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民間有一首流傳很廣的《過年歌》: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豬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大年初一蹶著屁股亂作揖。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知道從臘月廿九開始到正月十五有哪些習俗講究嗎?一起看看吧。

臘月廿十九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臘月廿九,除夕前一日,俗稱“小除夕”,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且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中國農曆有大小月之分,所謂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臘月為小月,二十九這一天就是這一年最後一天。那麼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過年的各種準備活動都要在這天進行完。

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廿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大年三十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年獸。要是不守歲第二天見不到你了可怎麼辦呢?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的習俗,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守歲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包餃子。

正月初一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傳統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里,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除夕守歲後,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習俗是放開門炮仗、拜年、佔歲、聚財等。而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餃子,還有湯圓,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

正月初二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是要帶著女婿一起走孃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婦走孃家的規矩多。比如說帶的禮物都要是成雙成對的。孃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孃家拜年。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正月初三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禮物帶雙數。

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為了地裡的收成,早早的睡覺吧!

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四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

相傳大年初四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因此也不宜遠出,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正月初五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初五又被稱為“破五”,這一天對於商家來說是個大日子,祈求一年財源廣進,迎財神正是這天。“商店這天要開張,放鞭炮。”

正月初五,按民間習俗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財神進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年年有餘,同時自然也是送走“窮”的日子,故有“送窮出門”一說。同時,這一天又俗稱“破五”,意思是之前幾天的諸多禁忌至此就結束了。

正月初六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初五剛把財神迎進門,初六就要送走窮神。送窮神這一天,要在家裡面進行大掃除,掃出來的垃圾,還有沒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還要喝一種素菜湯,這種湯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種蔬菜做成的。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是祭送窮鬼、窮神。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有《送窮文》。唐代詩人姚合寫有詩《晦日送窮三首》,其中第一首雲:“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正月初七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

道教認為:“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牛,次馬,始生人。”漢代東方朔的《佔書》也說:“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寶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寶羹,來年大豐收。

正月初八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道教和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

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們有的到白雲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廟裡進香,是日晚間,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正月初九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道教和民間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舊時的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樹下(最好是桂花樹)唱歌,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讓七仙女高興,她一高興,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

正月初十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於地。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

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由十個小夥子或十個小姑娘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大年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正月十一日,俗稱“請紫姑日”(有的地方為正月十四)。最早記載“紫姑”的文獻是南朝宋人劉敬叔的《異苑》。大致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並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裡,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但民間敬奉紫姑並非因為她是廁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壓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來祭祀。

同時正月十一還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孃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正月十二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從新年到正月十一,人們吃的食物中大多豐富且多油。因此,從這天開始,人們開始飲食清淡,清腸潤燥。更重要的是,由於三天後將是元宵節,從這天開始就要準備。家裡將會買燈籠,搭燈棚。

民間俗稱“正月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村莊中的管事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準備花燈,做元宵賞燈的各種準備工作。

有童謠雲:“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三,點灶燈。各家試點制好的燈。扎彩燈,吃湯圓。

在中國南方,這天要欣賞燈籠。絡繹不絕的中國人會在這天去城隍廟賞花燈。而這僅僅是元宵節的序幕。除了傳統的紅燈籠外,還有許多不同樣式的花燈。燈展通常從今天開始到正月十八結束。

在正月十三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被稱為“燈頭生日”。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

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要從正月十三紮彩燈開始。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燈結綵扎彩燈啦!

正月十四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四,拜臨水娘娘,保佑婦女孩子健康。試花燈。

農曆正月十四。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十四這天所有的事都是為了第二天的元宵節。這天,燈會正是開放供市民購買燈籠。為了元宵節,像舞龍和舞獅的表演開始在大街上演習。也有人寫燈謎猜燈謎來增加節日歡樂氣氛。在中國,燈謎是非常傳統的字謎遊戲。大人和孩子都喜愛解決這些問題。

民間將正月十四這一天稱為“臨水娘娘”(又稱“順天聖母”)的誕辰。傳說臨水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曆年間的人,後來成為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於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為“臨水娘娘”、“順天聖母”。其實,是婦女們在沒有地位、科學不發達的時代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護神,也是她們畏懼難產而鼓舞自己的一種方式。

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上元宵節,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懸燈結彩,並做一些遊藝節目的預習活動,成為“試燈”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至於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早就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準備販賣,成為“燈市”。

正月十五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元宵節,觀燈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漢末道家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說天官正月十五日生,地官七月十五日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至南北朝時“三官”與“三元”相結合而為三位天帝,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亦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相傳,正月十五日正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杆竹竿挑著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