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課展丨於漪:《木蘭詩》教學設計

隨時隨地,獲你所需!

qi‘yi

《木蘭詩》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瞭解詩中塑造的木蘭的藝術形象,理解這一形象在當時的積極意義。

2。學習本詩敘事有頭有尾,詳略得當和鮮明生動的描寫方法。

3。瞭解詩中對偶、排比、互文、復迭等句式的運用,體會音節和諧、節奏優美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敘事詩的特點。

2。難點:有歧義的幾個句子。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01

第一課時

一、由祖國古文明引出名篇《木蘭詩》

我們偉大的祖國曾以古文明著稱於世。古代文化燦爛,文學藝術上的財富數不勝數,妙詩佳詞多如天上璀璨的明星。美麗的神話、動人的傳說、優美的民間故事給人以豐富的想象,有益的啟發。其中,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就在人民中廣為流傳,深受大家的歡迎。

這個故事形成了《木蘭詩》,又名《木蘭辭》。《木蘭詩》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寫作年代,大約為北朝後魏時期,是古代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民間文學作品,後雖經封建文人改動,但仍保留民歌特色。

二、由對《木蘭詩》的評價,引入課文學習

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一書中說:“北朝有《木蘭詩》一篇,足夠壓倒南北朝全部士族詩人。”“《木蘭詩》為歷代人民傳頌,和《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我國民間文學史上的“雙璧””。

《木蘭詩》如此佳妙,讓我們誦讀欣賞,享受享受這首敘事詩的藝術美吧。

評:這一設計巧妙。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但能激起學生學習這首詩的興趣。新課的匯入,這確實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一環。起步好,就能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於漪老師對此十分講究。

三、逐段講讀,掌握故事情節,積累文言詞語

《木蘭詩》是一首完整的敘事詩。凡敘事詩都有比較完整的故事和比較完整的人物形象。這首詩,故事性很強,情節是按照事件發展的順序展開的,隨著情節的起伏跌宕,表現了主人公“木蘭”的喜怒哀樂,塑造了“木蘭”這個我國古代女子英勇矯健的形象。

1.講讀第一、二段

(1)朗讀,正音

機杼(zhù)可汗(kè hán)

(2)講解疏通

唧唧復唧唧

:“唧唧”,歷來有三種解釋:

一,吸息聲;二,機杼聲;三,蟲鳴聲。從上下文連貫看,作機杼聲。先寫木蘭“當戶織”(對著門織布。當,對,在;戶,門或屋。)機杼聲聲,接著寫聽不到織布的聲音,只聽到木蘭嘆息哭泣,與往常不一樣了,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亦可作嘆息聲講。

全唐詩《捉搦歌》中有:“門上關,牆上棘,窗中女子聲唧唧復。”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第三種作蟋蟀叫聲解釋,歐陽修的《秋聲賦》中有:“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仍用來形容其聲音如人之嘆息。

第二種解釋較確切,落筆先讓人聽到不停的機杼音響,再出現“當戶織”的人物形象,這就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人公的身份,掲示了木蘭勤勞的性格,自然地引出下面四句問答。主人公正在機上織布,何以無心織繼而停機嘆息呢?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運用設問手法,表達木蘭停機嘆息原因,並造成懸念,吸引讀者往下看。“無所思”實為“有所思”,停機嘆息,主要是因為產生了代父從軍的願望。

軍帖:徵兵的文告。(見《辭海》第801頁);願為市鞍馬:為(wèi),介詞,替(為此);市,買(名詞作動詞用)。

評:於漪老師根據文言文的特點,進行了講解疏通,幫助學生掃清文字障礙,準確地理解詩句的內容。這一教學環節的安排,是十分必要的,現在,有些教師在學生還沒有讀通文章的情況下,就讓他們去分析、評價,還稱之為是發展學生的智力。這樣的教學未免浮誇。

(3)積累詞語

評:這一環節安排得好。積累文言詞語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教學中,讓學生邊學習,邊積累,這樣可以加強他們的記憶。如此日積月累,學生就能握大量的文言詞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請同學誦讀,並概括故事情節

停織嘆息,代父從軍(或代父應徵)

