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唐朝“砸鍋賣鐵”也換不來錢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要說吃飯,大家都會,人類的生活離不了吃,“舌尖上的炊器”最重要,對於人類生存來說,做飯用的鍋和灶具更有重要的意義。一般說到鍋,大家就會想到飯,想到飯就會聯想到家。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大家常用“砸鍋賣鐵”換錢去形容不惜犧牲、盡其所有去做成一件事。對於一個家庭,做飯用的鍋才是這個家庭成員維持生存的最低端必需品。

有網友開玩笑,如果是在1000年前的我國唐朝時期,普通家庭就是“砸鍋賣鐵”也換不來錢。鍋是一種炊事用具,鐵鍋的出現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髮展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中國的冶鐵歷史最早可上溯至東周末年的戰國時期,但是,帶“金”字旁的“鍋”這個詞語,直到唐代時才開始出現。到了宋朝,鐵鍋才真正進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生活之中,鐵鍋的普及,有力促進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發展。

在鍋或者鐵鍋出現之前,古人用來做飯的炊具是什麼樣子呢?上圖是位於河北省武安市的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內展示的古代炊具組合說明,據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張海江介紹,在8000多年前磁山地區,我國古人使用的竟然是組合式炊具。8000多年前古人使用的炊具,由鳥頭形支腳(灶臺)與平底陶盂(陶鍋)組合而成。

據中國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副館長張海江介紹,在陶盂出現之前的石器時代,人們使用的“鍋”就是一塊天然的石頭,在石頭下面生火,在石頭上面加熱食物。到了商、周,進入青銅器時代,古人以青銅器加工製作鼎,代替鍋的作用,但是那個時候的青銅器主要用於戰爭和祭祀,只有天子、諸侯之類的貴族才有權力享用鼎來烹製食物。

上圖為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鄴城博物館展示的綠釉陶灶,年代為漢魏,陪葬用明器,由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發掘出土。漢魏時期,即中國歷史上的漢朝(東漢)末年與魏朝(曹魏)合稱的時期。綠釉陶灶整體呈橢圓形,內部中空,灶面開有三個火眼,並依次放置有陶釜(鍋)等飲食器具,靠近排煙管道的陶釜較大,灶臺正面開有一方拱形灶門,柴火等燃料可從此處投入灶內。這件陶灶整體儲存較為完好,通體施綠釉,釉色光亮。

漢魏詩人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曹植詩中的“釜”指的就是綠釉陶灶上的陶罐,也就是“鍋”的前身。“釜”為一種器物,圓底無足,釜口為圓形,直接用來煮、燉等。如果有人介紹上邊這張圖片中的器物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勺子,估計有網友會笑噴了!別笑,這張圖中的器物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湯勺的前身——陶魁。陶魁,年代為漢魏,陪葬用明器,由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發掘出土。陶魁,敞口,腹斜收,圓底,龍柄。魁,從鬥,長柄酒勺,湯勺,調羹。以前小時候經常聽家裡的老輩人用“調羹”稱呼小勺子,據說現在的南方人還在使用這個詞語。

上圖為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鄴城博物館展示的陶耳杯,年代為漢魏,陪葬用明器,由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發掘出土。耳杯,器口為橢圓形,淺腹,平底,因口沿兩側對稱置有新月形板耳,故名。考古發掘的陶灶、陶魁、陶耳杯雖然是作為隨葬品,但是卻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實際狀況。

回頭來說8000多年前古人使用的鳥頭形支腳(灶臺)與平底陶盂(陶鍋)組合炊具,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開啟了“祭灶”的民俗文化,除了“鍋”,“灶”依然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繼續使用。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許多人都忘記了廚房灶臺的模樣,其實當下我們廚房中使用的炊具,仍然是灶與鍋的組合(比如,液化氣灶與不鏽鋼鍋)。

中華上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人們常說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的華夏文明唯一綿延至今,其它是已經消失了的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文明。歷史的步伐行進到今天,無論鍋與灶的名稱如何變化,人們的生活依然在繼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吃了嗎”這個話題,依然是我們維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吃飯、生存,我們依然要負重前行,戰勝困難,熱愛生活,期待未來!(王建安 攝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