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大智慧,真正讀懂了就能成為生活強者

李白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大智慧,真正讀懂了就能成為生活強者

作為一個詩詞愛好者,很多時候,我也經常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現代社會,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究竟是為了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有一個比較高大上也比較標準的回答,那就是:為了更好地繼續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不可否認,無論在任何時代,總有小部分人能夠脫離低階趣味,走在時代前列,成為社會精神的引領者。而我們多數人都不過是活在自己那一方小小世界裡的普通人。我們終其一生的夢想不過是想把我們的小日子過好。

李白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大智慧,真正讀懂了就能成為生活強者

所以對多數人而言,學習古典詩詞的首要目的肯定不是為了繼承和發揚什麼傳統文化,而是希望自己能夠從中獲得一種精神力量,在苟且的現實中得到一種慰藉和解脫。這其實才是我們大多數人學習古典詩詞的根本目的和價值所在。

正如李白的這首詩《獨坐敬亭山》,看似普通平淡,就像大白話,實則飽含人生大智慧,充滿了深刻的哲理。這首小詩廣為流傳,然真正能夠讀懂其中道理的人卻不多。真正讀懂了就能夠成為生活的強者,受益匪淺。全詩如下: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大智慧,真正讀懂了就能成為生活強者

我們知道李白是一個各種詩體都比較擅長的天才詩人,幾乎每種體制的詩作都有經典作品流傳後世。這首詩就是他的一首五絕經典,表面上是描寫詩人獨坐敬亭山,欣賞山中景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情趣,實則飽含深意。

李白一生以大鵬自喻,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但他同時又是一位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正直詩人,為當政者所不容。他熱愛大自然,足跡踏遍祖國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寄情山水的詩作。他所遊覽、所讚美的山很多,但“相看兩不厭”的,“只有敬亭山”。

李白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大智慧,真正讀懂了就能成為生活強者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境內,高約千米,風景極為秀麗,也是李白極為景仰的六朝著名詩人謝朓所喜愛的一座歷史名山。李白曾在一首詩中寫道:“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足見李白對敬亭山的熱愛。

詩人獨自一人,與敬亭山相對而坐。“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天上的鳥兒都遠走高飛不見了蹤影,那一朵閒散的雲也飄呀飄,慢慢消失了,只有詩人還久久地坐著,看著山中的景色,漸漸地與山融為一體。

李白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大智慧,真正讀懂了就能成為生活強者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相看兩不厭”,把敬亭山之美以及吸引詩人不忍離去的獨特之處體現了出來;在詩人筆下,敬亭山彷彿有了人情味,它似乎與詩人脈脈相視,明白詩人的心思,懂得詩人的感受,因而令人有一種溫暖和可親可近的感覺了。

古人云:“遊勝地者,不忍遺別。”這種熱愛大自然、陶醉於大自然的情趣,須有一顆赤子之心方可體味。人們遊山玩水,將身心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除了欣賞之外,更要用心去體驗,將自己和大自然融成一體,才能“相看兩不厭”。

李白此詩看似平淡,實則充滿大智慧,真正讀懂了就能成為生活強者

然而,現實中的我們卻沒有那麼多的條件,時時刻刻徜徉在大自然之中。多數時間,我們都囿於自己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為了生存而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接觸。於是,我們學習了太多如何與人相處的教條,卻忘記了最根本的一點:如何與自己相處。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如果一個人能夠戰勝孤獨,能夠像李白一樣,學會與自己相處。即使面對一座沒有生命的山峰,也能坦然自若,活出一份別樣的詩意來。那麼,在他的一生,還有什麼樣的困難是不能夠戰勝的呢?他必定會成為生活的強者,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