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劉墉是華語世界的一個特殊存在,他身兼作家,畫家,演說家,教育家等等名頭,是一個文化造詣精深,又深諳人情世故,對人性幽微有透徹洞察的名家,不僅在臺灣出名,更是在中國大陸及海外有著眾多的鐵桿粉絲。

劉墉的作品給人以心靈的啟迪,人生的啟示,生活的啟發,尤其是對於青少年的成長髮展具有很多很正向的指導意義,甚至被人盛讚為“溝通青少年心靈成長的專業作家”。

而就是這樣一位備受人尊敬與矚目的著名人物,卻在晚年時期,體會出一些略顯刻薄的感悟,而在子孫教育培養上,劉墉更是顯得別具一格,他說過,孫子、孫女,那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不能越俎代袍。

在子孫教育培養問題上的這種距離感,這種刻意又不刻意營造出來的空間感,是劉墉留給眾人的一個奇怪印象,而劉墉卻分明享受這種空間帶來的距離,所擁有的全新的感覺。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劉墉

一、享受空間的物理距離

劉墉有一兒一女,他們分別在臺北和北京居住生活,而劉墉夫婦則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居住生活。

有很多老朋友都問,你們為什麼不和兒女生活在一起呢?

可是按照劉墉夫婦的說法和觀念,我們又為什麼要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呢?

就中國傳統家庭而言,傳統文化中的很多習俗,約束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世同堂”,“子孫滿懷”等等觀念,往往成為很多老人家認為是家庭和諧、幸福美滿的象徵,也成為很多遵守傳統文化的老人們的最高理想。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甚至一些怕孤獨的老人也願意天天黏著子孫,更別提一些怕自己寂寞終老的老人,對於兒孫的一些牽伴要求。

而劉墉是一個傳統文化浸入骨髓的傳統文人,難道他會不明白這些世俗的規矩與習慣嗎?

劉墉在兒子婚姻問題上,採取了中國最傳統的締結婚姻的方式——即上門提親。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他提親時不僅帶足了誠意與禮物,還親自帶了一幅自己精心畫好的山水畫,並專門找到了一家裝裱公司,用心裝裱好後,再配上精美的名貴畫框。

這幅價值上百萬的山水畫,至今一直作為貴重的提親禮物懸掛在親家客廳的牆壁上。

而就這樣一個遵循中國傳統風俗文化的劉墉,卻寧願和老伴一起長居地在一個非親非故的萬里之地美國,是他真的不想孫子和孫女嗎?非也!

劉墉對於孩子,對於孩子的孩子,更有一種隔代親在其中。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他會時不時地問老伴,我的孩子們來電話了嗎?寶貝孫子孫女現在怎麼樣了?

等到真要有事,或是真的想念孩子們時,劉墉夫婦兩人又會馬上從美國飛到臺北。

可就算是回到了臺北,他們夫婦兩人也不住進兒子劉軒的家裡。

而是住在自己的家裡,儘管和兒子的家就是門對門的隔壁距離。

是兒子家不夠大,不夠住嗎?顯然不是!

劉墉夫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苦心孤旨地,要營造一個空間的物理距離,也就是刻意的讓這個空間上的距離,來彰顯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的愛。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俗話說遠香近臭,遠親近疏。

任何人長時間的天天黏在一起,難免會煩,難免會有矛盾,會有爭吵,可是空間的距離能很好的解決一切,融合一切。

美國心理學家鄧肯曾做過一個兩人間距實驗,也就是測出兩個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到底多少,才會讓人感覺到舒服和不舒服!

鄧肯的答案是1。2米的安全距離,如果過近,則會讓別人感到威脅,覺得不舒服。

或許深諳這種物理空間距離之美的流庸,就是因為如此,才會自覺又不自覺地運用到了和孫子、孫女的接觸交往中。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二、享受空間的心理距離

俗話說的好,距離產生美。

可仔細一想,距離真的產生美嗎?大多數人分明感覺到距離拉大,大到一個足夠長度的時候,美分明就不見了,甚至沒有了,這其中包含著的,分明是一種心理距離的疏遠與淡漠。

劉墉夫婦不僅在空間的物理距離上刻意營造,在空間的心理距離上也著意調節,就是為了不讓自己獨佔兒子和兒媳婦,對於自己子女的愛和擁有。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孫女千千和孫子子川在臺北出生後,劉墉的太太拍了很多兩個小可愛的照片。

回到美國後,老太太逢人就誇,見人就說,並把手機照片拿出來到處炫耀給別人看。

劉墉見此,便說,不要總這樣,每次你拿出來我會受不了,會想他們的!

