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從6日中午開始,各大平臺就被周杰倫新歌MV《最偉大的作品》刷屏。

穿越到1920年代的杰倫,在巴黎邂逅了馬格利特、莫奈、徐志摩、常玉等多位藝術家,但這些人真的能在100年前的巴黎與杰倫見面嗎?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常玉晚期盆花作品之一 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如果有人按照周老師的路線按圖索驥,可能會有一丟丟失望,因為有些藝術家的作品還沒出現。

但這並不重要。只要心中充滿對藝術家的敬仰,心生各種遐想,一出魔術一場美夢,又有什麼不可能發生呢?與其說我們希望跟杰倫穿越到某個開放、包容、多元、有趣並且充滿想象力的美好時代,毋寧說我們內心希望建設一個遠離封閉、偏執、單一、僵化、無趣,且缺乏創新精神的世界。

可能缺席的畫家

按照杰倫老師新曲詞中順序所提及的藝術家分別如下:

雷尼·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967年);

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 1904—1989年);

中國旅法畫家常玉(1900—1966年);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年);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年)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

此外,還包括一位中國詩人徐志摩(1897—1931年)。

這些藝術家中,馬格利特和達利,是超現實主義陣營的得力干將;馬蒂斯是野獸派的創始人;梵高為後印象派三傑之一(另兩位是塞尚和高更);蒙克為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而莫奈,是印象主義的開山之祖。

至於中國畫家常玉,我認為他是一位相容幷蓄、用西方的技法,來詮釋東方美學底蘊的畫家,他不應被歸於什麼流派。

之所以將這些出現在杰倫老師歌詞中的藝術家生卒年都羅列一番,其實想和大家探討這樣一個問題:

按照官宣文案所給出的背景——“周杰倫一曲鋼琴彈奏化身時空旅人,瞬移到1920年代與藝術家們相遇”,那麼上述這些創造出了最偉大作品的藝術家們,有沒有可能同時出現在20年代巴黎呢?

首先要排除的是梵高,因為當19世紀20年代到來時,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30年了。

包括徐志摩在內的其餘七位倒是非常有可能。

但是請注意,印象派開山之祖——莫奈,在1926年底便離開了這個世界。也就是說,這將我所提出這個問題中的時間範圍縮小了。

於是,問題變成了:1920年-1926年,馬格利特、達利、常玉、馬蒂斯、蒙克、莫奈和徐志摩,有沒有可能在巴黎同時出現?

有。

但這其中可能要排除蒙克。這位體會了一生痛苦的畫家最早是1889年獲得獎學金到了巴黎,在1908年之前,蒙克在巴黎度過了很多時光。在這一年他得了精神病,此後便回到了故鄉挪威。

其次,要排除掉馬格利特。老馬開始全職畫畫時,正是莫奈辭世那一年,他當年完成了《迷失的騎師》,算作他的第一幅超現實主義作品。他正式到達巴黎是在1927年,但在巴黎住了不到三年。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馬格利特《人類之子》(1964年)

可能看不見的作品

事實上,當我們穿越到1920年代的巴黎,錯過的可能不只是那些MV中出現的、偉大的藝術家。

很多畫面中出現的藝術品,我們也無法觀賞真跡。

首先是馬格利特的那幅用一隻綠蘋果遮蓋鼻子的畫作。杰倫MV中出現的這幅畫作名為《人類之子》,完成於1964年。

馬格利特曾這樣解釋創作動機:我們看到的東西總是互相遮蔽,而我們又總想知道被擋住的是什麼……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什麼被擋住了、什麼沒有被擋住的問題……而是一個被擋住的和沒被擋住的之間可見性差異的問題。

這段繞口令一樣的話究竟什麼意思,我也不是很明白。不過老馬為這幅畫作取名為《人類之子》,可見他的心其實挺大。

老馬開始用這隻綠蘋果作為他的道具應是其創作生涯的晚期,也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1950年,他開始在聽力室中,放置了這麼一隻碩大的綠蘋果。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馬格利特《聽力室》(The Listening Room 1950年)

在1960年《明信片》( Postcard)中,也出現過這隻蘋果的身影。他似乎將自己置身於長城之上,不知道是不是想著要給家人寄一張明信片。總之老馬的心思你別猜。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馬格利特《明信片》(1960年)

同一年,他還創作有一幅類似的《偉大的戰爭》(The Great War),以及這一幅《美好的現實》(Fine realities)。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馬格利特《偉大的戰爭》(The Great War)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馬格利特《美好的現實》(Fine realities)

比利時人老馬在巴黎已經混得有些起色時,西班牙人薩爾瓦多 達利,還是一枚青蔥少年。

當印象派鼻祖莫奈在1926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旅途時,達利剛剛被馬德里聖菲爾南多美院開除。

