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風物】漁家樂,這個舞蹈有點“潮”

在太行山支脈,五龍山腳下,靜臥著一個秀美的小山村——平山縣歷史文化名村郜家莊,平山“漁家樂”的發源地。郜家莊村有這樣一段順口溜:“村有漁家樂(lào),風俗樣樣好,家庭多和睦,鄰里少爭吵,姑娘不摸牌,小夥不押寶,學扭又學唱,頂過上學校”。“漁家樂”的活動除娛樂外,還有導人向善與端正村風的作用,透過參加漁家樂的學習、排練和演出,使青年男女在農閒時不走邪路。因此,“漁家樂”深受當地人民喜歡。

據老藝人何來生(1908年生,已故)介紹,明末清初,郜家莊常有人到江南做買賣,他們看到當地人逢年過節挑著花籃,手持彩扇,邊舞邊唱,很是動人,於是就請人傳授並帶回家鄉。先是父子祖孫相傳,後來成為全村的一道會,即“漁翁會”,進而傳播到遠近各村。何來生回憶師承關係說:“我師傅叫郜峰(1869年生,已故),郜峰師承何榮魁(1861年生,已故),何榮魁的師傅叫郜自安(生卒不詳),郜自安的師傅叫郜端(生卒不詳),再往上還有好幾代人就叫不上名字了。”算來,“漁家樂”在郜家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漁家樂”的舞蹈共有9個角色,即1個老漁翁,4個小生,4個小旦;另外還有文場樂器隊伍和武場打擊器樂隊伍,總的下來至少有30餘名人員。“漁家樂”表演形式分“行會”和“打場”。“行會”時,會首持藍旗領路,打擊樂在前,舞者居中,文樂壓後,舞者的前後,各有一人持梆子擊打節奏。舞者且走且舞,不斷變換隊形,時而單行成一縱隊,時而變成兩隊並列,時而又穿插交換位置,男女對舞。“打場”時,在樂隊伴奏下走各種場圖,同時演奏歌曲,載歌載舞。常見的隊形有“大斜排”、“一條線”、“二龍出水”“剪子股”“蛇脫皮”、“大雁雙飛”、“大團圓”等。

【人間風物】漁家樂,這個舞蹈有點“潮”

“漁家樂”和其他舞蹈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即先邁右腳(大多數舞蹈先邁左腳)。井陘“拉花”的要領在肩上,即抖肩,抖得灑脫有勁兒。而“漁家樂”的功夫在腳上,老漁翁的步法為“大八字步”半蹲,邁步時快起慢落,雙膝微顫,身若坐簧。小生、小旦的基本步法為“跟步”,先邁右腳,左腳迅速上步虛點於右腳旁,雙膝微屈,略帶顫動。據說,老時候,藝人腳上還綁了木屐表演,難度更大。與“拉花”相比,各有千秋。

“漁家樂”的樂隊編制由民間管絃樂、彈撥樂、打擊樂組成,音樂曲調為民間曲牌、民歌、小調。歌詞文雅,多為文人填詞,可讀性強,如《漁翁樂陶然》:“漁翁樂陶然,駕小舟,身上蓑衣穿,手裡執著釣魚竿,船頭站,提魚在竹籃,金色鯉魚對對鮮,河內波浪蛟龍翻,兩岸垂楊柳,柳含煙,人唱夕陽殘。長街賣魚喊,沽一杯美酒兒又把魚來餐。夜晚宿在蘆葦邊,酒醉後歌一曲,明月正滿船,漁翁樂陶然。”

【人間風物】漁家樂,這個舞蹈有點“潮”

“漁家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何正其,1951年12月出生在郜家莊村的“漁家樂”世家。自12歲起,就跟隨父親何來生從藝學習“漁家樂”,先後學會了舞蹈、唱曲、工尺譜、與唱曲相匹配的打擊樂以及行會演出的陣容排列,能扮演“漁家樂”中的小生、小旦、老漁翁等全面角色,掌握了“漁家樂”的起源和傳承發展中的歷史掌故,從而成為“漁家樂”的行家。學成後,何正其一直致力於“漁家樂”的研習、傳授和展演。自1977年起,何正其在村裡先後舉辦過很多期“漁家樂”學習班,使“漁家樂”舞蹈成為本村逢年過節、各村廟會及縣城大型活動的保留性節目,同時也歡迎喜歡愛好“漁家樂”的各界人士來觀摩指導和共同學習。何正其是“漁家樂”表演隊的核心,其表演特點是:動作穩健,身姿優美,起承轉合似行雲流水,舞姿與唱曲相得益彰,舉手投足間透著和諧之美、古樸之美、韻律之美,這是一般“漁家樂”演員難以達到的藝術境界,成為“漁家樂”舞蹈藝術的領軍人物。

【人間風物】漁家樂,這個舞蹈有點“潮”

目前,何正其正在把“漁家樂”古譜(工尺譜)和簡譜互相對照配上原詞裝訂成冊以作永久儲存,並在籌備成立“漁家樂”研究會,以期召集全縣傳習者更好地研習、傳承和弘揚發展“漁家樂”這一傳統舞蹈藝術奇葩。

“漁家樂”先後在省、市多次獲得榮譽

1985年參加石家莊地區曲藝、舞蹈匯演,榮獲二等獎;

1987年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整合》(石家莊卷)一書;

1999年在河北省民間花會改革創新匯演中獲“創新獎”;河北省省藝校曾把“漁家樂”編成民舞組合,作為民舞教學使用;

2006年列入石家莊市首批非遺名錄;

2016年列入河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END

編輯整理|暢遊平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