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站上危崖,景柱等待“白衣騎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車圈能見度,作者 | 劉媛媛

曾經依靠甩賣房產,成功扭虧“摘星脫帽”的海馬汽車(000572。SZ)又一次站在了危險的懸崖邊。

1月30日,海馬汽車釋出業績預虧公告,稱公司預計2022年營收22億元~2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2億元~18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2。7億元~18。7億元。

這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海馬汽車去年三季度業績出爐的時候,資料就不太好看,再加上年初公司宣佈2022年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7。35%,就不難預料得到現在的情況。

不過,海馬汽車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雖然公司2022年度的經營業績不佳,但公司新能源戰略和海外市場戰略不變。

這裡就不得不提小鵬汽車。海馬汽車曾是小鵬的主要代工廠,在2021年的SUV車型銷量中,有大部分的銷量來自於小鵬G3。只是在2021年底合約到期後,雙方並沒有續約。而隨著小鵬的退出,脫離危險不久的海馬汽車又“回到瞭解放前”。

作為曾經國產車的實力干將,已在汽車行業走過35年風雨的海馬,到底做錯了什麼?小鵬之後,海馬和“掌舵人”景柱還能等來哪一個“救星”?

01 鷹隼起飛

海馬汽車的標誌是象徵太陽的圓上嵌一個抽象的鷹隼形狀,寓意為“旭日東昇,鯤鵬展翅”。在開始的那些年,海馬汽車確實像鷹隼一樣,發展勢頭很猛。

1988年正是海南建省之初,開始謀劃自己生產汽車,並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海南於是從戰亂中的菲律賓引進美國福特汽車衝壓件廠全套裝置,在海口金盤工業開發區建設了海馬汽車的前身——海南汽車衝壓件廠,後更名為海南汽車製造廠。

01 鷹隼起飛

不過這車跟日本馬自達有些關係。彼時的馬自達受到日本泡沫經濟衰退的影響,利潤下滑嚴重,急於進軍中國這個新興市場,於是與海南汽車製造廠一拍即合,進行了合作生產。

基於這次合作,後面雙方決定讓關係更進一步,於是在1992年成立了海南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同年,國產化的HMC6470正式投放市場。

在旅行車之後,海馬汽車接著又試著組裝生產了轎車、貨車、MPV。本該是紅紅火火的景象,然而受制於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當時的海南汽車製造廠沒有拿到國家頒發的轎車生產許可證,其生產的汽車只能在省內銷售,所以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1997年時一度瀕臨破產。

那會兒,海馬汽車可以說是海南工業的“領頭羊”,令很多海南人心生嚮往。成立兩年,就打造了第一輛車——HMC6470旅行車,這也是在海南下線的第一輛汽車。

在景柱的帶領下,海南汽車製造廠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走出困境。為取得生產汽車的資質,1998年,在海南省政府推動下,與一汽集團以國有資產無償劃撥的方式進行了資產重組,成立一汽集團100%控股的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

好在危急關頭海馬汽車的靈魂人物景柱出現了,在公司負債累累的情況下出任廠長,他的一句“帶著全體員工殺出一條血路”給了海馬人希望。

到了2002年,海馬集團透過收購面臨退市的“*ST瓊金盤”,成功上市;2004年,海馬集團與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完成合並,成立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2006年,海馬自主品牌亮相。

海馬汽車將1988年-1996年稱為是自己的第一次創業,1997年-2006年是第二次創業。雖然這過程中起伏不斷,但總的來說還是走在了行業前列。

獲得資質後,景柱又透過老員工持股和自籌資金的方式,在2000年成立民營海馬集團,並再次與馬自達合作,先後推出了普力馬和福美來等車型,其中福美來頗受歡迎,曾經是中國車市“新三樣”之一。

為什麼說2006年是海馬汽車第二次創業的結束年份?因為那一年,受到一汽與海馬深化合作的影響,海馬汽車與馬自達方面產生了裂痕,雙方最終分道揚鑣。海馬汽車也因此走上了自主造車的道路,鯤鵬展翅的標誌正式亮相。

福美來2代是海馬汽車首款自主產品,於2006年8月31日正式上市,售價8。18萬元~11。18萬元。甫一上市便收穫優異成績,30天銷量破萬輛,成為同期上市新車的領軍車型。

開啟新篇章後的海馬汽車也想在海南之外尋找更大的市場,於是第三次創業開始了。2007年,景柱帶領團隊北上中原,透過收購鄭州輕型汽車製造廠,在鄭州設立了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

