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廠逃去外企,不內卷,找到鬆弛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藍洞商業,作者 | 賈紫璇,編輯 | 趙衛衛

風水輪流轉,曾經削尖了腦袋也要擠進網際網路大廠的風光不再,而這時候的外企又成了「牆外靚光」,讓牆內「紅杏」紛紛「出牆來」。

往前數十到十五年,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高速發展的階段。那時候的海歸、高科技人才們,紛紛棄外企於不顧,一心只想加入網際網路企業。在他們看來,這才是未來的趨勢,是「朝陽產業」。

沒錯,他們的判斷準確,早期進入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人,許多都在期權兌現後實現財務自由。即便進入時間稍晚,也依舊能拿到高於其他企業兩至三倍的工資。年輕人開始不再稀罕「鐵飯碗」,不再寶貝「外企OL」的光環。

平等、自由才是企業高效運轉的精髓,這一點深深打動著一顆顆年輕的心。工作的熱情被每個月「幾個iPhone」的價格點燃,他們相信,只要努力加班,會賺得比其他人越來越多的「腎」。

當隊伍壯大的速度快於業務,「腎」開始不夠分。步子邁得太快,導致沒有整齊劃一的節奏,於是企業們開始整編收縮。年輕人慌了,「內卷」程度成了衡量是否被留用的重要準則。

在每個加班的深夜,開啟打車軟體,看著還有幾百人排隊,年輕人開始反思:「扁平化」與「無序」管理的本質區別;「加班時長」與「業績增長」是否有必然聯絡;當代人類是在「生存」還是「生活」……

當對比了那些還穩定堅守在外企的同伴們的鬆弛感生活:露營與飛盤、完整而清淨的週末、強制提交的帶薪年假、甚至home base的基本面,他們的反叛精神徹底被激起,調轉船頭,為時不晚。

找到「鬆弛感」,從迴流外企開始。

離開網際網路,迴流外企的原因其實各不相同,大部分是受不了無休止的「內卷」,但我們也在幾個採訪中,探尋到一些新的差異化理由:例如職場性別友好程度、企業文化認同感和自我興趣滿足等。

或許「鬆弛感」只是他們表面上呈現出來的一種理想狀態,但總歸能讓曾經沉重的肉身找到喘息的機會,找到靈魂片刻的舒適感,在生活的舒適和工作的效率中找到一個更微妙的平衡。

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籌備婚禮,在騰訊會議上完成」

「籌備婚禮,在騰訊會議上完成」

畢業後的幾年中,安迪經歷了幾次職業轉變;甚至在幾次騰訊會議後,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轉變。

2019年,安迪從荷蘭一所理工大學畢業後,成了梅賽德斯賓士的一位自動駕駛工程師。和大多數人規劃的職業發展路徑類似,海龜畢業,進入外企,工作與專業對口。

但花花世界對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是充滿誘惑的。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井噴,造車新勢力們不惜高價挖人,安迪就在這時加入了一家知名網際網路造車企業。除了薪資比賓士給的多,安迪也被網際網路企業的光環所打動。

進入網際網路企業後,安迪有些無法適應工作節奏的差異。當時正趕上公司1億美元收購了一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安迪與被收購的10個人一起,組成了「自動駕駛演算法」部門。

團隊的工作節奏非常快,早上9點到單位,晚上12點以後下班,從北京順義到清河的通勤時間超過3小時。這樣的日子只持續了一個月,安迪又跳到了另一家網際網路造車企業。

新公司的加班文化沒有之前嚴重,但依舊處在「卷」的金字塔尖級別。安迪告訴「藍洞商業」:「我們是不休假的,雖說有5天年假,但是也沒人休。週末、國慶和春節等節假日,也經常加班。」

也是那段時間,安迪開始籌備婚禮。他找了朋友開的婚慶公司,一方面出於信任,一方面確實沒有過多精力籌備。當時妻子也剛剛入職一家網際網路大廠,所以直到婚禮舉辦當天,兩口子與婚慶公司只見過兩次。關於場地物料的選擇、佈置,製作和發放請柬的討論,幾乎都在騰訊會議上完成。

「好在我們是在網際網路大廠,薪資還算過得去,因此在很多物品的選擇上,價格差一兩千都不用特別糾結,直接定更好的那一個。」

最焦慮的一段時間,也是安迪即將離職的前後,距離婚禮還有兩個月,禮服還沒試過,著急可又分身乏力。「我經常加班到半夜到家後,看著家裡的一切有點晃神,那段時間真的太累了。」

