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前後的四種狀態,看看古書是怎麼說的

精讀古籍明朝版朱熹《四書集註》《論語》系列「五」。

持續更新,首發百度。

今天接著前面內容繼續學習“序”的最後二頁。

此序為作者將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部分縮略簡寫,旨在讓讀者在學習論語之前對孔子的一生進行大概瞭解,以方便體會他在各個不同時期說的話,也就是現代人說的語境,讀的時候要有代入感。

閱讀建議:

先讀圖片中古文,試著認識繁體字,嘗試斷句,揣摩大致意思,最後再看下面的簡體原文。

所讀古籍為

朱熹《四書集註》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統經廠本

現藏於日本內閣文庫

讀《論語》前後的四種狀態,看看古書是怎麼說的

【圖為 第11頁 序 原文】

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程子曰:“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之門人,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程子曰:“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指程顥[hào],字伯淳,號明道,後世人稱“明道先生”,洛陽人,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

【徐徐試述白話】

接上頁,西漢魯恭王劉餘在孔子舊宅的牆壁中發現了《古論語》。《古論語》裡把《堯曰》裡面的“子張”部分單獨列出來為一篇,有兩個“子張”,一共是二十一篇,次序和《齊論語》《魯論語》都不相同。程顥說:“《論語》這本書,是有子和曾子的弟子、門人所整理編纂,因為只有有子和曾子是除了孔子以外學生裡面獨以“子(子是對老師或有學問的人的尊稱)”相稱的。”程顥說:“有的人讀了《論語》還是無所事事沒有什麼變化;有的人讀了《論語》後吸收了一、二句精華,學以致用很是高興,不亦悅乎;有的人讀了《論語》後明白了道理,越來越喜歡,於是產生了興趣變成了“好之者”;有的人讀了《論語》後感同身受,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在網上查了好多直譯我都感覺說得不妥,有的甚至理解錯了程顥說的意思,我是受《毛詩序》的啟發而述的。西漢《毛詩序》中的原文:“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讀《論語》前後的四種狀態,看看古書是怎麼說的

讀《論語》前後的四種狀態,看看古書是怎麼說的

【圖為 第12頁 序 原文】

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徐徐試述白話】

程顥說:“現在的人不會讀書,比如讀《論語》,沒有讀時是啥樣子,讀了以後還是啥樣子,這樣不如不讀。“程顥還說:”程頤自從十七八歲開始讀《論語》,當時已經知道文章的內容和道理,讀的時間越長,就越覺得含義深刻,耐人尋味。“

程頤,字正叔,洛陽人,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為程顥之胞弟。西京國子監教授。程頤與其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後世稱為“二程”。

讀《論語》前後的四種狀態,看看古書是怎麼說的

讀”序“到今天寫了5篇,算是讀完了。

今天這兩頁寫得很輕鬆,特別是程顥說的這部分,幾乎直接理解成白話,不需要查詢資料。昨天晚上睡前特意看了《孔子世家》文言文原版,幾乎不需要翻譯,直接閱讀,進步還是很大的,當然和這幾天靜心閱讀朱熹《四書集註》“序”部分是分不開的。

古人云:“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按所學的去做,正如程子所說:“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很像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光學不練假把式,這裡需要我們深思。

現在,資訊高度發達,碎片資訊越來越多,特別是像小影片這樣的有畫面,有聲音的“知識”越來越多,能靜下心來學習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透過這幾日的的學習我感覺到很快樂,讀古文也變成了一種享受,特別是讀前面所引用的”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等等“感覺自己彷彿身在名山大川之中,一會兒又在江南水鄉之中,宛若仙境,腦子裡的畫面感非常強烈,不禁想吟詩一首,可惜只是不會……。

讀《論語》前後的四種狀態,看看古書是怎麼說的

此篇結束,未完待更新……

重要宣告:

徐徐不懂古文,沒有學歷,最近自學古籍,順便做個記錄。敬請大家欣賞原書內容。我盡力將注音和註釋查詢到正確的版本,注音和註釋肯定不全面,因為大家認識的字、詞不一定相同。試述部分是根據自己查詢資料、理解感悟組織語言形成,僅供朋友們參考。

最重要的是希望古籍能被大家看到,進入大眾視野!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每篇更新用時4-6小時不等,如果您覺得有用,歡迎關注、分享、點贊、打賞、收藏,您的善舉是我前進的動力。不足之處請在下方

留言

指正,一併感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