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方言例談:鋪襯

“鋪襯”,唐山話說成“púche”,就是破舊散碎的布塊兒。

有的地方也叫“補襯”,與“鋪襯”一詞音近義同。例如:

“那包袱也無甚麼值錢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褊衫,舊帽子,背進來拆洗做補襯。”(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一回)

“慶兒娘坐在炕上迭補襯,給朱老星補袍子。”(梁斌《紅旗譜》三十)

例中的“補襯”就是“鋪襯”。

“鋪襯”是從破舊衣物中拆扯出的較好、較整齊的布頭兒,其大小不一,形狀不整,顏色各異。

“鋪襯”通常是用來

打夾紙

(也叫“刮袼褙”)或

做補丁

。舊時,人們大多穿布鞋,而布鞋除了鞋面兒,其基本原料就是“夾紙”(袼褙)。因而,打夾紙成為做鞋子的必要準備。所謂“打夾紙”,就是在案板、桌面或向陽的平整的牆面上塗抹漿糊,將“鋪襯”在上面一層一層地拼接平鋪,經過風乾形成布板。這種“布板”就是“夾紙”。做鞋時,將“夾紙”按腳的大小,裁成鞋底兒或鞋面兒的形狀,做鞋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在打夾紙的過程中,使用“鋪襯”的形式主要是“鋪”。過去,普通百姓過得是窮日子,在穿著上沒有講究的條件,每人每年就供給一丈七尺三的布票,沒有富餘做替換的衣服,即使布票充足,大多也買不起多餘的布料,所以無論衣服還是鞋襪,往往一穿到底。這樣,衣服或鞋襪很容易破損,破了有沒錢換新,只好將就中補“襯”,要補要“襯”,“鋪襯”就派上了用場。

由此可見,“鋪襯”的得名,源於它的用途:打夾紙(刮袼褙)要“鋪”,縫縫補補要“襯”。

唐山方言例談:鋪襯

“鋪襯”

“鋪襯”是貧窮的符號。不需追溯過遠,就說上世紀改革開放前,人們的穿著,從上到下隨處可見“鋪襯”的影子。腳下的鞋是“鋪襯”做的,衣服上的補丁是“鋪襯”縫補的。衣服破得實在不能穿了也捨不得扔掉,還要將其撕扯拆開,去掉不能用的部分,選出較為齊整的布頭兒,做為待用的“鋪襯”,或打夾紙或做補丁。在貧窮的年代,“鋪襯”稱得上是家中寶。日子好過了,老輩兒人對“鋪襯”依然情有獨鍾。“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富日子當窮日子過。新時期,“鋪襯”又成了艱苦樸素的紀念章。

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隨之而來,人們對穿著也變得豐富多彩了。衣服不但講究面料質地,而且也講究新鮮靚麗。皮鞋代替了布鞋,穿“老北京”布鞋居然成了一種時尚。即使想穿布鞋,也沒人去做,做一雙布鞋的成本比買現成的還要高,誰還會為此去打夾紙呢?衣服不用說穿“破”,只要感到不時髦了,就會閒置衣櫥中,或乾脆隨手扔掉。鞋子不用做,衣服不用補,“鋪襯”至此已再無用武之地,實際上它已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時下,除老輩兒人外,年輕人已不知道“鋪襯”為何物,在他們的生活字典裡,或許根本沒有“鋪襯”這個詞兒。這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值得深思。

(圖文來源:公眾號“老莊呔兒語聊吧”)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