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經常欣賞鈞瓷的人,可能都會發現,鈞瓷產品的口部和底部,總是以褐色呈現,很多鈞瓷都會出現這個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鈞瓷的“銅口鐵足”

。 “銅口”,鈞瓷口部多呈褐黃色,似黃銅之色而得名。“鐵足”,底部多呈醬褐色,色深似鐵色而得名。“銅口鐵足”是鈞瓷胎質的外在表現。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鐵足”的形成,主要與鈞瓷的胎質和燒成氣氛有關。

鈞瓷胎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鐵質,在還原氣氛下高溫燒成,胎體的表面無釉處就會形成一層褐色,而胎體的內部則形成灰色,

胎中鐵的含量越高,形成的醬褐色和灰色就越深

。此外,裝燒時所用的墊餅往往用含鐵量很高的耐火土製成,高溫燒成時,鐵質從墊餅擴散到底足處,也會形成鐵足。

當然,如果胎中的含鐵量很少,或者不用還原氣氛燒成的話,就不會形成鐵足。例如宋鈞官窯出土的瓷器中,有的足部胎體無論外觀或是斷面均呈黃色,就是燒成時氣氛氧化的結果。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銅口”的形成,除與鐵足的形成原因相同外,還與鈞釉的“脫口”有關。

在高溫下,產品口部的鈞釉由於流動而變薄,同時釉的透明度提高,可透過釉層看到胎體,凡是產品造型的凸稜之處都有這種現象,這就是常說的“脫口”和“出筋”。

脫口之處由於釉層較薄,釉中的銅量、鐵量較少而不會呈現紅色和青藍色,胎與釉反應的結果,就會呈現出褐黃色,即“銅口”。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以前人們為了掩飾鈞瓷產品底部無釉的現象,會在底部塗“芝麻醬底”,類似芝麻醬的一種釉的顏色,也叫芝麻醬釉。

這種釉稀,一般是青藍色釉,由於釉層很薄,燒成時與胎表面反應而呈芝麻醬色。

塗芝麻醬釉的目的是為了底部美觀。後來芝麻醬底就作為鈞瓷的一種特徵保留了下來。新中國恢復鈞瓷生產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鈞瓷產品的底部基本上都上有芝麻醬釉。但20世紀90年代以後生產的鈞瓷就不是如此,有好多產品的底部無釉而直接露出泥胎的本色——“鐵足”。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

熱門閱讀

-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鈞瓷特殊的 “銅口鐵足”

與鈞同樂——專注鈞瓷茶器,鈞瓷文化傳播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