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處士田駢比作鄰人之女,齊人的觀點正確嗎?亦對亦錯!

把處士田駢比作鄰人之女,齊人的觀點正確嗎?亦對亦錯!

某齊國人拜見田駢說:“聽聞您品德高尚,聲稱不願意做官,卻願意被朝廷差遣。”田駢問:“您從哪裡聽說的呢?”來人說:“我是從鄰居家的女子那裡聽說的。”

田駢,學黃、老道德之術,齊國著名的稷下學者之一。來訪的齊人開門見山,把田駢定義為表裡不一之士。一個普通的女子怎麼可能知曉處士呢?表明齊人打心裡對田駢不屑。

田駢說:“您什麼意思?” 來人回答:“我鄰居家的女子號稱不出嫁,將要三十七歲卻生下七個兒子,不嫁倒是不嫁,卻遠遠超過出嫁。現在您口稱不做官,卻受到千鐘的資養,上百人跟從您,雖然是沒做官,但是富貴程度卻遠遠超過做官。”

把處士田駢比作鄰人之女,齊人的觀點正確嗎?亦對亦錯!

士人是戰國時代的主角之一,他們個性張揚、思想獨立,追求實現個人價值和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他們有些依附於君王、重臣,如蘇秦張良等;有些追求獨立人格,如孟子、魯仲連等。齊人把田駢比作鄰人之女,批評他言行不一,違背常禮。

齊人以為田駢,嘴上講著無慾,心裡想著求利。從個人交往的角度,齊人判斷田駢為虛偽的性格和行為,是充分和正確的;從國家發展的角度,齊人的觀點就待補充,要讓表裡不一的人遠離朝堂,但是給予田駢這樣的處士優厚的待遇是必要的。

“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史記》)楚宣王厚待田駢這樣的人,沒有給予他們具體職務,但是他們能夠以議論國事的方法為君王決策提供支援。很明顯,齊人沒有看到田駢對國家政治和文化的貢獻和價值。

其實齊人算不上厲害,他只是把田駢比作鄰人之女,譏諷和嘲笑一番。“蝗螟,農夫得而殺之,奚故?為其害稼也。今公行,多者數百乘,步者數百人;少者數十乘,步者數十人。此無耕而食者,其害稼亦甚矣。” (《呂氏春秋》)匡章在魏王面前,把名家學派創始人惠施比作蝗螟一般的害蟲,有害無利,殺之而後快。為官者更不喜歡士人。

田駢聽完齊人的話,就讓他走了,作為戰國著名的思想家,齊人豈是他的辯論對手。他應該不是被齊人說得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夏蟲不可以語冰”,齊人對田駢厭惡,田駢亦對他不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