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街”字會被讀成“gai”?你的家鄉話裡也這麼讀嗎?

為什麼“街”字會被讀成“gai”?你的家鄉話裡也這麼讀嗎?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風土人情都有所不同,甚至“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因此我國各地的方言差距是比較大的,比如閩南語或者溫州話,在外地人聽來幾乎就是在聽外語。又比如東北話和粵語,二者之間也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但令人詫異的是,這最北和最南的兩大地域,卻對“街”這個字有著同樣的讀音——“gai”。許多東北人說“上街”時,其實是說的“上gai”,遼寧蓋州的“十字街鎮”甚至也會被讀作“十字gai鎮”。而在廣東的一些地區,也有許多人說“gai”不說“jie”。

為什麼“街”字會被讀成“gai”?你的家鄉話裡也這麼讀嗎?

此外,在筆者的老家湖北農村,方言裡也是讀作“gai”。將“街”讀作“gai”是北方地區、中部地區、南方地區的方言中都存在的。“方言”指代的是“某個地理區域的特定語言”,但是“gai”字已經突破了地域限制和方言的範疇。在建國前的一些講話原聲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將“jie”字讀作“gai”的例子。例如在汪逆的講話中有一句“為東亞之解放而奮鬥”,這裡“解放”的“jie”就被讀作“gai”。汪逆的是非且按下不表,單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gai”的歷史。其實,“街”字的原本讀音一直都是“gai”,為何現在都把它讀作“jie”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街”字會被讀成“gai”?你的家鄉話裡也這麼讀嗎?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認識到“漢字”和“漢語”之間的不同。都說中華文明有上下五千年,但是文明的傳承依靠的是文字而並非語言。無論是甲骨文還是現在的簡化漢字,都屬於漢字的範疇,並且除甲骨文之外的各種歷史時期的字型例如小篆和楷書等,都可以被後世所認識。但作為頭口使用的語言,漢語是一直在發生變化的,古代人說話的口音和現代人說話的口音是截然不同的。史學界甚至為此將漢語按照歷史階段劃分成了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比如在明代,“賊”字和“則”字的發音幾乎沒什麼區別。

為什麼“街”字會被讀成“gai”?你的家鄉話裡也這麼讀嗎?

在各個歷史階段,各地的方言都會影響,而“gai”字也就是這麼來的。在清朝入關初期,晉商為清朝立下了大功,所以山西商人在清代是非常活躍的一個群體。在山西方言中,“街”字的讀音是“jiai”,而其他地區包括北京的大多數都讀作“gai”。“街”字的兩種讀音在北京產生了激烈的碰撞,結果是北京出現了一種新的讀法,也就是“jie”。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讀音也傳遍了全北京並被廣泛接受。這就出現了一個新的現象,“街”這個字在大多數地區都被讀作“gai”,卻被北京的老百姓讀作“jie”。

為什麼“街”字會被讀成“gai”?你的家鄉話裡也這麼讀嗎?

新中國成立之後,需要確立一種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並最終選取北京話作為基礎。北京話成為普通話之後,“街”字的讀音和在字典中的拼音,毫無疑問地就成為了“jie”。而在北京之外的方言區,“gai”的讀法卻依舊被口口相傳的保留了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明明相隔十萬八千,但是別人講“jie”說成“gai”你也同樣能聽得懂的原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