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石和真歇石

無畏石位於普濟寺後東側山麓,附坡突起,高10餘米,方廣如佛座。石下有路通向法華洞妙善老和尚紀念堂。“無畏”二字出自佛教經典,《普門品》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據宋人趙彥衛《雲麓漫鈔》記載,無畏石在宋代已被命名,是普陀山最早的幾處古蹟之一。清代朱緒曾《無畏石》詩云:

道高百尺惹千魔,幻境紛紛恐怖多。但得此心鎮如石,世間何處有修羅。

無畏石南面有許多明代摩崖石刻,有的雖已漫漶,但均系原刻,彌足珍貴。正中“

海天春曉

”四字,每字高1。5米,筆法雋潤而遒麗,落款為“萬曆三年歲次乙亥孟夏初九日,巡視浙江海道副使內江劉翾書、總兵官都督松江李超立、參將吳淞徐正刻石”。右上角鐫“

三一巖

”三字,落款:“明萬曆大學士徐階、禮部尚書陸樹聲題。”右側鐫一聯雲:“

寰區瞻瑞相,剎海遍潮音。

”對聯中間鐫一大批小字,比較模糊,有南京刑部尚書、南京工部尚書、南京禮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南京翰林院、北京兵部侍郎、重慶知府、松江知府、寧波知府等官員姓名。左上鐫“

空有境

”三字,落款:“明萬曆大學士呂本題。”石巔昔有真歇禪師衣缽塔,石旁另有兩巖,一如掛著的衣衫,頂銳下寬;一如覆蓋著的鐵鍋,巔圓腳廣,三巖緊靠,故題“

三一巖

”。這一帶環境幽靜,峰迴路轉,萬籟俱寂,故稱“

空有境

”,古人題詠此境雲:“

佛說真空非斷空,空諸所有轉無窮。

要知常寂圓光在,活潑禪機路路通

。”

無畏石和真歇石

無畏石附近有獅子巖,前有古寶陀寺遺址,後有真歇庵遺址,為南宋紹興年初真歇禪師結庵處,上有真歇石,清人錢塘高記商題詩云:

尋得棲真處,何妨歇草菴。此中無俗慮,禪悅靜中參。

部分資料和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