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常得謗”是真的嗎?(二)

“善人常得謗”是真的嗎?(二)

“善人常得謗”的另一個原因是“先入為主”的心理。古人對於善人、惡人總結了很多標準。比如《格言別錄》:“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善人都是待人厚道之人,而厚道的一個表現就是常看人優點、學人長處,並且能夠隱惡揚善,因此也不會在背後揚人之惡。而小人恰相反,不僅揚人之惡,甚至為一己之私,無中生有,醜化、誹謗善人。他人聽到奸人的不實之詞,會對善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就像“疑人偷斧”的例子,一旦先形成了對人的印象,再從這種印象出發,觀察善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好像和惡人所說的、所誹謗的都相符合。

惡人到處造謠生事、毀謗善人,而善人總是與人為善,既不會毀謗他人,也不會想到、更不會防備別人誹謗自己。即使知道惡人誹謗自己,也不屑於辯白,因為“讒焰熏天,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讒焰”,像火焰一樣,舉著火把熏天空。沒人理它,自己就熄滅了。但那些不明就裡的人,如果沒有知人之明,會認為善人默認了惡人的誹謗,便誤以為惡人所言不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缺乏“知人之智”“識人之明”,所以才容易聽信讒言。特別是對善人的誹謗多了,大家也會覺得這是真實的。雖然歷史不會重演,但歷史的教訓可以值得後人汲取。領導者唯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明智的判斷、無私的境界,才能避免“善人常得謗,善事常易敗”的悲劇,讓善人在世的時候,充分發揮作用,成就善事。對於領導者而言,知人善任、用賢不疑更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質。所以老子說“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智是領導者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

《群書治要》中魏徵在序言寫道:“大奸巨滑,轉日回天,社鼠城狐,反白仰黑,忠良由其放逐,邦國因以危亡”。說明魏徵大人對這樣的事情非常有感慨、有感觸,也說明歷史上,忠臣被冤枉、誣陷而不被重用,奸邪之人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令君主忠奸不分的事例也很多。所以魏徵把案例都收集在《群書治要》中,希望後世的領導者引以為戒,對於善人和惡人有清醒的認識,明確的辨別,這樣才能保持識人之明,做到任賢遠佞。

讀史使人明智。雖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有“先入為主”的心理,使得“善人常得謗”在當時不可避免,也使人常常發出“自古聖賢多寂寞”的感慨。但是歷史總是公平的,《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周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左傳》:“多行不義必自斃。”《尚書》:“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論語》:“德不孤,必有鄰”。 這些經典中的教誨卻是恆常不變的規律,至今仍然發人深省。明白道理,就不會和小人斤斤計較,順著進德修業的正確道路不斷行進。

能否知人善任、任人唯賢是區分領導者明智與否的重要標準。如果君主沒有知人之明,即使賢人出現,也不能得到重用。更何況賢者不貪圖名利,經常隱居不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