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何為其宗?眼下「新中式風格」大行其道,背後承載中國古典美學數千年的歷史底蘊。李澤厚在著作《美的歷程》中解釋:“中國美學的著眼點更多不是物件、實體,而是功能、關係、韻律。”相比西洋美學以逼近自然、征服自然為主題,東方美學則超脫自然,親近自然為精神,這份極具寫意的根源,由點及面,由物及人,由美及情,由遠及近,亦引領了我國古代妝容色的演變。我們將從妝品、妝容啟程,領略詩詞中對古代女子的描摹,理解美妝古往今來的發展邏輯,溯源中國女性獨有的精神氣質。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中國古代妝品的發展,凝聚天地精華與人文智慧。最早的妝品始於周代,已有妝粉、面脂、唇脂、香澤、眉黛等,化妝品的材質從米粉敷臉,灼燒樹枝以灰燼描眉,用濃豔卻有毒的礦物質顏料做胭脂,發展為開始使用天然植物、動物油脂、香料味原料,經過煮沸、發酵等步驟製作妝品,時至魏晉,化妝品的製作已經非常成熟。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禮記·內則》中“脂膏以膏之”便是從動物體內或油料植物種子內提煉出油脂,面脂塗面,唇脂塗唇,是為如今潤膚霜、潤唇膏功用。譬如戰國用混入動物油的硃砂作為口紅,秦漢時期,男子用來寫字的石黛和植物青黛,被女子用來描摹翠眉;張騫出使西域將紅藍花帶回中土,自此礦物色素的妝品改用為植物色素胭脂,對女子妝品的使用起到積極健康的影響。

唐朝詩人元稹在《恨妝成》中,將古代女子化妝過成大致概括為7個步驟:敷粉,抹胭脂,畫黛眉,點額黃,畫面魘,描斜紅,點口脂。信手拈來,精細之程度不亞於現代美妝。立足今日,我們重新將目光轉向古代妝品技術,是源於東方迴歸本源與天然之美的渴求,以此啟迪現代東方美學風潮。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面妝,即古代婦女面部的裝飾,在我國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文面”。經歷了漫長的朝代歷程後,從此類單一形式轉變為各類「風格」。漢素白、唐紅妝、宋典雅、明素樸,皆與中華民族的歷史背景、多元文化的衝擊、自上而下的觀念影響和階層不同的趣味有關。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受制作工藝的侷限,周代素妝風行,南楚“粉白黛黑”,直到秦始皇宮中盛行紅妝翠眉,推動彩色妝面的興起。兩漢的大美精神對女性產生了深厚的刻畫,當時「漢」女性的莊重與纖柔,至今為東方美學經典不朽的映像。佛教東傳則帶來異域審美,黃眉墨妝、佛陀與飛天髮髻流行開來;到盛唐,原本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傳統風氣一改為紅妝濃烈,妝面愈加繁複,是為我國古代妝飾文化發展繁榮的時代。唐代溫庭筠在《菩薩蠻》中,已經有了整套妝容的場景描繪:“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後有大樸宋朝,而遼元吹來一陣少數民族風情,再是端莊的明,奢繁的清,歷代女性妝容的風格演變,管中窺豹,呈現了中國古代的社會風貌和審美思潮的變遷。在文學作品中也多有風格照應,歐陽修的《訴衷腸》寫: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女子將眉毛畫得又細又長,有如水墨遠山形狀,比喻離恨的深長。將詩詞文學融入妝容美學,是中國古代妝容風格獨有的情致和味道。

縱觀中國古代妝容的研究領域,甚是冷門。上戲教授李芽在此深耕數十年,她說,瞭解中國傳統妝容的審美意向與審美元素,並最終提煉出我們中國自己的妝容文化符號與審美特徵,從而為當代“中式妝容”的創新設計提供母體滋養。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中國曆代,流傳著一個個婀娜多姿的女子傳奇故事,放如今細品探究,依然動人心絃。《西京雜記》裡形容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在《楊妃傳》被如此記錄:“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也就是臉頰直接塗上素粉,不施胭脂作淚妝,當時宮女們覺得美,紛紛仿效,因此流行於大唐皇宮。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妝作則啟蒙了花鈿的來源,她在眉間貼五片花鈿,狀似梅花,此類妝容又被叫做梅花妝或壽陽妝,直至唐宋依舊流行。

時尚文化|國色天香 美蘊東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