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勇|將更多人文元素植入上海城市肌理

萬勇|將更多人文元素植入上海城市肌理

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強城市設計,打造城市景觀,把更多的人文、藝術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讓城市更富魅力。並強調,以敬畏之心保護傳承“最上海”的城市歷史文脈、“最江南”的鄉村文化肌理。

城市不是各類建設用地的物理拼盤,不是各類城市功能的無機拼湊,更不是冰冰冷冷的增長機器,而是有機體、生命體,有靈魂,有精神,有個性,有品格。透過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結合起來,促進面子與裡子、形式與內容、物質與人文的統一,實現“見物見人見精神”,一座富有想象力、美學追求、人性光芒與精神境界的城市,更能吸引與凝聚產業、人才與財富。

倡導將更多人文元素融入規劃建設包含三個要素,即人、文、城。“以人化文,以文化人”,體現了人與文化的雙向互動機理。“人創造環境,環境影響人”,揭示了人與人工環境的主客體相互影響機制。“城市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體現了城市與文化的表裡統一關係。所謂“相由心生”,如 果“相”是城市形 態與 環境,則“心”應是城市社會與人文。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不僅要透過城市設計,追求“好看的皮囊”,還要積極修為,彰顯“有趣的靈魂”。因此,建構“人—文—城”深度融合、渾然一體的人文城市,是新時代發展的城市表達。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就提出打造“人文之城”的願景,從而把人文提升到城市發展的新高度,相關工作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推進中。

樹立與促進城市文化自信

在我國物質建設突飛猛進的同時,文化建設如何同步推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命題。新的文化內容和形式,因資訊的發達和科技的進步,呈現高能爆發與快速迭代之勢。在如此快速的擴張與變化之中,需要找尋恆久不變的“文化之錨”,營造市民的精神家園,形成歸屬感和自豪感。而這個“文化之錨”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來自於歷史文化,即基於城市本源的認知與記憶,從而樹立屬於一座特定城市的文化自信。

人文是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上海在歷史演進中,先後孕育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可謂精彩紛呈。一代代勤奮耕耘的上海市民,一大批推動社會進步的歷史名人,一系列影響城市程序甚至國家民族程序、人類文明程序的歷史事件,以及眾多代表傳統文化風情的歷史民俗、眾多精妙絕倫的歷史建築與風貌,這些都是上海城市之瑰寶。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如能透過一系列轉譯與傳承,以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加以呈現,足以激發市民的文化熱情和城市自豪感。

針對一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豐富而又龐大的歷史人文元素體系,如何分門別類融入城市規劃與建設,是新時期建設人文城市過程中的應有之義。要建設城市市民的精神家園和“文化之錨”,就需要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挖掘並呈現人文元素。在當前大力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程序中,作為既有環境和存量空間的歷史人文積澱比新建環境和增量空間要深厚得多,其人文元素顯性化日益重要,是一座城市彰顯自信、鍛造品格、塑造特色的重要手段。

