和美好,這是蔣方舟眼中的愛情。她說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裡的愛情對她影響很大。

31歲的蔣方舟:人生沒有限制,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

“《傾城之戀》裡,範柳原只是一個自私的男人,白流蘇只是一個自私的女人。但在愛情裡面,無論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什麼位置,你們所處什麼時代,其實兩個人就是很簡單的非常貪婪和自私的渴望著對方。”愛情裡兩個人渴望著愛,渴望被愛,這就是最簡單的愛情。面對愛情,應該坦誠地追求愛,勇敢地去愛,但也要明白愛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態。

愛而不得,愛了很失望,你愛的人不愛你,或者你愛的人不能長久地愛你,你得接受這一點,才是人生的常態。

愛情,更不應該不應以成敗論。

你看到可能兩個人白頭偕老,但是中間也經歷過很次的妥協和犧牲,那它是成功的嗎?那你看到一段戀愛經歷了很美好的階段,但是最後分道揚鑣,你能說它是失敗了嗎?

“因為我相信,只要有過很美好的瞬間和相互成就的瞬間,我就覺得就是美好的愛情。”

相信愛情的不完美,遇見的時候,付出真心地去愛,離開的時候,也能因為曾經的美好和歡喜而釋然。

31歲的蔣方舟:人生沒有限制,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

在採訪中,蔣方舟有一句留給了觀眾:“如果沒有社會和父母的壓力的話,你到底想不想結婚?” 想還是不想呢?這並不是一個有固定答案的問題。

也許前一刻你還覺得單身很好,後一刻你就遇到了真愛,並甘之如飴地進入婚姻。

愛情就是一種進行時狀態,是一種你時時刻刻會有新的感悟的情感,它並非每時每刻都是完美的,但足夠動人。

18歲的時候,蔣方舟追求的是特立獨行的愛、與眾不同的愛、驚世駭俗的愛。她覺得:

“年輕人都配不上我,中年人也配不上我,只有老頭兒配得上我,70歲以上的人才有足夠的智慧,我才能跟他進行精神交流。”

但31歲的她經歷過、遇見過以後,會覺得有一次非常世俗、煙火氣和庸俗的愛也並不丟人,這樣的愛也足夠溫暖生活。

當你看透世事以後,才會發現愛情的形式並不重要,兩個人渴求著彼此,曾經有過美好, 也是愛情;經歷世事傷害後,曾被愛傷害過的人在一起抱團取暖,也是愛情。

這世上沒有一份愛是完美的,愛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態,但也請記得愛過便是一種經歷。

2、有接受自己的決心和改變自己的勇氣

“你好,我叫蔣方舟,我今年已經31歲了。”

接受採訪的時候,蔣方舟說這樣的開場白,是她最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現在的她特別喜歡向別人說起自己的年齡。

曾經,蔣方舟害怕“三十而立”這個詞語,害怕自己會活成一個油膩的中年人,但她非常驕傲,當自己成為一箇中年人的時候,她活成了一個比小時候想象當中好的多的不油膩的一個大人,一個不油膩的中年人。

從7歲開始寫作之後,活成自己想象的樣子,成為蔣方舟她努力的方向。

31歲的蔣方舟:人生沒有限制,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

小時候,因為長得不漂亮,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才藝,蔣方舟開始了寫作。 那時候的童年給她留下了陰影,後來她在《審判童年》一文裡毫不避諱地坦白童年生活當中的刺痛與尷尬,在她看來是對天才兒童身份的一個告別,也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有一段時間裡,蔣方舟在追求別人的認同感。

唸書的時候,學校給了她單獨的宿舍,這讓她一度遠離了同齡人,有一種“被排斥感”。又因為在寫作上的成就,她接觸的圈裡人都是長 者,這讓蔣方舟處在一個特殊的位置,有些圈子融不進去,有些圈子不接納。

年少成名,面對太多的質疑和指責,她曾一度放棄自我,去迎合某些人;面對誤解疑,她也曾經努力的辯解;後來才發現有些問題是無解的。

31歲的蔣方舟:人生沒有限制,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

她慢慢開始了學會自我調節。

在押井守的《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一書中,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狀態。

那本書裡,作者說:

“當第二名最舒服,因為你不能承擔那麼大的壓力,相反的你擁有了一塊特別大的自由,你的成功和失敗都不需要向那麼多人去交代,也沒有那麼多人去看,所以你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你就變得能夠更隨心所欲和擁有了很強的自主性。”

所以選擇做一個穩居二線的人,遠離聚光燈,讓蔣方舟活得更加的舒展和自在。

她更加不在意“人設”了,也不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應該怎麼怎麼樣。

“我最不喜歡別人對我的一個形容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誰規定作家一定要知性優雅,這都是一種自我限制。”

每個人都不可能完美,不要試圖活在別人的眼光中,這樣的生活永遠不可能令自己滿意。跳出世俗給自己的條條框框裡,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才是幸福的所在。

3、32歲,人生最好的開始

32歲,是蔣方舟給自己定的一個人生界限。

32歲之前,她會為了一些純粹和不切實際的事情拼盡全力,32歲之後,她好像考慮的會更多。

就像催婚和相親一樣,許多人覺得她這樣的名人應該不會有此苦惱,又或者這樣獨立的女性更應應該有自己的“獨特”。

但蔣方舟會坦然接受這些。

她跟母親達成了一個協議,規定母親可以每半年催一次婚,這樣不用被時刻煩擾,也給自己預留了遇到愛情的底線。

在相親上,她從作家的角度會覺得是一個人很好的瞭解其他人的角度。

“因為在⼈⽣當中,你沒有多麼多的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瞭解對⽅的性格、興 趣、成⻓經歷、家庭背景、矯枉過多少個⼥朋友,上⼀個⼥朋友為什麼分⼿的,你會覺得在很短的時間內,這麼完整地瞭解⼀個⼈。但相親會是⼀個很難得的體驗。”

除了愛情,32歲之後的蔣方舟更希望活得自由和舒展。所以她會放棄人設,不在乎有沒有足夠優雅和知性。

生活不應該抹殺自己,美麗的前提應該是你“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認真表達自己想法的那一刻,每個人都會是最美麗、最可愛的。

人生的常態就是求而不得,如果你放棄了太高的期待、調整了自己的預期,那你每次得到新的愛、取得新的成就的時候,就會更加的快樂,而不是失望。

31歲的蔣方舟:人生沒有限制,在不完美的人生裡,做自己的女主角

32歲了,可以坦然接受自己了,接受愛情和生活命運的不完美,接受愛而不得、求而不得,可以活得更加的自由自在了,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了。

正如同蔣方舟所說“美麗的背後,時刻自省,有接受自己的決心和改變自己的勇氣。”

願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做自己人生的女主角;願你無論何時,都能活得自由自在,做最真實的自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