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民間稱為仙女的善良公主——運河文化民間故事

泗縣大莊向南大約一里路,有個地方叫大姑堆,也有叫大姑墳、皇姑堆。破四舊和文革之前,這裡是一片茂密樹林,樹林之中有一座高大的封土、墳丘。其實論其實也算不上是山,因為方四幾十裡沒有像樣的山,所以它顯得格外地突出和孤單。老人們過院,這裡曾經安部著一位王爺的千金,是一位才貌出眾、混善良的公主。

被民間稱為仙女的善良公主——運河文化民間故事

當年,京城來的一位千歲王爺,一行人趕往江南,路過夏丘之地,途中隨行的公主突然莫名其妙得了一場怪病,先是上吐下瀉,接著高燒不退,一病不起。本來就很柔弱嬌貴的公主再也經不起舟車勞頓,一路顛簸了,於是王爺下令,就地休整,為公主治病調養。

隨行的還有太醫院的醫生,皇上給王爺特批的恩准,專門為王爺一家服務。太醫查看了公主的病情,認為是水土不服又加感遇風寒,於是開了幾劑方藥,可是幾天下來,依然不見好轉。王爺眼見著自己的心肝寶貝體態一天天消瘦,病情一天天加重,心如刀絞,心急如焚。夏丘一帶的老百姓,看見大隊人馬、車騎護衛,駐紮家門口,剛開始有些害怕,不知又要發生什麼大事。過了幾天,看見還是沒有一點點動靜,這才仗著膽,成群結伴來到跟前看個究竟。一聽說是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千歲王爺和他的千金之軀的公主途經此地,於是奔走相告,一時間,有狀告狀的,有怨伸冤的,一天到晚,川流不息。

被民間稱為仙女的善良公主——運河文化民間故事

此時的王爺,心全操在女兒病上,哪有心情管老百姓這些閒事,於是派人驅趕前來營地,喊冤叫屈的老百姓。正在鳳輦之上休養的公主,聽見外面哭喊吵嚷,強打精神,起身向窗外探望。當她第一次看見,遠離京都的百姓一個個衣衫襤褸,瘦骨嶙峋,不由得心生憐憫之情。

公主被人扶著,搖搖晃晃來到王爺面前,央求王爺說,父王,一直以來,你都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經是有求必應的青天大老爺,今天,你怎麼可以為女兒,名,怎麼能眼睜睜地看著黎民蒼生,減地方惡人收廢,家質受屈、受苦受難,水深火熱。

她又吩咐下人,說,我已病入膏肓,所剩時日不多,快把我隨身帶來的綾羅綢緞、首飾細軟拿出來,換些糧米布衣,分散給找上門來的窮苦百姓,有苦讓他訴苦,有怨為他伸冤,有難幫物解難,有所求應他所求,儘量滿足,不要讓他們失望,不要使他們喪失生活信心和勇氣。

就這樣,美麗善良的公主在她生命最後日子裡,以她的特殊身份,幫助了一個又一個人,被夏丘一帶的老百姓奉為用明,並親切地稱她為“大姑”“仙姑”。感恩戴德人們,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送來了各種各樣偏方草藥,為大姑治病,可惜為時已晚,公主還是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王爺悲痛之餘,令人夯土築基,將善良、美麗的公主厚葬在高高的土堆裡,把公主的故事,把一段有求必應的佳話,留給了這裡的百姓。

被民間稱為仙女的善良公主——運河文化民間故事

後來的人們,有什麼愁苦,有什麼心事,有什麼冤屈,有什麼期望,都還願意來到可親可敬的大姑跟前,在她的墳前陳述傾訴,據說無論什麼難事,無一例外都能在這裡化解;而更為靈驗的是“大姑”的神奇,說過去窮苦人家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家裡缺少傢什用具,只要提早一天來大姑的墳前,給大姑燒柱香,磕個頭、祝告一番,說明緣由,第二天一早再去,所需的鍋碗瓢盆、餐具用品一應俱全,用完再如約送還,下次再借,一樣效應,可以說屢試屢驗,從來沒讓誰空手回去,千百年來不知幫助多少窮困人家。

不知又過去多少年,大姑的故事被人們漸漸淡忘。慢慢有人從大姑家借東西,貪戀那些來自王府的物件,驚歎它的豪華美觀,又或者使用後沒能及時填補毀損,並有借無還。終於就把這美好的傳說變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話。

1。本號所釋出資訊出於公眾傳播,所發內容以收集、整理以運河文化為基礎的文學作品,免費宣傳和推廣

2。本號所轉載的文學作品,無特殊說明的主要來源於網路和收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本號只做分享

3。本號所發內容如原創者不願意刊登和分享的,請及時通知我們予以刪除

4。希望熱心的文學愛好者投稿,為運河文化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本人表示感謝!

安徽運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宣)

安徽盤古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監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