好在倆人都身在「圍城」之中,能夠互相理解,不曾因為這些焦慮而發生矛盾。「也確實沒什麼時間吵架,回到家就睡覺了,跟周圍許多「週末夫妻」一樣。」安迪有些無奈。

初創企業的制度不完善,是他後來決定離開的另一個原因。為了年底業績可以打高分,員工們常常要找更多的事情做,「說白了就是無意義地卷」。

當時的老闆學歷不高,也不是學計算機出身,但極度迷戀「管理學雞湯」,會下屬們佈置「週末家庭作業」:讀英特爾創始人之一安迪·格魯夫自傳,寫出讀後感,在定期的閱讀大會上朗讀出來。

公司還會安排雙週OKR進展會議,而且是跟HR一起開。「相當於每兩個星期就會跟給你發工資的人一起開會,告訴他你都做了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因此在那段時間,公司每個人做事都非常焦慮。安迪的週末和夜晚,基本都在領導突然電話安排的臨時加班中度過。

以上種種讓安迪抓狂,他決定迴歸外企。

2022年6月,安迪來到一家人工智慧公司開啟了新生活:十點半到公司,五點下班,週末休息,公司鼓勵員工休年假。有完整系統的管理體系,不需要為了「卷」而越界,去做自己範圍以外的工作。

「其實是可以不用坐班的,但我做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討論氛圍會更好。」安迪在新公司可以更純粹地投入到技術研究中。

每週開會,安迪收到老闆的第一個反饋永遠都是:「這周有什麼問題需要我給你解決的?」這讓安迪找到了歸屬感。「每週跟老闆開完彙報會,整個人都是比較有信心的狀態。我們公司的老闆與下屬開會,主要作用就是給下屬建立信心。」

差不多時間,妻子也從網際網路大廠逃離,回到原來的工作。倆人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感情也更甜蜜了。不久前,安迪還養了只貓,下班後一邊擼貓,一邊和妻子分享一天發生的事情,不會收到工作資訊,專心陪家人的日子,讓安迪擺脫了工作焦慮。

安迪,生於1994年,自動駕駛工程師

「29歲就要敲響警鐘」

Linda是個女性主義者,幾次面臨職場對女性婚孕問題的拷問後,選擇了對女性年齡問題相對友好的外企。

2015年,香港會展管理碩士專業畢業後,Linda很快收到了達能在上海的實習崗位,不假思索就接受了。但實習的兩個月裡,每次例會,同事大部分時間都用上海話交流,祖籍北方的Linda覺得格格不入,於是離開上海,轉戰北京。

Linda在智聯上搜索「國際會展」,發現一家公司與許多知名企業都有合作案例,例如樂視、大疆等,她覺得專業對口而且團隊成員整體年輕化,收到offer一個星期就入職了。

很快結識了另一位從香港留學回來的女生,工作一段時間後兩人都發現,被老闆畫的「餅」坑了。作為乙方公司,無休止的加班和修改成了工作常態,Linda當時的組長,一年加班時長高達兩個月。

一次展會,Linda熬了一個星期通宵,每天凌晨五點才從工作室走出來,「我當時覺得自己馬上要猝死了。」方案確定後,在展會開始前兩天,又臨時被要求更改,這讓Linda徹底崩潰,「我身體受不了了,改不了,找別人吧。」

這段經歷把她累怕了,在日後幾次找工作中,她首先關心的問題都是「加班嚴重與否」。

在朋友內推下,Linda進入了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做留學相關業務。雖然經歷了幾次業務整合和人員淘汰,Linda依舊憑藉出色的工作成績留了下來。

2020年上半年,Linda對業務遊刃有餘,進入疲乏期。再有半年就30歲的Linda很清楚,30歲後再換工作,可選擇的範圍會大幅縮小,因此想在29歲結束前謀求更多可能。「當性別、年齡和工作年限都不佔優勢,最終被裁員的可能性極大,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變化。」

守著網際網路企業圈子,她面試了百度和騰訊。

百度的面試進行到最後一輪後,戛然而止。Linda說,談及薪資時,HR問了許多關於這個年齡為什麼沒有婚戀的問題,Linda覺得被冒犯,回覆的態度也比較直接。過了大約一個月,Linda在百度做HR的老鄉告訴她,百度錄用了另一個男生,因為不涉及婚戀和加班問題。

騰訊的面試更可笑。面試官是一位年輕的孕婦,Linda盤算著,這樣的身份應該會有「女性共情」,沒想到,「是單身還是已婚?」「29歲為什麼沒結婚?」「家裡不催嗎?」等一連串問題甩在Linda面前,最終各種原因疊加,也沒有後續了。

Linda告訴「藍洞商業」:「29歲就要敲響警鐘,比如單身未婚、已婚未孕,受歡迎程度會降低。我在大廠工作時,也會幫領導篩選簡歷,30歲以上的女性領導基本不會考慮,除了婚孕問題,領導也會考慮管理難度。」