哪知他太太當即反駁,你的兒子在臺北啊,你的女兒在北京呀,孫子和孫女是別人家的孩子,而不是我們兩個人的孩子,這個你必須分開來。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起初,劉墉也想反駁回去,可後來仔細一想,他也就想通了。

還真是這麼回事呀,世上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別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爺的事。

把自己的事管好,那就已經阿彌陀佛、萬事大吉了,而孫子孫女那是別人家的事啊,自己管不著,也沒必要。

從此,想開了的劉墉,再也不庸人自擾了。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他想著孫子、孫女喜不喜歡自己這個老頭子就無所謂了,只要他們能喜歡他們自己的父母,那已經很好了,那不正是愛的代際傳遞嗎?自己不能佔據兒子和兒媳婦對於他們自己子女的那份愛呀。

於是,劉墉又自覺又不自覺地對孫子子川和孫女千千,採取了若即若離的態度,親暱而又不過分,關心而又不逾矩。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對他們夫妻兩人而言,這種營造出來或是內心生髮出來的心理距離,也讓他們能夠在別人家患得患失的後輩問題上能夠做到舉重若輕,做到隨時調整心態,成為一個大度、寬容又不糾結的可愛老人。

劉墉夫婦兩個人想出去玩的時候,也沒有心理羈絆,可以隨時就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可以隨時出去,又可以隨時回來,只因可以聽從內心、無問西東。

這種隨性而為,才是真正的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生命的蓬勃狀態。

無疑,這種生命狀態,是值得很多老人學習和仿效的。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三、享受空間的情感距離。

空間,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中文詞彙,它可以有很多種的解讀,甚至還有別的語言所翻譯不出來的,暗含其中的獨特意味。

而現在看來,劉墉夫婦可以說是運用空間的高手。

他們在刻意不刻意間,自覺又不自覺地運用空間,和營造和諧美好的家庭環境及家庭氛圍的同時,又不會讓空間產生太大的情感距離,而是能夠享受到那種緊縮空間後拉近的情感距離。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只要從美國或其他什麼地方回到臺北,在和孫子子川與孫女千千的相處過程中,劉墉又會全情投入,不顧其餘。

每天晚飯後,孫子孫女兩個人就會從對面門洞跑過來找爺爺玩。

而每天劉墉都會在桌上擺滿老家臨安寄來的香核桃。

自從知道孩子們愛吃香核桃後,香核桃便變成了劉墉經常與老家人唸叨的小吃,這已經成為劉墉對孩子們的一種情感牽絆,也成了他和孩子們與故鄉的一種隱性的連線。

孩子們經常是還沒出門,就會驚喜連連的叫“核桃——爺爺”,“爺爺——核桃”。

聽到兩個小傢伙奶聲奶氣的叫聲,古里古怪的腔調,劉墉夫婦往往從心裡樂開了花。

而更能微妙地體現出劉墉情感世界的,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癖好。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比如,在臺北家裡時,他往往喜歡開啟大門,把電動陀螺放在門口打轉,這些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自然吸引了對門的孫子孫女,尤其是電動陀螺不僅會發光,而且在旋轉時配合以哇哇的怪叫聲。

孩子們喜歡的不得了,而劉墉則倚在旁邊,細細的端詳著這兩個自己深愛著的小孩子,一邊露出慈祥的微笑。

這一幅畫面經常映入劉墉太太的眼中。

看著丈夫眼中發光的眼眸,聽著丈夫口中炫耀:“孫子和孫女都喜歡叫我這個爺爺哦”,劉墉太太的幸福感也由然而生,這是一種多少人嚮往而不得的幸福生活啊。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她也明白了劉墉嘴中所說的保持空間,留足距離,不過是讓一些情感濃縮起來,到了一定的時候再猛烈綻放。

這種一收一放,一張一弛,不正是人生很多的快樂所在嗎?

劉墉1949年2月出生於臺北,如今已人到七十古來稀,而孫子、孫女卻尚未長大。

隨著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劉墉也越來越體會到給孫子、孫女空間和放養的樂趣,他也樂於把這些樂趣分享給自己的朋友和許許多多不認識的人,或許,這就是這個大作家、人文學者,留給我們為人父母者,為人長輩者的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與經驗!

作家劉墉的晚年感悟:孫子孫女都是別人的孩子,我們不能越俎代庖

參考資料:

1。《愛何必百分百》 劉墉 ,接力出版社,2000年6月

2。《愛不厭詐:一些愛得死增活來的事一本讓你情場得意的書》劉墉

3。《我不是教你詐》劉墉,接力出版社,2012年12月

4。《青春修煉手冊》劉墉,接力出版社,2010年12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