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李白傳》,爛到不能再爛

對一本書刻薄的時候很少,這一本例外。

安旗

的《

李白傳

》,讀完,我評價如下:

這本李白傳記是看過的10幾種李白傳記中最粗製濫造的一本。

作者的文筆有點像特別喜歡使用排比句的小學生記流水賬。

此外,作為一個號稱可以在史實基礎上適當“虛構”的李白研究者,在這本書中有多處“信口開河”,比如香客抓出一把隨身帶的玉米喂猴子,比如去往長安城的大街上賣西瓜的將西瓜堆成一座座的小山,比如李白在賀知章面前背誦《回鄉偶書》且作者聲稱這是賀知章50歲時候的作品……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這本《李白傳》,爛到不能再爛

展開了說一說。

匡山大明寺。寺前的古樹上常有猿猴攀援啼叫,朝山的香客總不會忘記隨身帶一把

玉米

撒給它們。寺後的水池裡盛滿了巖間滲下的清泉,丹頂白羽的野鶴常到這裡來飲水,並啄食和尚們洗缽盂時留下的飯粒。(P24)

這段話的背景時間是公元八世紀二十年代中後期,大概725年左右,李白當時25歲左右。背景時間沒錯,匡山也沒錯,大明寺應該也沒錯,古樹,猴子什麼的都大機率上不會錯。

錯的是玉米。因為那時候中國還沒有玉米。

關於玉米:

根據各省通志和府縣誌的記載,

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

到明朝末年(1643年為止),玉米已經傳播到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省。還有浙江、福建兩省,雖明代方誌中沒有記載,但有其他文獻證明在明代這兩個省已經栽培玉米。

清初五十多年間,

到十七世紀末(即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為止

,方誌中記載玉米的比明代多了遼寧、山西、江西、湖南、湖北、

四川

六省。

瞭解了玉米的歷史之後,回頭再看安旗這段文字,不是覺得好笑,而是覺得很悲哀。

一個研究李白的“學者”,一般來說,懂一定的歷史常識應該是基本功。可是,恰恰是這樣的“學者”卻犯了這麼低階的錯誤,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難道只是用現代景點中游客們投餵錦鯉、海鷗、猴子的思維,去想當然的“虛構”李白25歲時候的場景?

這種錯誤跟人教版數學教材上那些噁心的插圖一樣,誤人不淺。

與玉米一樣的錯誤,還有西瓜。

沿途都有飯館、酒店、涼亭、小攤,出售各種飲食和水果,特別是賣

西瓜

的,在路旁堆成一座座的小山。賣瓜的小販,用又彎又長的刀,把一個個西瓜切開來,大聲地叫著:“哎!薄皮沙瓤,保熟保甜,不甜不要錢!”那瓜皮綠得像翡翠,瓜瓤紅得像珊瑚;再加上小販起勁的叫賣聲,誰也要停下來,……(P62)

關於西瓜,歷史常識性錯誤我就不囉嗦了,各位可以自行了解。

隨便聊聊這段記錄小販賣西瓜的文字。

這段文字,不知怎的就讓我想起

陸游

寫給孩子的一首詩: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讀書示子聿》

讀了這段文字,我就越發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此時此刻,“又彎又長的刀”還讓我想起一個段子:

小明的爸爸輔導小明寫作業,面對小明作業上5米長的鑰匙、高1釐米的洗衣機、15米長的鉛筆,忍不住怒道:“你信不信我抽出40米的大砍刀……”

小明輕描淡寫地回懟:“你40米的大砍刀,剛好削我15米長的鉛筆!”

又彎又長的刀,彷彿讓我看到了直徑至少有3米多長的大西瓜,且“一個個切開來”。

西瓜小販的叫賣聲,應該就是此時此刻西安大雁塔廣場邊上西瓜小販的叫賣聲,絕不是大唐長安城外大街上西瓜小販的叫賣聲。

作者這是慣性嗎?用隨身帶的玉米喂完匡山的猴子,就來長安城外的大街上買西瓜來了?

這不是“虛構”,這整個就是胡扯!

李白說道:“我小時候就讀過你老的詩,至今還記得哩!”說著便背誦了一首《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接著又一首《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捋著銀鬚,呵呵笑道:“你把老夫的山歌小調背得這樣熟!頭一首是我年輕時期寫的,

後一首是我五十歲寫的

,如今又是三十年過去了。”(P151-152)

有點古代文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賀知章這首《回鄉偶書》的寫作背景。這是他晚年辭官歸故里之作,感慨抒發離家50多年的心情。可是到了安旗的筆下,就硬生生地成了賀知章“壯年之作”。

我不相信這是作者的筆誤,也不相信這是她所提倡的“虛構”,我相信這就是作者的淺薄,要麼就是傲慢,這實在是對讀者的輕慢。

哎,就此打住!

鄭重建議

:不是特別喜歡李白的讀者,見到此書請忽略,不值得為這本書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

2022年5月27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