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詔安縣詩人、燈謎名家黃開泰

清代詔安縣詩人、燈謎名家黃開泰

▲“大夫第”位於梅嶺鎮高坑村

清代詔安縣詩人、燈謎名家黃開泰

▲李鴻章、俞樾為黃開泰書聯兩幅照片

“故知前輩宗徐庾,更作新詩繼永和。” 這是清末北洋重臣李鴻章親筆書寫贈予詔安高坑村進士黃開泰的一副對聯。聯中提到的徐庾是指南北朝時期徐摛和庾肩吾,他們都是南朝梁後期著名詩人,為簡文帝蕭綱所器重。“永和”說的是東晉永和九年,蘭亭雅集,文采風流,流芳千古。這副對聯上聯落款為“瑞庵尊兄屬”,同時稱呼黃開泰為“故知前輩”,從中我們可以知道李鴻章非常敬重黃開泰,還對他的詩作水平給了很高的評價。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俞樾(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也曾贈黃開泰篆書對聯:“澤以長流稱遠,山因直上成高。”

《(民國)詔安縣誌·上》卷十三《人物誌》記:黃開泰,字瑞庵,四都高坑人,自幼豁達,聰明讀書,過眼便成誦……登道光乙巳年(1845年)進士,授滿城知縣……同治間為丹詔書院山長,按月課士,定評揭曉……1855年,因身患疾病,經請示朝廷批准回高坑村家鄉養病,1892年,病情惡化,治療無效,不幸在家鄉病逝,享年七十七歲,去世後遺體住廳棺十年,1902年,移棺葬於梅嶺鎮宮口村山仔頂。墓前兩側立2支石燭,現此石燭遷放宮口村戲臺。

黃開泰任丹詔書院山長期間,為詔安培養了許多人才,如光緒三年進士、任翰林院編修、山西省鄉試正考官的林壬,光緒十四年舉人李汶川等都是其學生。

黃開泰的“大夫第”在梅嶺鎮高坑村內,正門坐東向西,邊門坐北向南,一廳兩房帶天井,單層單簷土木結構,建築面積155平方米。邊門樓大門分別畫魏徵、狄仁傑的神像,氣度非凡。

黃開泰高中進士後,任河北滿城知縣多年,滿城素有“中華詩詞之鄉”的美譽,他深受滿城當地文化的薰陶,公務之餘經常寫詩,詩作水平越來越高。黃開泰是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著有《醉吟閣詩存》,他致仕回詔安所處的年代屬於清朝末年(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國家內憂外患,東南沿海很不平靜,1884年,爆發了中法馬江海戰,清軍慘敗,導致中國東南沿海與臺灣海峽海權拱手讓給法國。懸鐘古城位於詔安縣梅嶺鎮南門村,建於明洪武二十年,為明代漳州海防四大衛城之一,古城依山勢而建,與東山島、廣東省南澳島、饒平縣隔海相望。黃開泰《懸城懷古》詩云:

平倭蕩寇氣如虹,故壘當年想戚公。

極浦扁舟歸夕照,寒山舊堞嗓秋蟲。

吐吞潮汐濤聲壯,坐鎮東南地勢雄。

欲叩英魂無覓處,海天悵望動愁衷。

黃開泰也是一位熱愛家鄉的詩人,以下是他描繪詔安風景和民俗所寫的幾首詩:

東溪支流洋尾溪上有座廣南橋,俗稱洋尾橋,又名龍尾橋,古為閩粵交通要道。橋為梁式石橋,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東西走向。《福建通志·津樑志》記此橋“長百餘丈,廣6尺,驪水為99道”。原橋墩98個,墩間跨度不一,以石樑板鋪成橋面。現僅存東西橋頭、十多個橋墩和部分橋板。橋附近有風光秀麗的龜山龍渚,古人稱此處為“龍橋亙渚”,康熙《詔安縣誌》列入詔安十二景之一。咸豐乙卯年,即1855年,黃開泰回到闊別十年的家鄉詔安,這一年中國仍處於內憂外患的境遇中,太平天國運動頻頻爆發,英法帝國對中國虎視眈眈。黃開泰《咸豐乙卯暮秋重遊洋尾橋》詩云:

薄宦離家久,重來續舊遊。渚清明遠樹,浪急下輕舟。

嘯詠長橋靜,低徊古寺幽。溪山殘照裡,策蹇滿程秋。

在詔安縣西南隅,有一座風光優美之山峰,稱為“斗山巖”,亦名“鬥頭巖”,簡稱“斗山”。山高不超222米,但山勢綿亙,清泉迂曲,花草清香。又因其峰巒佳秀,丘美壑幽、泉清石異,故自昔就有“玉泉倒影、嶺梅臥雪、碧澗流香、松濤秋聲、西山印月、巖前古井、南浦海雲、曇花獻瑞、大鵬趨翔、鵬腦寶石”等十八景。巖上有鬥頭庵、文佛寺、斗山道觀等古建築。1868年仲春時節,時任丹詔書院山長的黃開泰帶領書院的一群學生到斗山遊玩,飽覽斗山優美的景色,寫下了《同治戊辰仲春遊斗山》這首詩:

煙嵐縹緲綠成茵,策杖留連野趣新。

麗日鳴禽千樹暖,幽花映寺四山春。

澗濱鶴影棲危石,雲外鐘聲隔俗塵。

或許偷閒常到此,泉林舒嘯樂天真。

福建省南端詔安灣宮口港旁的臘嶼山上,矗立著一座七層八角形石塔。據縣誌記載因興工取石時,祥光閃爍,故名“祥麟塔”。塔高24。5米,七層八角,塔內空心,有石梯可登塔頂。清朝嘉慶四年(1799年)建,登上塔頂四望,詔安沿海七個洲嶼,盡入眼底,山光水色,美不勝收。為詔安廿四景之一的“臘嶼祥麟”,1855年,黃開泰《重登祥麟塔》詩寫道:

短筇扶我上危巔,重躡祥麟隔十年。

疏密千家同撲地,玲瓏一柱獨撐天。

數行徵雁秋霞外,幾葉歸舟夕照邊。

浩蕩乾坤望何極,山光水色足耽連。

“跑貢王”習俗在詔安已經延續了400多年。黃開泰曾詠詩:“滿城競唱貢王歌,結隊遊街鼓伴鑼。端午舁神因底事?開漳英烈績難磨。”從詩中可以看出,當時,社眾們進行這項活動時,還齊唱貢王歌,場面甚為壯觀。

黃開泰不僅是很能教書的山長,同時也是一位燈謎大師。清代經學大師、燈謎名家俞曲園贊曰:“閩海謎家黃瑞庵(開泰)為一代奇才,廋隱仿九煙、會侯而不為所囿,其佳制似信手拈來而妙趣縱橫。”(據馬近光《黃夫子與詔邑謎風》載)。舉人李汶川在《追憶吾師黃文範先生》(注“文範”為黃開泰的諡號)一文中雲:“廋壇奉為圭臬,從事商燈之徒殊夥,南閩謎風之盛,謎品之精,誠吾師有以發揚光大之。”清末,在黃開泰老師的教導培養下,詔安謎壇欣欣向榮、名家輩出,使詔安燈謎形成了“扣字嚴謹、凝練工巧、含混典雅”的特色。其流韻餘風遠及八閩與南洋,為海內同道所稱譽。

本站編輯:CC一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