挖掘與提煉歷史人文元素

上海歷史文化元素眾多。例如紅色遺蹟遺址,截至2021年,普查發現612處。又例如優秀歷史建築,市政府分五批公佈了1058處。至於不可移動文物,規模更為龐大,截至2019年,多達3437處。然而,即便這麼龐大的數量,也只是現存歷史物質元素的一小部分。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上海各方面歷史人文網路互相疊加,湮沒的和尚存的,有形的和無形的,所有元素交錯、織補在一起,形成了豐富、飽滿、渾厚的歷史基底與文化基因,透過系統地建構,便是一個更為博大的具有“點—線—面—網—體”結構的歷史人文元素體系:一是城池,即今上海市域之內於歷史時期所建的各府城、縣城、衛城、所城的城牆、城壕、城門、樓臺、雉堞、水門等具有環形佈局特徵的歷史構築物元素。二是水系,即歷史時期曾有的江、河、浜、浦、涇、塘、港、灣等水系空間,以及附著於水系水體的灘、橋、渡、船、帆、駁岸、石階、欄杆、碼頭等歷史自然和人工元素。三是街巷,即歷史形成的街、巷、弄、裡、坊、路等具有網路特徵的傳統交通空間,及其線型、比例、尺度、肌理、導示系統、空間序列等歷史形態元素。四是建築,即歷史時期凝聚人類智慧精心建設的江南民宅、古典園林、石庫門裡弄、花園洋房、老式公寓、商務大樓、工業廠房等歷史建築物元素,及其附著於建築本體的圍牆、欄杆、綠化、店牌、燈光、廣告等有形要素。五是功能,即歷史時期的衙署、會館、公所、錢莊、府邸、宅第、學宮、茶樓、戲園、客棧、園林、作坊、倉棧、善堂、寺廟,和具有近代化特徵的洋行、總會、公館、報館、診所、教堂、工廠,以及眾多歷史遺址遺存、歷史地標地段、老字號商業品牌等歷史城市功能元素。六是人文,即典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活動、歷史民俗、歷史故事、歷史地名等歷史文化元素。另外,還有市政、交通、古樹、古井等眾多星散於城市不同角落的其他歷史人文要素。

以上這些構成元素,有的部分尚存,如街巷、建築、地段與地名,有的基本湮沒,如水系、橋樑、城牆與城門,在不同區域、不同領域,其興替、存廢程度各異。有的元素有形,如街巷、建築、古樹、古井,有的元素無形,如事件、民俗、故事、地名,一些無形元素往往以有形元素為物質載體和空間依託,有形是表,無形是裡。有的是中國傳統元素,如錢莊、會館、公所,有的是外來異質元素,如洋行、總會、教堂,但無論古今、中西,都隨著歲月的沉澱,融匯於一體,滲透進這座城市的骨血與肌體。

萬勇|將更多人文元素植入上海城市肌理

植入與呈現城市人文環境

不管是存是廢,是有形或無形,抑或是中西與古今,歷史人文元素都可以透過傳統物理形象、文化意象、表情符號的深度挖掘、精準提煉,進而加以萃取、轉譯、植入,成為規劃、設計、創作、營造的主題依託和靈感源泉,以今人喜聞樂見的藝術手法和媒介,或濃或淡、或隱或現地呈現於環境景觀、建築形態、活動場景中。人們目力所及的各種物質與空間要素,如建築立面、道路鋪砌、街道傢俱、景觀小品、植物配置、藝術裝置、燈光廣告、店招店牌、導示系統等,都可能成為歷史文化元素的載體與依歸,透過文化創意和精妙設計,共同呈現歷史街區的調性與氣質,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效果。甚至可以透過文化觸媒,進行業態創新、產業轉型與功能演繹,成為連結昨天、今天、明天的巧妙誘因,既留下歷史的痕跡和城市的記憶,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歷史場景與時空方位,又融入當下的城市生活,在時空穿越中認識城市、享受城市,實現城市人文空間的價值溢位和城市有機體的生命延伸。

例如,針對尚存的有形元素,特別是文保單位和優秀歷史建築,應保護利用好,透過組織各種微旅行線路,“串珠成線”,開展建築閱讀、街區漫步和城市行走,供人們親歷、體驗與感知。針對湮沒的物質元素,可利用2D圖形、3D模型、4D影像以及VR、AR等各種手段,進行歷史場景的再現,線下展陳於文化驛站與主題場館,線上釋出於融媒體等各種媒介。針對無形的文化元素,可透過各種形式,開展市民城市認知活動,也可以附著於一定的物質載體,供人駐足瞻仰、懷古通今。針對歷史地名,可以進行相應的提煉和策劃,因勢利導,借題發揮,如紅欄杆街、夢花街、松雪街、天燈弄、花草弄、梅溪弄、梧桐路、“小花園”、“麥家圈”、香粉弄、盆湯弄、棋盤街、滿庭芳等眾多具有畫面感、場所感、美譽度的老地名,可以透過人文精神、文化意象、城市意境的抽取,尋找具象或抽象的物理形式,加以精心呈現,對於啟用歷史街區、開展業態創新、認知城市歷史大有裨益。

