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聯引對】亭傘擎之無意雨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出聯引對

出句:亭傘擎之無意雨(鬱犁)

對句:

【出聯引對】亭傘擎之無意雨

淺談對聯與馬蹄韻

作者/

鬱犁

談詩詞對仗問題,不能不談對聯,對聯也叫楹聯。只有對聯寫好了,詩詞中的對仗才能迎刃而解。

對聯是一種講究格律的文學形式,對聯中有關平仄、詞性、語法修辭,以及書寫張貼等方面的格式與規律,其核心是對仗。對聯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即: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1、字數相等。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從全聯來看,原則上,只要上下聯字數相等,不論多少字數均可。如上下聯各四個字,則稱四言聯,上下聯各五個字,則稱五言聯等等。如果連字數都不能相等,那無論如何也難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對聯。

2、內容相關。

從內容上看,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也就是意思要互相對應,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效果。大多數對聯上下聯之間的內容對應屬於互相襯托的關係。這種襯托或者是從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襯、互相補充,這是“正對”,或者是從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襯、互相對照,這是“反對”,如:“若無前世心中毒;哪有今生意外災”。如果上下聯內容毫不相關,彼此“風馬牛不相及”,會使人覺得非常彆扭和生硬,則起不到對聯應有的文學效果,也難以稱得上是合格的對聯。

3、詞性相當。

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對聯格律最關鍵的兩個要素。因此,也可以稱之為核心要素。所謂詞性相當,指上下聯相對的詞語性質應當儘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以及連詞對連詞、介詞對介詞,等等。如:

大行絕俗忘榮辱;

至道無情空是非。

此聯中,“大”與“至”都是形容詞,“行”與“道”、“俗”與“情”都是名詞,“絕”與“無”、“忘”與“空”都是動詞。“榮辱”與“是非”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詞。當然,那些詞性比較接近的、或者詞效能夠兼通的實詞,還是允許相對的,如名詞和代詞、某些動詞、形容詞、副詞之間。甚至個別虛詞和實詞之間也可以通融。

4、結構相稱

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片語和句式之結構)應當儘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等等。如:

一心常忍辱;

萬事且隨緣。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為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為動賓結構。上下聯的用詞造句,在詞性和結構這兩個語法要求上,應儘量相當或相稱,以使上下聯在形式上顯得協調與工整。

5、節奏相應。

節奏,本是一個音樂術語,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等現象。在聯律中,則是指對聯語句中有規律的停頓現象。對聯行文多以二字(有時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為一節奏。所謂節奏相應,指上下聯在節奏的停頓上應當儘可能同步。如:

漏盡-飛身-去;

心空-及第-歸。

這是二二一式。

對人-應報-春風-意;

處事-宜懷-秋月-心。

這是

二二二一式。

6、平仄相諧。

又稱平仄協調,即平仄相對與平仄交替。廣義地說,也包含句腳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問題。要弄清這些問題,首先必須區分什麼是平聲、什麼是仄聲。這又有兩種劃分標準。在對聯創作中,一般是運用“古四聲”,即古漢語將音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除平聲外,上聲、去聲、入聲皆為仄聲。現在,也有不少人運用“新四聲”,即現代漢語將音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其中,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兩種聲韻的不同,關鍵在於入聲字。五言聯、七言聯的格律跟五律、七律對仗格式差不多,無非也是由平起式、仄起式演變而來,如:

平起式五言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式五言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七言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七言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三分句以上的長聯則要遵循“馬蹄韻”。馬蹄韻一詞是餘德泉教授經過對上千年來聯作聲律的考察,總結出來的。這裡的“馬蹄”是指馬蹄行進規律。馬之行步,後蹄總是踏著前蹄蹄印走,每個蹄印都要踏兩次。若以左邊(或右邊)的馬蹄為平,另一邊的馬蹄為仄,左右輪流行進,那麼“平平”之後便是“仄仄”,“仄仄”之後又是“平平”了。如:

題秋荷

不見蜻蜓,但有露瑩,蘆荻搖曳紅顏護;

因聞蟋蟀,故憂風冷,菡萏頻催綠意生。

這是三分句聯,看上聯三個分句末尾的字,“蜓”“瑩”“護”,即平,平,仄。再看下聯三個分句末尾的字,“蟀”“冷”“生”,即仄,仄,平。

即興聯

無所慮,無所思,無所悲歡,參禪悟道應該愉悅;

何來甜,何來苦,何來愛憎,問暖噓寒便是幸福。

這是四分句聯,看上聯四個分句末尾的字,“慮”“思”“歡”“悅”,即仄,平,平,仄。再看下聯四個分句末尾的字,“甜”“苦”“憎”“福”,即平,仄,仄,平。

題“七一”聯

築夢新時代,紅船立志,馬列得弘揚,鐮斧生威,指點江山成特色;

攻堅奔大同,習語親民,精神能傳遞,黨群聚力,搭乘航母振雄風。

這是五分句聯,看上聯五個分句末尾的字,“代”“志”“揚”“威”“色”,即仄,仄,平,平,仄。再看下聯五個分句末尾的字,“同”“民”“遞”“力”“風”,即平,平,仄,仄,平。

六分句格律是: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七分句格律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分句、九分句以此類推。

值得注意的是

對仗忌諱合掌。一聯之中對仗的上下兩句,一般內容不同或相反。如果兩句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叫作“合掌”。合掌是作詩的大忌。再者,不得犯“孤平”。即可平可仄處必須為平。

除了韻腳,整句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叫“孤平”,孤平是近體詩的大忌,在唐詩中極少見到。這樣不合律的句子,就叫作“拗句”。為了避免孤平,就必須作些改動,把平仄音作些調整,(如第一個字必須是仄音時,那麼,第三個字就換成平音救一下一句詩中平仄的不符),這樣就避免了孤平出現。而這種作法,就叫作“拗救”。特別交代:自救孤平。非常常見,非常有用。拗救萬金油。多用在起句。特拗句,合律。常用於尾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