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今天戛納電影節官方公佈一個以環境為主題的特別展映單元,入選一部劇情片和六部紀錄片。時隔12年,《上訪》《悲兮魔獸》導演趙亮攜《無去來處》(I Am So Sorry)再次進入戛納電影節。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此前,華語方面,陳熠霖執導,柯震東、曾美慧孜主演的影片《尋找》和那嘉佐執導的影片《街娃兒》入圍“一種關注”單元;魏書鈞的《永安鎮故事集》入圍導演雙週單元;中法合拍紀錄片《H6》、正在上映的溫仕培的《熱帶往事》,以及周冬雨、章宇參與演出的短片集《永恆風暴之年》一同入圍特別展映單元。

此外,鄔浪《雪雲》入圍短片競賽單元;趙浩和董洋的《訪客》和鄒靜的《朵麗》入圍影評人週短片競賽單元。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新穎,耗時長久而十分必要,詩意且極富挑戰”。戛納官方介紹,《無去來處》以核能危害為關注點,呈現一段從切爾諾貝利到福島的危機旅程。

戛納特別展映單元入選影片通常是電影節認為有獨到價值的作者導演作品或紀錄片傑作。近年來,電影大師如赫爾佐格、克勞德·朗茲曼、洪尚秀的作品都曾入選特別展映單元。作為該單元的入選影片,趙亮導演的《無去來處》將以帶有東方哲學精神的視角,引領我們直面當下最受全人類關注的環境議題——核問題。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無去來處》劇照

趙亮,1971年出生於遼寧省,先後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藝術家、紀錄片導演、獨立影像作者。

作為當代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與影像藝術家之一,趙亮佳作無數。1995年,他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告別圓明園》。隨後的《紙飛機》《罪與罰》《城市場景》等曾多次入圍包括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洛迦諾電影節、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卡塞爾紀錄片錄影藝術節在內的各大國際影展。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趙亮

1996年,趙亮因對上訪人的狀態感興趣而開始拍攝了紀錄片《上訪》,其後堅持12年,直到2008年後完成拍攝,該片首次入選戛納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並獲得夏威夷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人道獎。

2015年,他的紀錄片《悲兮魔獸》,成為2015年華語唯一一部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作品,也是亞洲紀錄片首次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單元的作品 。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悲兮魔獸》劇照

《悲兮魔獸》之後,趙亮於2018年完成了關於一位切爾諾貝利受難者的紀錄短片《孤寂的聲音》。片中,他把S。A。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中人物訪談的內容重新剪輯,塑造一種老人“回憶”“夢囈”的情境,展現核悲劇發生給人類造成的深深苦痛和無法挽回的內心創傷。

此次新片《無去來處》是趙亮的第一個國際製作專案、第八部電影長片作品,取景於烏克蘭、芬蘭、日本、哈薩克、德國、白俄羅斯。延續《孤寂的聲音》對核洩露災難、受害者關注表現,本片以作者化、未來感的風格與跨越虛構紀錄的方式,展示了傷痕累累、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既是對當下爭議聲音的傳遞,更是一次對不遠未來的探望。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無去來處》劇照

2018年,《孤寂的聲音》獲得第二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D20優秀紀錄短片,凹凸鏡DOC也在現場觀看了這部影片,並寫了一篇文章。

從《切爾諾貝利的悲鳴》到《孤寂的聲音》

作者:萬雨可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治下的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當地發生核電爆炸,一夜之間,這片土地由淪為一座“鬼城”。直到現在,這仍是人類歷史上最浩大的科技悲劇。

事故發生後,白俄羅斯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曾用三年時間與超五百位事件親歷者進行對談,並部分倖存者對核災難的創傷記憶編錄進了《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一書,趙亮導演的新作《孤寂的聲音》就是基於此書所改編的實驗影像。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圖/《切爾諾貝利的悲鳴》圖書封面

年過八旬的老嫗瑪麗亞是該片唯一的主人公。面對鏡頭,她從未開口說話,總是在安靜昏暗的房間內靜坐發呆,或是在床上默默入睡,一段關於核爆炸事件的創傷記憶則以字幕的形式被鑲嵌在了螢幕的底端。兩部作品都對核爆炸事件的創傷記憶進行了再現,導演的構建方式與原著會有著什麼樣的不同?他又為什麼要壓抑人聲?