另外,還可以針對一系列歷史場景,論證小規模模擬、再現的可行性,以小成本、低影響、可還原的人文實景呈現,探索文旅商結合的最佳效果。比如,嘗試模擬、再現一段歷史時期曾普遍存在的“彈硌路”、一段曾深具江南意境的水系、一條(或一段)曾引領交通風尚的有軌電車、幾盞曾為街道主流照明形式的煤氣燈、一片曾在南京東路鋪砌的鐵藜木路面、一座曾熙熙攘攘繁華一時的中式茶樓、一方曾代表娛樂時尚的四大百貨“天台樂園”(作為娛樂場的屋頂花園)、一臺曾深具先進理念和技術的“水龍車”(消防車)、一組商業氛圍濃郁的近代店招店牌、一片歷史感十足的近代路牌和指示牌、一組雖簡約古樸但仍具魔幻色彩的近代燈光景觀、一座貼近百姓備受歡迎備受歡迎的“老虎灶”,等等。這些工作,或許可以引導成為打卡地或打卡群落,提升城市活力,提振線下商業,也為上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遊事業做出探索。

吸收與整合人文研究成果

一座城市,走到現在,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些潛在、無形的城市人文元素和歷史“空間密碼”,繪製了每個城市有別於其他城市的“文化基因”。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既要研究現實和未來,也要回望和反思,分析過去發展的來龍去脈、利弊得失、社會人文,做到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然後才談得上對城市現狀的改造、更新,對城市未來的謀劃、佈局。上海研究一直是國內外城市史、歷史地理、人文地理等領域的研究熱點,已經湧現出眾多學術成果。但由於各種原因,其中不少成果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然而,一座城市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建設,只有站在歷史的高度加以審視、揣度,才能站高看遠、“瞻前顧後”,才能少留遺憾,實現持續、健康發展。規劃師、設計師在開展城市規劃特別是風貌保護、城市更新等專項規劃時,在開展建築、環境、室內、公共藝術等各類設計時,如果能夠更多學習、消化上海博大精深的城市歷史和人文知識,系統整理、遴選、提煉、吸收歷年來上海城市研究文獻,加大成果轉化力度,將無形的歷史文化,作為規劃編制的依據、設計思想的基礎和創作靈感的源泉,植入有形的物理空間,營造有底蘊、有品位、有溫情的城市環境,進而以這樣的環境影響人的行為、提升人的素養、培育人的精神,將對“人文之城”和城市軟實力建設大有裨益。這樣將既提升規劃設計的水平與品味,也不枉人文社科界的心血,還有利於提升當代規劃建設的開放態度、人文意識和科學精神。

而在人文領域,避免出現過於原子化、碎片化的研究取向,整合文旅、檔案、方誌等部門和科研院所、民間力量,通過歷史人文資料庫建設、歷史人文地理資訊系統、城市記憶工程等體系化、綜合化平臺建設,對量大面寬的歷史人文元素及其體系進行系統梳理和有序積累,營造嚴謹、求是、積極、活躍的人文研究氛圍,師古師心,務虛就實,通古今之變,融現實社會,以各種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一目瞭然的形式,進行文化傳播,匯入時代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或團體,需要創造條件,組織人文學者與應用學科專業人士進行跨學科、跨行業的交流。特別是在重大規劃編制、重大專案實施等環節,本著對歷史、對現實、對未來負責的精神,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人文研究與空間規劃融匯貫通,促進實現無形世界與有形世界的完美統一。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城市記憶空間研究院院長)

萬勇|將更多人文元素植入上海城市肌理

作者:萬勇

編輯:陳瑜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