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LAO MIN NAN

節目影片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老閩南】0715勇武雄獅 舞動晉江VA0”,“vid”:“i3348yvrw9v”,“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5105665497_640480/0”,“desc”:“【老閩南】0715勇武雄獅 舞動晉江VA0”})

每逢節日慶典,在愛熱鬧的中國人眼裡,有一道一定不能少的“硬菜”,那就是舞獅。鑼鼓聲中,獅子跳躍騰挪,盡顯雄風。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舞獅活動發源於漢代,當時還是一種舞蹈。在唐朝,獅子舞已經是節慶的必備節目。發展到宋元時期,民間逐漸形成專業的舞獅隊伍。獅子在民眾心裡一直是祥瑞的代表,因此,舞獅不僅是我們節日歡慶必不可少的內容,更寄託了民眾驅邪消災、祈禱風調雨順的願望。放眼世界,有華人之處,必有舞獅,它也成為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菲律賓馬尼拉

閩人尚武,在閩地形成的舞獅側重武術的展示,我們稱之為獅陣、弄獅、武獅。獅陣的表演以排陣、武術套路表演和刣獅組成,“刣”,在閩南語裡是宰殺的意思。因為刣獅這部分最為精彩熱鬧,所以民眾也會把獅陣叫做“刣獅”。

福獅

下山後獅陣

安海鎮下山後村的獅陣,是晉江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支獅隊,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如今已傳承六百餘年。下山後村的文化協管員陳文鋒告訴我們,下山後獅陣是由晉江九都掌事陳大隱所創立,他的祖輩都是武官,因此傳授了一些軍陣演練武術給後代子孫,作為看家護院所用。到了明朝中葉,海盜、倭寇騷擾沿海地區的百姓,於是陳大隱就組織村民演練軍陣武術,建立獅陣來保家衛國。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下山後獅陣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陣法,名叫“秤仔花陣”。它模仿兩軍對陣的形式,最小單位是一邊六人,人數可以再拓展。起初是兩人對打,再一人和兩個人對打,兵器交叉碰撞,火花四濺。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明朝中葉,俞大猷在泉州、漳州等地訓練了數以千計的民兵抗倭,俞大猷將一些軍事武術和戰略思想傳授給他們,這些武藝陣法也成為了刣獅技術的重要元素。而武術基礎紮實的下山後獅陣,也將獅陣技藝傳播到了海峽對岸。在下山後獅陣第21代傳人陳垂統的家裡,就收藏著不少臺灣同胞贈予的禮物。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左為陳垂統

陳文鋒查過族譜,他告訴我們,大約在明末清初這段時間,下山後獅陣的第七代、第十三代、第十四代傳人,有5到7人去臺灣謀生,他們也在當地傳播下山後獅陣的技藝。所以,臺灣獅陣裡有個刀劍巷和下山後的秤仔花陣看起來非常相似。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獅陣,構築了一座宗族情感聯絡的橋樑,在武術切磋中增強了一個家族的凝聚力;也構築了一座閩臺文化聯絡的橋樑,兩岸在相似的武術套路中尋找到血脈相通的聯絡。

福獅

一元師祖青獅陣

磁灶三吳村的一元師祖青獅陣創立於1900年,距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它是由南安水頭江崎村吳翼宗師傅到此地開創的。提起青獅陣的創始人一元師祖,便要從清朝乾隆年間,朝廷為了剷除沿海的反清力量,火燒福建南少林寺說起。當時一元僧人逃出來後隱居於民間,為了不讓南少林武術失傳,他想到了一個既可以傳授武藝,又能隱藏自己身份的兩全辦法,就是將南少林的武術與舞獅相結合,以對陣的形式進行表演,逐漸演變成刣獅,並在閩南一帶開館授徒。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在一元師祖青獅陣基地,負責人吳春滿將前輩用過的兵器都小心翼翼地保管起來。在青獅陣中,對打的主要兵器,並不是常見的大刀、雙劍等,而是扁擔、鋤頭、柳公拐這些農具。在朝廷的高壓政策下,民眾用農具作為兵器可以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而且,因為成員大多是農民,這些農具使用起來也更為方便一些。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青獅,諧音“清朝之師”,“刣獅”並非真的把獅子殺死,它其實蘊含著當時百姓對於清朝統治者的不滿,也表達了捍衛家園的決心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福獅

大浯塘獅陣

在五祖拳名師蔡玉明的家鄉,靈源街道英塘社群,有著一支有400多年曆史的大浯塘獅陣。清康熙年間,一位北方拳師來到當時的大浯塘村教武術。大浯塘自古以來就有習武的歷史,有兩兄弟聽說有人來教武術,便覺得此人很大膽,想去挑戰一番。然而,兩兄弟打不過這位拳師,而拳師認為他們倆是可造之材,便收他們為徒,傳授武藝和刣獅的技術。記錄這些武藝的拳譜,至今還在獅陣負責人翁加尚的手中儲存著。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大浯塘獅陣曾經中斷訓練長達16年,直到1984年左右才恢復。翁加尚,就是大浯塘獅陣恢復操練的第一批隊員。對於獅陣很有感情的他,提議要組織一個少兒獅陣。“我們這一代人都老了,要是獅陣就這樣失傳很可惜,就希望趕快有人接手”。提到獅陣的傳承,翁佳尚語氣裡滿是迫切。於是,從2007年開始,大浯塘獅陣恢復了少兒獅陣,只要周圍村落的孩子想學獅陣的,這些老師傅都會盡心盡力地教他們。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孩子們的動作雖然稚嫩,卻也拳拳生風,氣勢十足。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尚武精神的傳承和頑強拼搏的衝勁,他們是真正的雄獅少年。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獅陣透過武士與獅子的搏鬥,在展現武術精妙的同時,反映了閩南人守護家園的決心和剛強勇猛的性格,是閩南文化記憶的活態傳承,是尚武之風的延續,也是晉江人愛拼敢贏的精神寫照。

閩地福獅|閩南雄風,還看獅陣!

閩南的舞獅喜慶熱鬧,充滿迎福納祥的美好願景。而閩南的獅陣是團隊表演,所以它會形成一種團結凝聚、積極向上的精神訴求。其實,獅文化在閩南它已經演化成為福文化的載體。舞獅也好,獅陣也好,就是把幸福快樂帶給所有的人,體現出有福同享的文化觀念。

編輯

| 顏銘

責編

| 許水艇

稽核

| 陳詩章 蔡豔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