2008年,海馬集團鄭州基地15萬輛整車專案啟動,填補了河南省轎車生產空白;2009年,鄭州30萬臺發動機專案啟動;同年,福美來第50萬輛下線,且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2010年,鄭州基地零部件工業園(一期)開工奠基……

經過多年發展,海馬形成了以上海為研發基地,海口和鄭州為生產基地的汽車產業格局。另外,集團還開闢了金控、置業板塊,控股、參股了多家金融機構,下設多家地產、酒店子公司。

2016年是海馬汽車的巔峰時刻,當年其全年銷量達到21。6萬輛,同比增長19。30%,淨利潤也實現了2。3億元。基於這一成績,海馬汽車信心滿滿地為2017年定下了30萬輛的目標。

然而從2017年開始,海馬汽車就陷入了跌跌不休的困境。2017年全年銷量下滑35。1%至14萬輛,2018年繼續下滑51。9%至6。8萬輛。

02 由盛轉衰

而因為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深交所將海馬汽車實行“退市風險警示”,“海馬汽車”股票名變更為“*ST海馬”。

02 由盛轉衰

伴隨著銷量下滑的是,海馬汽車的虧損也在迅速擴大。2017年和2018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94億元和-16.4億元,兩年累計虧損超過26億元。

2019年5月16日,海馬汽車釋出董事會會議公告,選舉景柱為公司董事長。

時隔6年重新掌舵海馬汽車,景柱的心裡並不好受。他在一篇名為《六度萬行》的文章中寫到:“海馬汽車目前處於虧損狀態,責人不如責己,深感自己對不起股東、對不起員工。我決心重返一線,再造海馬。”

這期間有個插曲。2013年,景柱遞交書面辭職報告,稱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辭職後的景柱除擔任海馬汽車黨委書記之外,不再擔任公司內其他職務。

想要再造海馬,並不容易。景柱祭出的第一招就是售賣資產,解決流動性危機。

據統計,2019年,海馬汽車兩次出售上海及海口房產總計401套,套現資金3。33億元;當年7月,海馬汽車將其持有的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39%股份以1。16億元的價格轉讓,獲得約4300萬元的收益;2019年9月,海馬汽車將其持有的上海海馬研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獲得約4。3億元收益。

一系列操作之下,2019年海馬汽車實現歸母淨利潤8519。6萬元,成功扭虧為盈。只是從虧損7。3億元的扣非淨利潤上看,海馬汽車還是沒有走出經營困境。

本來已經歸隱江湖了,沒想到海馬汽車再一次面臨危機,景柱也只能夠迴歸,挽救海馬。

2020年6月,海馬汽車成功“摘星”;隔年5月,再次成功“脫帽”,被取消了特別處理,證券簡稱變更為“海馬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這過程中,小鵬汽車在海馬汽車的脫困道路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17年9月,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簽署《小鵬品牌汽車合作製造框架協議》,初步確定協議生產車型的產能為5萬輛/年,協議自簽訂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2018年12月,小鵬G3在該工廠投產,並在2019年6月實現了第10000輛小鵬G3下線。2019年-2021年,海馬汽車連續3年年報顯示,主要產品為8S、S7、小鵬等。

2021年,海馬汽車也實現了盈利,營業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28。2%;歸母淨利潤為1。1億元,同比增長108。4%。

不管自身造血能力如何,如果能靠代工“活下去”倒也可以。遺憾的是,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的代工合作並未延續。2021年,海馬汽車在互動平臺對投資者表示,公司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將於年底到期。小鵬汽車也明確表示,雙方將不再續約。

一時間,市場對於海馬汽車未來的擔憂進一步加劇。沒了代工訂單,工廠閒置的產能該怎麼辦,會不會再次陷入虧損旋渦?

不出所料,海馬汽車2022年的業績預告相當“慘烈”,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2億元~18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2。7億元~18。7億元。又回到了2018年左右的狀態。

景柱要想解決海馬長遠的發展問題,似乎還得有個類似小鵬這樣的外援。

去年4月,有訊息說,滴滴正與海馬汽車就合作生產電動汽車進行談判,但處於協商階段,尚未就造車事宜作出最後決定。後續這個訊息就再沒有了下文。

03 等待“救星”

看來,海馬汽車還沒有等到下一個“白衣騎士”,重新出山的景柱沒能讓海馬再次跑起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