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鹽城市亭湖區東閘新村考古發掘工地發現西漢早期墓葬,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4月8日,考古工地又有新發現,在漢墓M82主棺東端與槨室夾縫內發現一塊青玉谷紋玉璧,質地上乘,製作精良,儲存完好。主棺也已清理出來,發現玉蟬1個、玉質七竅塞6個。兩座墓葬共出土隨葬品140餘件(套),從文化價值看,此次發現對研究鹽城地區漢代社會與經濟等情況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材料。

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考古人員清理主棺。

據悉,市文廣旅局按照“先考古,後出讓”的考古前置要求開展調查、勘探、發掘。考古工作人員透過一鍬一鏟、一擔一籃,為世人剝除歷史的塵封,探尋背後的秘密。此次發現的這兩座西漢早期墓葬是繼三羊墩漢墓、二墩漢墓之後鹽城市區的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其中,規模相對較小的M84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墓,葬具為一槨一棺,蓋板由多塊長方形木板組合而成。揭開蓋板後,能看到棺、足廂與南邊廂。邊廂與足廂內出土銅鏡、陶郢爰、陶半兩錢、釉陶瓿、陶鼎、陶盒、陶鍅、陶圓壺、陶匜、陶杯、陶盤、陶勺等器物,其中明器陶郢爰為鹽城首次發現。

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考古人員測量記錄出土器物。

據考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郢”是先秦時期楚國都城的名稱,“爰”是楚國的重量單位,郢爰是一種主要流通於楚國的貨幣,也是我國最早的原始黃金鑄幣。而此次出土的郢爰是泥質灰陶質地,模仿了金版郢爰的形制,作為冥幣被專用於喪葬中。鹽城地區在戰國時屬於楚,陶郢爰的出土,證明了西漢早期的鹽城依然延續楚文化的影響,對研究鹽城的歷史文化有著深刻意義。同時在M82足廂中發現了多個裝有粟(小米)、黍(黃米)、杏核、棗、桃核、板栗等植物遺存的漆笥。

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木弩機。

形制更大、規格更高的M82同樣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墓,槨室由單棺、邊廂與足廂組成。其蓋板由五塊長方形木板自西南向東北依次排列組成,光素無紋,兩端有亞腰形木構件嵌入以加固厚度。蓋板頂部鋪有六股篾絲為一組橫豎編織的竹蓆。蓋板之下還有一層隔板(俗稱天花板),隔板上髹大漆,彩繪有云鳥紋飾。在M82的邊廂與足廂中發現了木弩機、弩箭、弓、鈹、繳、彩繪木俑、漆耳杯、漆奩盒、漆瑟、六博棋盤、陶鍅、陶郢爰、植物種子等文物近百件(套),其中完整木弩機、弓箭、六博棋盤為鹽城首次發現。

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青玉谷紋玉璧。

考古工作人員表示,漢代盛行“厚葬”之風,不僅帝王厚葬,宗室勳貴也會效仿。漢墓的“厚葬”並不是僅在墓中填滿奇珍異寶,還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則,就是死者生前享受的東西都要帶到墓中去。在考古界有這樣一種說法“漢墓十室九空”,漢代的“厚葬”習俗也常常是漢墓屢遭盜掘的原因。對於考古工作者後續的研究來說,漢代厚葬習俗所留下來的大量隨葬品是當時人們生活的重要寫照,能夠幫助我們復原漢代的生活場景。

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漆瑟。徐行 攝

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玉質竅塞。

鹽城市東閘新村考古發掘有新發現

玉蟬。

本文版權歸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絡刪除

你有在看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