2.講讀第三、四段

(1)朗讀,正音

名師課展丨於漪:《木蘭詩》教學設計

(2)講解疏通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用排比句渲染從軍準備工作的忙碌氣氛。“東”“西”南”“北”,是位置的虛指,在多方鋪排的同時造成錯綜變化,讀起來有氣勢。與開頭的“嘆息”相對照,刻畫出木蘭出征前的雄健形象。

這種句式是復迭錯綜的句式,幾個句子在形式和詞語上基本相同,但同中又有變化。

評:在這裡於漪老師不是單地疏通字義,而是有機地結合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自然、簡捷。

且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燕(yiān)山,指薊北的燕山;黑山,燕山附近的山。用重疊排比的手法刻畫遠征異地的木蘭眷戀家中骨肉的兒女之情,充滿纏綿悲涼的情調。短句中夾以長句,波瀾起伏,富有音樂美。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對疆場生活作了高度的概括,運用了對偶短句,豪爽悲壯。先寫長途急行軍,再寫守備森嚴,然後寫浴血奮戰,表現戰爭的艱苦激烈。“百”、“十”表多數,非確指。關,城關。度,跨越。壯士,指木蘭。從疆場生活的描繪,可想象木蘭馳騁疆場,意氣風發的英姿。

(3)積累詞語

名師課展丨於漪:《木蘭詩》教學設計

(4)同學誦讀,概括故事情節

征途跋涉,戰鬥十載(或出征參戰)

3.作業佈置

(1)朗讀背誦第一、二、三、四自然段。

(2)哪些是對偶、排比、復迭的句式?分別抄錄在筆記上。

(3)仔細看註釋,口譯四節文字為現代漢語。

02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齊背第一、二、三、四自然段

2。聽寫、解釋

評:這裡於漪老師安排了兩項複習檢查的練習。檢查背誦,使學生對前面講過的內容有一個回顧,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

聽寫、解釋有關字詞,可以瞭解學生對上一課學習的內容的掌握情況,以便在下一課教學中有所補充、調整或改進。

二、繼續逐段講讀,掌握故事情節,積累文言詞語

1.講讀第五、六段

(1)朗讀,正音

(2)講解疏通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姐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用排比句生動地描寫了全家老少高興地迎接木蘭的情景,各人身份不一樣,表現也不同,但歡樂之情相同,團聚的熱烈氣氛躍然紙上。語句仍採用了復迭錯綜的形式,又有變化。讀起來,音節和諧,又有活潑跳蕩之感。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閣”,閣,古代稱女子的臥室為“閣”。“帖”,同“貼”。“花黃”,當時婦女臉上的種裝飾。用排比重疊的方法描寫木蘭回家後一系列平凡的生活細節,渲染了歡樂的氣氛。

(3)積累詞語

名師課展丨於漪:《木蘭詩》教學設計

(4)同學誦讀,概括故事情節

辭官還鄉,閤家歡聚

2.講讀第七段

(1)講析: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撲朔”,爬搔;“迷離”,眯著眼。前指行動,後指神態。是互文的句式。比喻木蘭的行動、打扮與男子一樣,分不出是男是女。沙場上打仗與男子一樣衝鋒陷陣,剛毅英勇;勝利還鄉後重挽女裝,天真爛漫。這一比喻奇妙新穎,充滿讚揚的感情。傍地走:著地走,貼地走。“走”、跑。安能:怎麼能。

(2)這一段是作者的頌揚語。也是木蘭的自豪語。

3.小結

這首詩以木蘭從軍為中心。佈局嚴謹,情節環環相扣,從代父從軍到勝利歸來,敘述得完整自然,詳略得當。請同學把每個部分情節的概括語連貫起來思考,理解故事的開端、發展、結局。

評:這段小結只有三句話,概括、簡煉。何以如此?因為在前面每一段的教學中,已安排學生用四個字概括敘事詩的情節。在這基礎上,教師略作啟示,請學生聯絡起來考慮,就能瞭解敘事詩結構上的特點。所以,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上,要注意前後的聯絡。

三、開展對人物形象的討論

請同學就“練習一”提出的問題發表意見,明確:

木蘭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出現的第一個健康、明朗的女性形象。圍繞從軍展開故事,刻畫她的勤勞、純樸、堅強、勇敢、輕視功名利祿和熱愛家鄉勞動生活的品格。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這一藝術形象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嚮往過安定歡樂生活的願望。以木蘭為題,就有歌頌此形象的意義。

