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千,其中有一個叫

對聯

的,是自古以來便有的傳統習俗。

對聯又稱

對偶、門對、春聯、對子、楹聯

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對聯

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是一字一音的漢語獨特的藝術形式,多見於春節時貼在家門上賀喜用的。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除此之外,民間有對山歌的習俗,也屬於對聯。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

明朝洪武年間,江西廬陵出土一尊特大的鐵十字架,上面刻有三國時

孫權

的赤鳥年號,並有精美的對聯:

“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貼對聯不僅是春節的一項重要習俗,

它除了祝賀春節,還是一項文藝活動。

很多文人家庭會趁春節寫對聯時,考驗一下孩子們的文學功底。

不僅要編出對仗工整具有文學意義的詞句來,還要能用毛筆在紅紙上寫出優美的字來,貼在門框上才有意義。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古往今來,許多才子都是對對子的高手,被周星馳搬上喜劇電影的唐伯虎就是其中之一。

蘇軾、紀曉嵐、佛印

,也出過許多千古絕對。

到了明清時期,對聯更是成為老少皆宜的遊戲和社交方式。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對聯算是一種有文化的高階文字遊戲,中國有句老話叫:

文如其人

對聯作為一種文字展現形式,自然也能體現人的個性和修養。古代有比武招親,也有比文招親,用對聯作為考核試題再合適不過了。

話說明朝時期,京中有位叫飽讀詩書的老先生叫

趙安

,有三個女兒,卻沒有兒子。

古代家業的傳承都是傳給兒子的,這可為難趙安了。

三個女兒都嫁人了,倒是一個女婿半個兒子,也不是不能將家業傳給女婿,

但是得好好考驗一番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思索後,趙安有了思路,他決定,

用文斗的方式來考驗哪個女婿適合接管家業。

文鬥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對對聯嘍。

於是他招來三個女兒和女婿,當眾考察。

趙安在紙上寫下上聯:

“兩橫一豎就是幹。”

這句話乍一看好像沒啥深度,還略顯粗俗。趙安這麼做肯定有他的意思,雖然這簡單的一句話可以對出無數個下聯,

但是也能從女婿們接出的下聯裡看出他們之間的區別。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眾人想了想,不敢輕易回覆。大女婿是做生意的,他率先回答道:

“半盞半缽只認錢。”

這話單從文字上確實沒啥毛病,算是工整,但是他脫口而出就是錢,這讓趙安覺得大女婿心裡只有錢,沒什麼內涵。

二女婿也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撇一捺就是人。”

這下句沒問題了吧,和上句對的非常工整。但是趙安覺得,這句話完全就是在模仿自己的上半句。可以看出,二女婿這個人,沒啥大本事,只會模仿和討好,也擔不得這大任。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三女婿想了想之後說:

“單人獨木幾時休。”

這句一看,跟上句的格式對不上呀,應該不合格吧?然而趙安卻滿意地點頭了。

三女婿對出的這句話是充滿內涵的,意思是,

一個人獨木難支,需要夫妻二人同心同力,才能得到加倍的回報。

也暗喻了趙安一個人支撐家業的困難和辛勞。

所以,它即便對仗不工整,內涵卻遠超過了前兩位姐夫,深得趙安的心意。

於是,這懂事的小女婿便順利地成為了趙安家業的繼承人。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對聯不僅是個文字遊戲,它其中蘊含的道理和人情世故,更高深。

岳父出上聯“兩橫一豎就是幹”,3女婿對下聯,岳父:小女婿懂事

類似用對聯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在古代數不勝數,即便是這樣看起來很簡單的上聯,要對的完美,是極考文化底蘊和人品的。

曾有位古代的商人,在安葬父母時,被下葬的工人弄顛倒了順序。

在那時,這是大不敬的行為,但是人已入土不能重新下葬,當時一位進士幫忙,巧用了一副對聯化解這個問題。

進士在對聯中寫到:

“生前既不離左右,死後何必分東西。”

兩句話,便將這尷尬解決。

用文字“打掩護”,就是這麼高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