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寫春天的一首詩,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歷代詩人面對生機勃發,百花齊放的春天,也是情有獨鍾,留下了數不勝數的精彩篇章。“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寥寥幾筆,春天的美好便落在了心頭。

韓愈寫春天的一首詩,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是不變的自然規律,春天再美好,也終有她遠去的時候。“花褪殘紅青杏小”,於是到了暮春時節,有關春天的詩詞,就總帶有一種凋零、傷感的情調。當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不寫百花凋落,遲暮之感,而是選擇盡情展示暮春的風采。

譬如,唐代詩人韓愈的《晚春》,就別開生面地,寫了花草樹木一心要留春的動人景象,可以說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晚春》一詩還熔景與理於一爐,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深刻地人生哲理,有著思想上的啟迪作用。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韓愈的這首《晚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韓愈寫春天的一首詩,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

詩的一二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主要是用擬人手法,融人與花為一體,不說自己愛春、惜春,而是從花草樹木的角度出發去留春。它的字面意思是說,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要遠去,所以為了能夠留住春天的腳步,是各顯神通,爭芳鬥豔。

韓愈寫春天的一首詩,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

相比較其他詩詞裡的愛春、惜春,皆是被動感受來看,韓愈在這首詩中因為愛春、惜春到留春,卻是主觀參與的。簡單來說,就是旁人之所以愛春、惜春,是因為看到了百花的凋落,而韓愈這裡卻是主動綻放燦爛的景象,去愛春、惜春。可見在表現形式上,《晚春》有著它的獨特性。

韓愈寫春天的一首詩,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

詩的三四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就連那樸素無華的楊花和榆莢,為了能夠留住春天的腳步,也在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飛舞。可見這兩句詩中,韓愈也用了擬人手法,讓楊花和榆莢主動去綻放自己的風采。值得注意的是,韓愈這裡用的“才思”二字,它本意指才氣和思致,一般用來形容人。

韓愈寫春天的一首詩,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

那麼韓愈這裡為何要說“楊花榆莢無才思”呢?這是因為在百花中,楊花和榆莢的存在感是十分微弱的,很少有人去欣賞它們。如蘇軾《水龍吟》的開篇所說“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非常像花,但好像又不是花,沒有人憐惜它,任憑它凋零墜地。

韓愈寫春天的一首詩,寥寥幾筆,令人耳目一新

但就是這樣的“楊花榆莢”,也都知道要使出渾身解數,去留住春天,為暮春的風采添色。如此一來,“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也就有了哲理意味。它能給人有所啟示,一個人無才思,沒有關係,但必須要積極努力,抓住時機,這樣時光才不會辜負有心人。

縱觀這首《晚春》,通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了韓愈愛春、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蘊含著應抓住時機、不懈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的哲理,值得一讀。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