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間:從“宋蘊”探尋宋人的精神高度|宋韻

“中國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近一年來,來自社會各界的學者聚焦于思想、制度、經濟、社會、藝術等不同方面研究宋韻文化。

中國民協副主席,浙江省民協主席杭間提出:宋韻不僅僅是韻味,也不僅僅是形式,它有著更深的思想,因而也可以用“宋蘊”來表示。

杭間:從“宋蘊”探尋宋人的精神高度|宋韻

杭間在“宋韻與民間工藝”研討會上講話

宮崎市定眼中的宋朝

宋朝深厚的蘊味如何體現?日本歷史學者宮崎市定認為: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堪比義大利文藝復興在歐洲歷史上的地位。

宮崎市定在《中國史》中指出:一旦進入宋代,社會突然打破沉滯,而生機勃發,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文藝復興開始了。號稱世界三大發明的使用,在宋代已經普遍化。在文學和經濟上呼應古代的復興,而繪畫特別是山水畫已經達到世界最高水平。宋代的文化在當時的世界中,恐怕與任何地區相比都是能以先進性而自豪的優秀文化。在《宋代的石炭與鐵》中,他還特別強調: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中國文明在開始時期比西亞落後得多,但是以後這種局面逐漸被扭轉。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亞而居於世界最前列。

走向平民化的中國政治

除了宋代科技、文化的蓬勃發展,杭間還指出:最能體現宋代文藝復興的是理學的誕生。

理學的根本特點就是將儒家的社會、民族及倫理道德和個人生命信仰理念,構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統化的哲學及信仰體系,並使其邏輯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這使得理學具有極強的自主意識,形成了理高於勢,道統高於治統的政治理念,為抑制君權,讓中國政治在宋明兩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間參政議政提供了理論支援,是中國及世界哲學思想的一次巨大飛躍。

縱觀宋朝的詩詞或是典籍,可以說是相當通俗易懂了。唐宋八大家持續推進古文運動,使文字變得更加平易自然;宋代話本的流行,為元朝雜劇乃至明清小說的誕生,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特點,與文藝復興拉丁語寫作的普及,以及用方言創作的《神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士大夫階層興起與商業繁榮

與此同時,隨著唐末到五代的混亂時期導致了自漢代以來的豪門貴族的沒落,這促使統治者需要新的階級來輔助自己維持統治,因而形成了“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宮崎市定認為,士大夫來自平民階層,他們透過科舉而被任命為官,輔助統治者對地方進行管理。無論他們是否願意,他們都需要面對地方財政、經濟的實際情況,因為他們的成績直接與他們的晉升相掛鉤。

主要以政治職能為目的而存在的都市,其經濟使命重新得到了重視,開始作為商業都市而發展。以前的狹窄的市已經無法容納商人的活動,商業區域逐漸擴大,都市的形態徹底改變了。對商業來說,交通的便利程度關係重大,因而商店佔據大道的兩側,都市的大街幾乎都成了市場,住宅區不得不退到小巷子裡。政府在向商人課稅時,已不能像以前那樣在市這一地區徵收,於是讓商人根據行業的不同組織起叫作“行”的公會。

經濟的繁榮,生產部門的細化,使得人們的勞動價值可以有更多實現的方式,這使得絕大多數平民百姓都能勞有所得,社會的幸福感也隨之提升。

正是科技、文化、哲學、經濟、政治各方面的發展,使得宋朝擁有了迎來“文藝復興”的機會。

為什麼在宋代以後經歷了一千年的困擾,我們卻依然未能從文藝復興中更進一步?

研究宋蘊,傳播宋韻,也許就是我們探索下一次文藝復興的寶貴機會。

本文根據杭間在浙江慈溪“宋韻與民間工藝”研討會上的發言記錄整理

整理、編輯:巫家宏

監製:先宏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