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以下文章來源於環球人物 ,作者金臺環環

環球人物。

以人物記錄時代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環球人物(globalpeople2006) | 來源

王喆寧 | 作者

孟夏 | 編輯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關注我,

你就收穫了一個懂博物館的朋友。”

這是一座千年古墓,歷史上曾有“摸金校尉”18次試圖盜墓,卻沒帶走一磚一瓦,慘死其中者無數,因此被稱為“絕世兇墓”。

“它就是河南上蔡縣郭莊楚墓,堪稱墓葬防盜百科全書。盜墓賊驚呼,走過最長的路就是郭莊楚墓的套路……”

鏡頭前,一位身穿橘紅色條紋毛衣、扎著馬尾的俊俏姑娘,講述著墓主人和盜墓賊鬥智鬥勇的故事。她語調神乎其神,寥寥數語就將看似平平無奇的一座墓葬背後的玄機道破。

她是水星,浙江大學考古學博士,也是一名“95後”短影片科普博主。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水星的影片截圖。

兩年前水星畢業時,正值自媒體影片領域風口。“我有了一些空閒時間。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機遇,就想試一試。”水星笑著對記者說。

這一試,居然也試出一些名堂來。從浙江省博物館,到史詩級神秘地下工程704,再到秦公一號大墓葬,兩年間,水星在鏡頭前帶著180萬網友雲遊博物館和考古現場,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

透過她的影片,一件件陳舊的文物被“叫醒”,煥發出新的生機,千年的古老文明在這裡與現代社會交匯。

“關注我,你就收穫了一個懂博物館的朋友。”在賬號簡介中,水星向更多網友發出好友申請。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社恐”女孩迷上考古

提到考古,一些人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考古學家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拿起鏟子挖掘文物,刺激程度堪比“開盲盒”……

水星見過不少人對考古學充滿誤解,事實上,她最初也只是一枚“考古小白”。

8年前,她在吉林省吉林市讀高三。因為高考分數不算低,父親建議她報考考古專業,這一提議讓全家人眼前一亮。最終,她選擇了中央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建立了與考古的初步聯絡。

在朋友眼中,水星是一個“中度社恐”偏內向的女孩。但在這個聽起來有些冷門的專業中,她逐漸找到了自我。

“我平常的興趣愛好就是逛逛博物館,看看展覽,基本上每週都會去。”水星對記者表示,她喜歡面對面與文物“交流”,不需要言語,只需要去感受、瞭解和還原。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水星在博物館。

“在學術研究和日常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與千年文明相遇的那種奇妙樂趣,以及讓塵封的歷史重新煥發光彩的成就感。”水星說。

興趣與專業結合,就像魚兒遇到了水,動力源源不竭。

大學期間,水星每天泡在圖書館,因為長時間低頭學習,醫生提醒,她的頸椎已經像70歲的老人;她每年都拿獎學金,本科畢業時被直博保送到浙江大學;讀博士期間,她提前兩年就完成了論文發表任務,達到可畢業標準。

可就算成績再突出,水星還是避免不了一些質疑的眼光。“女孩子為什麼學考古?”每個聽完她自我介紹的陌生人,都發出靈魂疑問。

“很多優秀的考古學泰斗一直激勵著我。”水星對記者說,“比如前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老師,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已在敦煌研究院堅持工作四十餘年,把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文物事業。還有很多70多歲仍然奮鬥在考古一線的專家學者,比如李毓芳老師,不僅每年堅持下田野,還親自指導了阿房宮遺址的考古工作。”

深耕考古8年,水星更加意識到這一專業存在的意義。

“考古的本質是探索人類在過往生活中留下的一切遺存,並不單單以經濟價值為衡量標準。在考古學家眼中,墓葬中的黃土都可能會是揭開歷史真相的寶貝。”她說。

·水星探訪深藏在法門寺地宮裡的絕世珍寶。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一個片子三下紹興

水星將考古和拍影片結合的想法,源於一次誤讀。

當時,水星正在浙江省博物館參觀。當她欣賞著“唐綵鳳鳴岐七絃琴”這一鎮館之寶時,旁邊一位媽媽對孩子說:“你看,這把琴叫豎琴。”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事實上,這是一方有著1300年曆史的唐古琴,由唐代制琴名師雷威製作,背面龍池兩側刻有行書題款。博物館為了便於觀眾看到兩側的精緻細節,才將正面琴絃豎立,不想卻讓家長誤讀了。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唐綵鳳鳴岐七絃琴資料圖。

這件小事擊中了水星,因為“類似的誤解在博物館裡隨處可見”。為了更好地將考古資料和成果傳播給大眾,水星決定拍攝短影片來科普。

2020年9月,她在影片平臺註冊賬號“水星逛博物館”,取名“水星”,寓意影片乾貨滿滿,沒有水分。

起初,水星對拍影片、剪輯和後期一竅不通,只能去研究其他影片博主如何操作。在選定主題後,她往往需要花費兩到三天的時間構思,查閱大量資料後再撰寫文案,最終拍攝、剪輯並上傳。