全詩集中筆力塑造這個形象,寫得生動逼真。

1。從聲音的變化引出主人公。

2。著重心理描寫。“無所思”,什麼都不想,只想父親被徵之事。經深思,決心代父從軍,“以此替父徵”。

3。忙碌準備後,跋山涉水,表現了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思念親人,但仍勇敢前進,表現了堅強的意志。

4。寫戰場生活的艱苦,邊塞風光的蒼涼,烘托木蘭的堅強與英勇。

5。“木蘭不用尚書郎”辭官的描寫,反映她不貪富貴。返家後的團聚,著重刻畫了她的純樸可愛。

作者把木蘭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放在尖銳的矛盾中來刻畫,寫其所思、所為。以不同的場景表現其內心世界,使這個女英雄的形象栩栩如生。結尾讚美之辭,更是在形象上增添一筆,說明戰爭來臨,女子可與男子一樣做出成績。

四、表情朗讀

注意各種句式的穿插運用,出征前的沉吟,買物資時的忙碌;思親的纏綿,戰場上的蒼涼;辭官時的從容,還家時的歡樂,讚揚的詼諧。

讀詩要把握詩的抑揚起伏,體會其搖曳多姿的特色。

評:朗讀前的指導十分重要。不然,學生讀課文常常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這裡,於漪老師用生動精煉的語言,對朗讀全詩應掌握的表情、節奏作了提示。這樣,就能啟發學生在朗讀時去體會詩搖曳多姿的藝術特色。

五、佈置作業

1。整理要積累的文言虛詞和詩詞

2。做練習第三題

3。背通這首詩

板書設計

名師課展丨於漪:《木蘭詩》教學設計

教後記

學生學《木蘭詩》的興趣頗高,兩節課既能講解,又能背通。女同學小張學習之前特意找了一張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彩色“商標”給同學看,並天真而又認真地問我“木蘭是不是這個樣子?”學生很是可愛。

抓住敘事詩的特點,邊解決詩句上的難點,邊梳理故事情節。在梳理時,要求學生逐節用四個字概括,學生思維活躍,搶著發言。課堂上出現學生搶著發言的局面,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的享受,教師的樂事,可惜我還不能做到堂堂課如此,看來有些鼓點敲得不準,沒有把學生的感情激發起來。這個課題有極大的難度,但定要下決心有毅力細細琢磨。

對“唧唧復唧唧”的句子展開了爭論。小趙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唧唧”是織機聲,木機織布的聲音即如此,故而“唧唧”是象聲詞。小張不同意,認為“唧唧”是嘆息聲,因為詩中明明寫著“不聞機杼聲”。其他同學又不同意,認為先織後停,停了“嘆息”。在爭議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仔細看註釋,要求他們既注意瞭解別人的研究所得,又可不受此限制,有自己的見解,但是不管怎樣解釋,都要注意上下文的連貫,都要言之成理。

課講結束時,突然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我說這首詩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兩節課能初步背誦靠的是強記,課後要熟讀牢記。小忻噗嗤笑了一下,問其原因,他說這首詩是“吹牛”,沒有這回事。他說“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是不可能的。許多同學附和他的意見,說:“跋山涉水總要洗腳,雖不是實數十二年,總是時間很長,鞋子脫,小腳就出來了,怎會不知是女的?”

我指出北朝時候,女子還沒有裹小腳,誰知學生異口同聲地問:那麼,什麼時候包小腳的呢?

我被問住了,答不上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絕不可強不知以為知。我如實地告訴同學自己答不上來。課後想辦法去査。

備《木蘭詩》竟然要備中國古代女子什麼時候開始裹小腳,這是我怎麼也想不到的。教然後知困。做一箇中學語文教師該具備多少相關的知識啊!問題還不在於教某一篇具體課文前的準備,而在於平時的廣泛涉獵,細心採摘,日積月累。只有源頭有活水,課堂上才會不出現或少出現捉襟見肘的尷尬狀況。

教學相長。學生促使我學得多一點,學得廣一點,學得深一點。感謝學生對我的促進。又記:查閱趙翼的《陔餘叢考》,其中《弓足》一篇記載:南唐後主令宮嬪窅娘,以帛繞腳,作新月狀,由是人皆效之。

課餘將査閱所得告知同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