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其實,這個極為誇張的鉤畫

是貨真價實的王羲之筆法

己亥年

十月廿九

編輯: 雲上文化

開啟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王羲之作為千古書聖

一手創立的“新體”影響力綿延至今

但因為中國書法在發展中的幾次斷層

尤其是二王真跡的滅失

其筆法一直籠罩著某種神秘色彩

但宋代的米芾卻透過一生的努力學到了二王真髓

這不,連王羲之無意中帶入行書的隸書筆法

也讓米芾給打造成了自己的標籤

這就是:蟹爪鉤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這種筆法因為形似蟹爪,故名

初學行書的朋友很多寫米芾

都以為這是米芾獨創的特色

其實,這個極為誇張的鉤畫

是貨真價實的王羲之筆法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米芾行書“時”

比如王羲之行書《蘭亭序》中

“殊”字的豎鉤就是典型的蟹爪鉤

只是書聖沒有米芾那麼高調

沒有刻意誇大而已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王羲之《蘭亭序》裡的“殊”

其實作為王羲之七世孫的智永

在《楷書千字文》中也有大量的蟹爪鉤

可能是書法不斷朝平正演進的緣故

後來的書法家基本捨棄了“蟹爪鉤”的寫法

而變為平鉤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智永《楷書千字文》裡的“蟹爪鉤”

說到這來,有些刨根問底的童鞋會問

那麼王羲之的“蟹爪”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們本質唯物主義的書法觀來看

王羲之的“蟹爪”絕不是憑空發明的

而是從隸書演變來的

“蟹爪鉤”就是隸書體勢

演變至行書體勢的遺留產物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漢隸《曹全碑》裡的鉤畫

學過隸書的朋友應該很清楚

隸書的書寫是沒有鉤畫的

隸書出鉤是透過毛筆左推

產生自然上翹的類似橫畫(映帶上部)

不需要出鉤,也不能露鋒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米芾《蜀素帖》裡的“謝”

王羲之生活的時代距離《曹全碑》

也就100多年

隸書作為行書的母胎

就很自然就繼承了隸書的形體

不過繼承中有改變

因為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變快

快速書寫的要求

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蟹爪鉤”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米芾《蜀素帖》裡的“壽”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米芾《蜀素帖》裡的“詩”

需要強調的是,學書法聰明如米芾

把王羲之的這一特徵和他的刷字有機結合

倒是徒增了痛快淋漓之感

讓人一下記住了這種筆法

還直接影響了後世很多書法大師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智永楷書

直到現在,因為王羲之一不小心從隸書

帶到行書的筆法難住了很多書友

寫米芾和智永時都要單獨訓練“蟹爪鉤”

殊不知要練好這種筆法

得從隸書中找源頭

源頭找到,懂得書法體勢和筆勢

這種筆法不用刻意追求

自然就會寫出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智永楷書

圖文來源於網路

編輯排版 | 雲上文化

說不完的畫裡畫外

品不盡的文氣墨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