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喜歡在春暖花開之時踏青遊春?古人是如何賞析春分時節的

此時正值春分時節,也是一年中最詩情畫意的季節。放眼望去,草長鶯飛,小麥拔節,更讓人欣喜的是,現在亦是桃花、杏花的最佳觀賞期,人們紛紛來到戶外,感受大自然賦予人間短暫且美好的時光。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春暖花開之時踏青遊春?古人是如何賞析春分時節的

北宋文人歐陽修曾在《阮郎歸》中,對春分時節有這樣的描述: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中國古人很喜歡在春暖花開之時踏青遊春,感受滿園春色。春分過後,白晝漸長,大自然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之景。

主人公饒有興趣地漫步在南郊的園林中。此時的風輕柔至極,頗有如沐春風之感,林中還能經常聽到馬的嘶鳴聲。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春暖花開之時踏青遊春?古人是如何賞析春分時節的

更讓人欣喜的是,青梅已經長到豆粒一般大小,雖不能食,卻可愛至極。柳葉已經完全舒展開,纖細而修長,柳葉如眉般靈秀,而隨風擺動的柳條宛若女子曼妙的身姿。

日長氣暖之時,怎能少得了蝴蝶?它們不知從何處飛來,翩翩起舞於花間草叢。

主人公在郊外遊玩了一天,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暮色如煙,春草茂密如煙,花朵上滴了晶瑩剔透的露珠,這真是一幅絕美的近景春色圖。

前面描述的都是春日美景,接下來視角又轉向了一位少婦。她在園中獨自盪鞦韆,過了一會,覺得有些疲憊和慵困,便解衣小憩。

這位少婦躺在床上,忽然看到堂前有一對燕子,它們雙宿雙飛,似乎也在享受這大好春色。少婦看到此景,忽然想起了遠方的親人,這令她倍感孤獨寂寥,相思之情也油然而生。

古人為什麼喜歡在春暖花開之時踏青遊春?古人是如何賞析春分時節的

有的時候,真的很羨慕這些燕子,亦或是水中的鴛鴦,它們無論何時何地,都會伴其左右,享受大自然中最簡單的快樂。而人類,總是由於各種理由分別,真是令人惆悵不已。

儘管此時春色滿園,但是少婦並沒有因此而情意歡暢,盪鞦韆也只是無聊之舉,只因為腦海中只惦念著相思之人,真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這首詞的詞牌是《阮郎歸》,詞名來源於東漢時期劉晨、阮肇的故事。

相傳東漢永平年間,劉晨和阮肇去天台山採藥,遇到兩個仙女,被邀請到家中。半年之後,當他們回到家中,卻發現已經過去了七世。此時家人早已不在,家鄉亦不再是當初的模樣,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這是一首典型的春怨詞,歐陽修寫這首詞,與其說是少婦思夫,不如說是歐陽修到南園遊春而引起的情感回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