2022年8月,Linda在之前合作過的一家外企找到一個合適的招聘崗位,幾輪溝通後順利入職。外企和網際網路大廠帶給她的差異化感受是,除了薪資福利更好,對待年齡問題的態度也不同。外企的第一反應是經驗豐富,而非年齡歧視。其次,在裁員保障方面也比網際網路企業更友好。

「這家外企的HR裡,哪怕是中國HR,也沒有問過年齡和婚孕問題,這些是有法律條例規定的,不允許存在隱性歧視。」Linda說。

目前,Linda是新公司駐北京的唯一負責人,工作地點自由,通常會在線上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同事開會。她也把「能聽到隔壁跳繩」的出租房退掉,換到了生活環境更舒適、房租更低的北京順義。

或許是習慣了快節奏的工作,時常情緒緊繃的她,會被上級領導勸解:「不需要這麼「卷」,今晚加班久了,明天可以多睡一會兒,晚點再開始工作。」

Linda是個喜歡學習的人,利用空餘時間,Linda考取了心理諮詢師,多了很多充實自己的時間與空間,沒了年齡上的焦慮與束縛,她感受到了內心的平靜

最近,Linda剛忙完一個大專案,在與「藍洞商業」聊到「鬆弛感」時,她發來一張櫥窗照片,那時她正走在上海滿是梧桐的復興路上,「帶薪逛街」。不是休假,只是一次與上海團隊見面的日常。

在被問及回京、工作等一系列可能存在的問題時,她回覆:「順其自然吧」。

「29歲就要敲響警鐘」

Linda,生於1991年,營銷經理

志霖是北京人,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畢業,眼看畢業就要和大多數同學一樣進入電力行業,心有不甘。不想走這條相對穩定的路,註定就會走一些彎路。

為了逃離國企,大三結束後,志霖決定去加拿大留學,研究生畢業後在國外工作一段時間,最終還是選擇回國。「就想寫程式碼」,志霖抱著這樣的想法,去了工資很低、但可以寫程式碼的一家傳統IT公司,成了一名IT工程師。

這段工資不高的程式設計師經歷,也給志霖日後的跳槽,奠定了薪資低的調性。

2018年,直屬領導跳槽去了某大廠,也把志霖帶走了。新公司的技術團隊剛剛組建,志霖成了第一批工程師,雖然工資有所上浮,但受限於之前的薪資「窪地」,工資依舊不高。

最讓志霖受不了的是企業文化。「公司流行稱呼「XX總」,企業氛圍是:老闆和他的兄弟們。」老闆還時常用自己「耳邊放鬧鐘,每睡兩三個小時就起來工作」的故事強化員工加班文化,志霖所在部門還曾因為「加班時長明顯不夠」被點評通報。

不久後,團隊經歷了不小的人事變動,整個部門大換血。志霖趕在變動以前,跳到了另外一家網際網路大廠,開啟了一段「先揚後抑」的過山車般經歷。

起初的半年,志霖是在亢奮的情緒中度過的。團隊組長韓大力也是個專注於技術的理科男。「那段時間想做什麼就去試試,即便每天工作到九十點鐘也不覺得是加班,因為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主動推動專案前進,不會講收益率那一套。」志霖告訴「藍洞商業」。

好景不長,韓大力離職了,志霖也在幾次業務調整後,迎來了一位來自「福報廠」的新領導。

這位新領導的管轄範圍超過100人,對於志霖的業務並不熟悉,無法制定有效而明確的OKR,志霖團隊處於野蠻生長狀態。據志霖形容,當時的領導經常讓他做一些超過職級範圍的策劃,絞盡腦汁做出來以後,也無法得到肯定。

2021年,幾家網際網路大廠陸續取消大小周,但在初期,新領導還是會在臨近週末統計週末排班表。「同事們紛紛報名,有的選週六加班,有的選週日加班,只有我選擇不加班。」

每次開會前,新領導會先詢問前一天每個人的加班時間。「兩點、三點,XXX昨晚直接睡在公司。」只有志霖沉默不語,他覺得漫無目的的加班是無意義的。

當時,每天都在自我質疑和與新領導的較勁中度過。還因此錯過了一個與面試官交談甚歡的崗位,原因是面試官覺得當時志霖的性格略帶攻擊性,雖然技術過硬,但擔心團隊合作會出問題。

2021年11月,志霖收到特斯拉和以WLB(Work Life Balance)著稱的某大型跨國科技企業的兩個offer,由於特斯拉所做的業務偏銷售方向,他選擇了去後者寫程式碼,對他來說是一種迴歸初心。