短短一分鐘的影片,往往需要拍攝出三四十分鐘的素材。“在剪輯之前我會反覆地看,挑出其中最精彩的、最能契合文案內容的部分。”水星說。

然而,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完成的作品,發到網上沒有激起任何水花,觀看量與點贊數都不高。

面對影片創作和科研的雙重壓力,水星幾度想要放棄,甚至一度坐在床邊抹眼淚。

她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走錯了方向”,什麼樣的題材會更有吸引力,如何講故事才能一下擊中觀眾,影片中什麼樣的音效、燈光、佈景更有氛圍感?再次出發前,水星會想好每一個細節,做到“磨刀不誤砍柴工”。

調整好方向,一則介紹“古埃及武則天”女法老納芙蒂蒂的影片出爐。神秘的故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水星一下子“出圈”了。

· 水星的“古埃及武則天”影片片段擷取。

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水星逐漸找到了拍攝影片的節奏。

“如果拍攝地點在杭州,我就會去提前踩點;在外地的話,會提前查很多資料,先對拍攝地有一個整體把握。”水星認為,即便目前新媒體的變化日新月異,但花在查資料和構思上的時間精力不能省,必須保證兼顧學術性和趣味性,才能牢牢抓住觀眾。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有時一個作品成型後,水星覺得不滿意,就會一遍遍反思,甚至完全打翻之前的思路,反覆重拍。

在她的印象中,印山越國王陵博物館主題是一次困難重重的拍攝。

“首次拍攝的影片效果遠遠沒有達到預期。但是我不甘心,這個題材既有亮點又有知識點,場景也很震撼,極具畫面表現力。”

從紹興回家後,水星花了一週時間調整影片呈現形式。因為這是個小眾博物館,也是勾踐父親的帝王陵所在地,如何突出它的獨特性,她有了新點子。

此後她又去了紹興兩次,反覆重拍影片,最終決定以具體故事引出主題——

盜墓賊挖出的三個深不見底的盜洞突然出現在村子旁,成為故事的開端。盜洞裡不是泥土,而是青膏泥和木炭,在古代,能用得起這兩樣材料的,絕不是一般家庭,最終證實這是一座極為罕見的最高規格墓葬。

一個歪打正著的盜墓故事,激發了觀眾的興趣,收穫了非常好的效果。上下兩集影片加起來播放量約1。2億,點贊也超過了百萬,有幾十萬粉絲透過這條影片喜歡上了水星的科普。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 印山越國王陵博物館主題的影片截圖。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搭建“情感連線”

網友不斷催更,水星受到極大鼓舞,開始將觸角伸向更多新的領域。

2021年10月,水星釋出了一條“體驗精神病人真實生活”的短影片,再次引發熱議,獲贊136萬。

影片中,她來到杭州“黑色博物館”,戴上病人腕帶,親身體驗精神病患者的一天,記錄下了他們眼中的世界——扎滿針的床、掛不斷的電話、繫了無數遍的鞋帶……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黑色博物館”主題影片截圖。

“不是矯情,我只是心裡生病了而已”“我是雙相情感障礙,暴躁易怒”“活著還挺難的,得面對所有陌生人的面具”……大量網友在這條影片下留言,分享自己的抗抑鬱經歷,也把生活的希望傳遞給他人。

透過這次嘗試,水星意識到,拍影片不僅可以科普考古知識,還是連線現代社會人與人情感的一個有效方式。

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水星也曾擔心自己的影片被人“挑刺兒”,引來“不專業、不精緻”等負面評價。

“慢慢地就不在意了,因為觀眾能在短短一個影片裡看到的,只是基於她自身理解的一個側面而已,可能不是全部。”水星說。

將晦澀深奧的歷史知識變得有趣、接地氣,不僅是水星做科普影片的目的,也是近些年博物館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博物館已經做出了非常大的改觀。官方也有很多自媒體創作者,都在用更新穎活潑的形式,結合最新的科技手段,讓文物更加貼近觀眾。”水星說。

不論是故宮IP的建設,還是三星堆遺址的發掘,都讓文物與考古逐漸走入公眾視野。

談及“雲遊”博物館的方式,水星說:“雲遊和線下兩種參觀形式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最終讓更多觀眾對博物館感興趣,對中華民族厚重積澱的歷史文明產生由衷的自豪。”

如果有機會,水星想去埃及新開放的大埃及博物館,親眼看看木乃伊,還有圖坦卡蒙寶藏。

未來,她期待帶著更多網友去往世界各地,推開一座座博物館大門,發掘人類歷史的魅力。

環球人物

微信ID:globalpeople2006

環球人物微信公號是《環球人物》雜誌官方微信,秉承雜誌“以人物記錄時代”的宗旨,以報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高階人物見長,兼具權威性、時效性和可讀性。在這裡,你能看到最傳奇的人生,聽到最真實的聲音,也能讀懂最有趣的靈魂。我們還有環環大家庭,陪你玩陪你嗨,就等你來!

原標題:《180萬人跟著她下古墓,懸疑劇都不敢這麼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