這年夏天的美院考試期間,當監考美術理論的評委要他選擇一個題目時,達利的回答是:“不。在聖菲爾南多學院裡就沒有任何一個教授有權給我作鑑定,我退出。”這一事件加上類似情況的“違反紀律”,導致他最終被開。

當時只有22歲的達利,已經獲得了一些名聲。在被學院開除前,他在巴塞羅那達茂畫廊舉辦了一次個人畫展。其作品已引起了畢加索等人的注意。

1926年春天,達利第一次來到了巴黎。他由姑姑和妹妹陪同,首先拜訪了畢加索,然後參觀了盧浮宮。這時的達利,還忙著在印象主義、立體主義中打轉,試圖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風格,此後才開始關注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一詞最早由法國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提出,這位巴黎的文藝積極分子,在那個時期扮演著詩人與畫家之間的橋樑。他撰寫評論文章為馬蒂斯、畢加索推銷畫作,也結識了米羅、籍里科等一批超現實主義的畫家。

超現實主義畫家的畫作常表現夢境與想象的世界,他們注重人類的先驗性,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及夢的經驗糅合,以達到一種絕對或超然的真實情景。

達利第二次到巴黎,是在1928年,他的老鄉胡安。米羅接待了他並介紹他進入超現實主義圈子,由此達利認識了馬格利特等人。此後,在1931年,創作了他最為出色的超現實主義傑作《記憶的永恆》。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達利《記憶的永恆》(1931年)

杰倫的MV中,為達利變戲法時出現了一把彎曲的勺子,其實這是達利在組織他的“超現實”夢境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意象符號,這些符號包括柺杖、乳酪等等,比如他給畢加索作的畫像中,就將他的舌頭變成了一隻勺子。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達利《畢加索肖像》(1947年)

其次出現的“龍蝦電話”,大約完成於上世紀30年代後期。1935年,英國愛德華七世國王的教子愛德華·詹姆斯與達利簽了一年的合同,用巨資買下了達利的所有創作,這其中就包括“龍蝦電話”。達利將龍蝦和電話這兩樣東西組裝到一起,龍蝦彎曲的身體代替了傳統工業設計冷冰冰、極有秩序感的話筒。如果你使用這部電話,就好像對著一隻龍蝦講話。

常玉的巴黎

莫奈的《睡蓮》,大家非常熟悉了,他從1899年夏天開始創作這一系列。在MV中,杰倫向老莫奈展示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技法所作的一組睡蓮,頗有南宋院體工細之風。

這種東西方繪畫融會貫通的套路,莫老爺子應是熟悉。他所創立的印象派畫家們,個個都酷愛浮世繪,並且從中借鑑了構圖、設色等技法。

而對於中國青年常玉來說,他需要完成的使命是學習西方的技法,表現一個東方人的情愫。

常玉1900年10月出生於四川南充,1966年8月12日在巴黎寓所因煤氣洩漏去世。

他19歲到了巴黎,因為有在四川經營絲綢廠的長兄常俊民的資助,在巴黎的留學生活過得比較瀟灑。在巴黎時,他加入了徐悲鴻、張道藩等留法學生組織“天狗會”,這是一幫留學歐洲的青年才俊們在說笑戲謔中成立的鬆散組織,成員還包括謝壽康、邵洵美、孫佩蒼、郭子傑、蔣碧薇等人。

常玉憑藉才氣,在法國取得過一些小成就,比如他的作品1925年就入選了法國秋季沙龍。但他作畫卻是以頑童的心態去畫,隨性所致、隨興所至。常玉說:“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常玉《聚瑞盈香》(1950年代)

這幾年,常玉的作品在國內拍賣市場屢創新高,吸引了不少人關注。不少人對他的畫作卻表示看不懂。

常玉們觀察到的巴黎,正是西方現代藝術風起雲湧之際,其形而上學的部分伴隨著西方現代哲學的茁壯成長,建立於各類在對資本主義、工業文明本身的反省與批判的思潮之下。

他們那一代人不僅要了解和學習西方,更需要思考如何繼承和延續並傳遞東方審美觀。在那個面對東與西、新與舊的十字路口,他們顯得那麼孤獨又那麼勇敢。

拋開這些技法、構圖以及創作背景,常玉留下的畫作,記錄了他獨一無二的生活,也記錄了他對藝術和美的獨特感受。用另一種我們覺得陌生的語言,傳遞出另一個陌生的時代以及他對現代繪畫語言的探索,在這其中所蘊含的不可複製性,便是常玉的價值。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常玉晚期盆花作品 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跟周杰倫穿越回巴黎,馬格利特、達利、莫奈會和常玉同框嗎?

常玉晚期盆花作品 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聽(看)了杰倫的歌,與其說我們希望跟隨他一起穿越到某個開放、包容、多元、有趣並且充滿想象力的美好時代,毋寧說

我們內心希望建設一個遠離封閉、偏執、單一、僵化、無趣,且缺乏創新精神的世界。

我想,這便是杰倫新歌引起大家共鳴的原因之一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