現在的志霖住在北京亦莊,公司允許在家辦公。每天10點上班,6點下班,工作時間講究效率,而不是無意義地消耗時間,空閒了會去騎騎摩托車。

「有時下班甚至懶得走,反正回家也只是談談戀愛,遊個泳,在公司有免費水電。」現在就算加班,志霖也可以自己掌控節奏,「不像以前充斥著攀比和傲嬌的意味。」

現在的志霖,整個人都鬆弛下來,不再「有攻擊性」的感覺,如果再去面試那家失之交臂的公司,或許會成功,但他已經對網際網路公司不再渴望。

當公司來了個「福報廠」領導……

當公司來了個「福報廠」領導……

韓大力是個能折騰的人,他沉迷於技術本身和事物的本質研究。在曾經的下屬志霖眼裡,韓大力是個理想主義者。只做自己好奇和感興趣的事,靠內心的熱情做選擇。

故事的開始要從浙江大學肄業說起。韓大力在讀研究生的最後一年,接到百度線上音樂的offer。面臨幫導師幹工資很低的私活和知名網際網路大廠的橄欖枝,韓大力選擇了後者。2014年的百度,江湖地位甚高,對年輕的畢業生來說,這是不可錯失的好機會。

但一年後這項業務就被賣給了泰禾娛樂,韓大力也隨著業務去了。2015年,網約車行業興起,他進入了滴滴,做基礎架構師,「當時滴滴是家冉冉升起的公司。」

進入滴滴的另一個原因有些機緣巧合。當時韓大力在寫一本叫《魔力haskell》的書,想找一位行業有影響力的人幫忙寫推薦序,就找到了後來在滴滴的直屬領導,兩人相談甚歡,新工作和推薦序都順利解決。

然而韓大力在滴滴僅停留了一年半,入職後3個月,直屬領導背鍋離職。2016年的「順風車安全事故」後,滴滴開始遇到一系列安全問題、合規問題、以及「價格戰」,韓大力開始對滴滴失去信心。

之後,韓大力加入另外一家如日中天的網際網路大廠。當時韓大力的同組領導,飽受遊戲廣告之苦。「用心做廣告,用腳做遊戲」是那位領導對許多遊戲的評價,於是想自己做一名廣告工程師。

與韓大力不謀而合,他對於這家公司各類產品裡的廣告推薦機制都充滿好奇,他要做的是讓使用者在某個特定時間看到感興趣的廣告,並點選進入,完成商業轉化。

抱著這份工作熱情,韓大力在這裡待了三年多。期間韓大力寫的那本《魔力haskell》被清華大學教授看到,邀請他在清華大學講了一個學期公開課。韓大力感嘆:「清華的學生真是聰明。」但被「藍洞商業」問及是否會持續講課時,他的答案是否定的。

持續講課對他來說已經失去了興趣和好奇心,餘下來都會是重複的動作,他不願意。

讓他放棄這份工作的,也是「沒了興趣」。當時韓大力需要對接各類廣告主和他們五花八門的需求,對韓大力來說,他不是局中人,無法站在廣告主的角度理解需求,重複的介面搭建和推廣讓他感到乏味。離開,是唯一的出路。

2020年,韓大力來到一家外企做技術專家。職級不低,薪資高於上一家網際網路大廠,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大把屬於自己的時間。幾年的網際網路大廠經歷,讓他攢夠一些積蓄,利用這些時間和資本,韓大力開始了放飛自我的創業。

他是個重度腳踏車騎行愛好者,家裡擺放著小10臺腳踏車。身在騎行圈,瞭解騎行者痛點,他決定創業搭建一個騎行車停車APP,與路邊咖啡店合作,允許騎行者把車停在門口或店內,在APP上按小時收費。但是需求過於小眾,創業半年,宣佈失敗。

但韓大力並沒有沮喪,反而利用辦公室還沒有到期的日子,開了一家騎行咖啡店。店裡的牆上,掛滿了各種型號的腳踏車架。韓大力的動手能力極強,店內的水槽和桌椅的搭建、牆上打通下水管道等,都是他親手完成,他享受「解題」的過程。

除了老闆的身份,他還是店內的咖啡師。他在網上學習咖啡拉花,一杯杯練習,還把咖啡分給樓裡上班的人。很快樓裡的員工,都知道了這家咖啡店,還沒開始售賣,就有人慕名而來。

最近他又接到了一些造車新勢力企業的面試邀請,他調侃說:「除非對方真的能給到比現在公司高出很多的薪資,否則我是不會考慮的,在這裡我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有了多家企業工作的經歷,韓大力面對生活顯得從容了許多。脫口秀演員鳥鳥的一次表演讓韓大力很有共鳴,他以前覺得自己是開火車的人,現在發現自己是躺在鐵軌上的人,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而普通人沒有太多選擇後,生活反而清爽了。

那些曾經從國企到外企、再到網際網路大廠的人,如今又開始走回頭路,又一個迴圈似乎正在發生。環境的變化改變著年輕人對於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選擇。

唯一不變的是,一切都在變化中。

應受訪者要求:安迪、志霖、Linda、韓大力均為化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