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龍泉青瓷鬲式爐盛行於宋元時期,以南宋產品最為珍貴,有白胎青釉和黑胎青釉兩種,而以白胎青釉鬲式爐為多。口徑多數在15公分以下,超過15公分的極少,基本上應是官用器物。

南宋青瓷鬲式爐,自明清至民國,各代均有仿製。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批民辦私營商業性仿古瓷窯作坊比比皆是,以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最多。至使贗品充斥市 ,藏家 受損失。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至此,為了沙裡淘金,見微知著,如何鑑別白胎青釉鬲式爐,極應進行深入探研,大致可分九個方面進行甄斷。

一,造型上,該爐各部位比例和銜接非常協調自如,細部處理一不苟。端莊秀麗,古樸凝重,是宋代制瓷文化高度發展的結晶。 贗品最大的破綻是對爐體的比例和造型不能準確把握,各部位比例很不協調,缺乏南宋鬲式爐的神韻。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二,爐口折沿,由內向外向上微斜,口沿胎骨漸外漸薄,釉面孤凸於折沿之上,沿邊微露胎色。 贗品爐沿或是過寬,或是過窄。沿部胎骨或是過薄,或是過厚。並且是平折或者斜翹。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三,沿下頸部多數較直,有的微向內斜,長短適中。 贗品頸部較短,有的內束。偶有過長頸部,盡顯呆板。

四,爐腹扁園,豐滿雄碩。腹部兩端弧度相等,多數為上大下小,重心居中或者稍上,(大型鬲式爐除外)。 贗品爐腹重心不是靠上就是偏下。腹部弧線較硬,過於規矩,似有其形,實

五,爐腹肩部,雕刻有一圈凸起的扁帶形肩線,較為淺平。它是從肩腹交界處,由下向上斜刀淺刻,再用直刀剔刻而成,刀法利索,周圈連貫。 贗品肩線過於淺淡,似有似無,極不自然。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六,爐腹下承三足,足端無釉,稍向外撇,與爐腹弧度形成反向曲線,甚為流暢自然。三足之間的距離較為內攏,足跟比較靠近,內側各有一個園形氣孔,小型爐有在爐腹內底,與爐足對應處開有氣孔的。 贗品足腳多直,足端塗刷色漿以充火石紅色,欲掩假質,卻為破綻。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七,三足外側與肩線交界處,沿爐足向下各有一條凸稜,延伸至足底,逐漸變細變淺。由於是凸稜,自然釉薄,肩線和足稜必然泛出胎色,行內人稱為"出筋"。用"出筋"將爐體分出不同介面,這是南宋鬲式爐出神入化塑形藝術的典範。

在足稜上端,突起最高處向下斜削一刀,刻成三角形,外高內低,積釉稍厚,這點是龍泉白胎青釉鬲式爐最典型的工藝處理。 贗品足稜上端多是臥接,即便是削了一刀,也是內高外低的長三角形。足稜"出筋"生硬做作,粗細變化很不明顯。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八,爐足下端,零散露胎處呈灰白色,火石紅深淺十分自然。足端由外向內斜削,必然是足端內側著地,外側底面懸空。 贗品怱略此處細節,而足端平削,整足著地。

九,南宋龍泉白胎青釉鬲式爐坯體較厚,手感稍重,胎色白灰,火候較高,接近正燒,擊之聲音清脆。釉質肥潤勻淨,釉層較厚,呈乳濁狀,玉質感極強。釉色青中閃藍,藍中泛綠,青翠如玉,釉下氣泡均勻密集,少有紋片。

贗品坯體單薄,釉色青中泛黃,有的過於泛藍,有的略泛灰色。施釉不勻,足上聚釉較多,在放大鏡下觀察,可見大小不等的氣泡雜亂地分佈於釉中。

南宋龍泉白胎青瓷鬲式爐鑑別

綜合鑑別可知,龍泉白胎青釉鬲式爐,應是南宋龍泉窯典型器物之一,是我國古陶瓷的一朵瑰麗奇葩,也應該是千古不朽的藝術珍品。

『寶藏四方*收藏品故事』

【北京四季 尚品居典藏】歡迎各位 留評 /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