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快看!航天員的服裝和鞋子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17日,伴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送上太空,記者從東華大學航天員服裝研發設計團隊獲悉,該團隊為保障航天員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過程設計了系列專用服裝,其中,既包括航天員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鍛鍊服、休閒服、失重防護服、睡具等,還有常服、任務訓練服、專用服飾等地面任務服裝等多個種類,這些專用服裝不僅要確保實現多項特殊功能,還要融入中國特色設計元素,成為航天員亮相世界的“太空華服”。

“中國航天員專用服裝是以功能性和工效性優先,兼具美觀性的多功能服裝,東華大學航天員服裝研發設計團隊在面輔料、色彩圖案,甚至服飾細部縫跡線都融入了中國特色時代元素,展現中國航天員作為中國夢的太空築夢人和守護者的美好形象。”東華大學航天員服裝研發設計團隊負責人、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李俊教授介紹說。

全系列航天服及配飾的款式、顏色、圖案、質地等不僅彼此之間要相互匹配,還要與艙室環境相融,在體現中國特色文化元素和時代特徵的同時,體現航天員群體的職業特點和精神風貌。各具功能的不同型別服裝,有的能夠幫助航天員在長時間太空飛行中起到對抗失重對人體肌肉的不利影響,有的還能呵護航天員調節他們的情緒和心情,同時還要考慮艙內光線環境下進行攝影、攝像和影象傳輸後的顯示效果,可謂是“一樣菜必須滿足百家胃”。

當然,在空間站工作和生活,自然離不開一雙既舒適又美觀的航天員“居家鞋”(航天員空間站任務艙內用鞋)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三位航天員“扶搖直上九萬里”,“腳”上功夫一定要做好。“航天員艙內用鞋要‘柔性’保護腳部安全與舒適,同時要兼顧時尚的設計和厚重的文化。” 據東華大學航天員艙內用鞋研發設計團隊負責人、東華大學國際時尚科創中心教授鄭嶸介紹。

據悉,艙內用鞋的材料以熱塑材料、混紡針織材料為主,柔軟、輕便、環保、抗靜電、透氣、富有彈性,保證了航天員在飛船艙內及空間站失重環境下進行活動時腳部的舒適和安全。同時,艙內用鞋採用跨尺碼設計,尺碼上分別設計了可以涵蓋多名男女航天員的尺碼體系,並考慮到多種作業環境下的足底形態變化,以匹配航天員的足部運動特徵。考慮到艙內的微重力狀態以及飛船載人的重量要求,艙內用鞋比日常百姓穿的普通鞋要輕很多。

腳面造型嘗試“魚排骨”式的波狀結構,保證了靈活性與保護性的統一。以緩衝航天員運動時產生的碰撞,腳部前端與後部設計飽滿,不僅使穿著上更加舒適,而且造型更為立體。最終色彩上採用“深空藍”與黑顏色結合的方案,黑色體現了時尚、科技的因素,同時與艙內工作服的藍色相匹配、實現視覺搭配上的和諧感。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

合辦單位:懷柔科協

圖文編輯:匡智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