對創傷記憶的再現:由“復調”轉為“雙聲”

“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這是2015年,《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一書在獲諾貝爾文學獎時,評選委員會所給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頒獎詞。

根據前蘇聯文學批評家巴赫金的復調小說理論,復調敘事意味著文學作品中“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在《切爾諾貝利的悲鳴》中,就出現了88位帶有不同身份與立場的倖存者。其中,既有前往反應爐清理核廢料的清理人,又有遭核輻射疾病與死亡威脅的切爾諾貝利人;既有奉命驅散居民計程車兵,又有被迫撤離故土的居民。此外,還有科學家、教師、政府官員、農民等等人物,他們的姓名、身份與都被清晰地標註在了書中。當他們齊齊發聲,共同敘述對於同一事件的創傷記憶,就如復調音樂中的多個獨立聲部般,在切爾諾貝利的土地上共同悲鳴合唱。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倖存者都是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視角進行敘述,他們既是敘述者,又是自己口中的人物,敘述者與人物之間具有著同一性。即便各位倖存者口述的創傷記憶會因身份與立場的不同而顯得層次各異,且登場的人物會有重疊,但它們在敘事結構上卻是相互作用、並列共存的,它們在同一敘事空間同時展開,傳達了眾多幸存者極為不同的意識與聲音。

如有位被迫撤離切爾諾貝利的居民曾描述與士兵對峙的場景,她對士兵強硬的手段極其不滿,可她也因從軍計程車兵年紀尚幼而心生憐憫。反觀士兵,卻因居民不願捨棄故土而深受感動,但又不得不執行上級下達命令。兩位倖存者對同一事件的情感意志因對立的身份立場而互不相融,且居民不知士兵感動,士兵不解居民心疼,彼此的意識都是獨立平等的,沒有滲透進對方的意識內、融合在一起成為一人情感意志的統一,這便是是巴赫金口中復調作品的另一特點。

書中,像這樣帶有不同主觀視角與意識的敘述者還有許多,他們彼此間沒有高下之分,而是以平等的姿態敘述著各自的創傷記憶。

而《孤寂的聲音》則從原著中抽取了五段創傷記憶,在除去姓名、年齡等大量事件細節後將它們捏合重塑成了一段獨白,隨後藉由一位帶有女性視角的敘述者之口,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敘述而出:

“我”本與丈夫恩愛有加,可他因核輻射中毒被送入了醫院,變得面目全非,在痛苦中慘死離世。曾經擁有的女兒也因吸收了“我”身上的核輻射,在降生後四小時就離開了人世,而“我”卻因此得以苟活。這讓“我”自覺有愧於她,變得痛不欲生。“我”的小女兒雖勉強活了下來,但也因核輻射之毒“多重先天異常”,生下來就是畸形的模樣。

這位敘述者的聲音始終以字幕文字的形式貫穿全片。透過閱讀她的口述,我們可以得知她依次經歷了妻子、遺孀和母親三種身份的轉變,即身為妻子的幸福,成為遺孀的絕望,以及末了一度成為畸形孩子之母的愧疚與迷茫。而若我們翻閱原著,就會發現這段創傷記憶本屬於原著裡的五位不同的倖存者。

比如敘述者最先“敘述”的與丈夫恩愛有加的記憶,分別來源於清理人與消防員的遺孀,而生為人母的記憶則分屬消防員的遺孀與拉里莎的母親。可我們卻看不到清理人的妻子與丈夫在婚前戀愛時的甜蜜;看不到消防員的妻子不顧醫生勸阻,堅持留在中毒丈夫身邊的倔強;也看不到拉里莎的母親對政府禁止女兒戀愛結婚、繁衍後代的憤怒……

原著中這些倖存者的情感意志都遭到了消解,並被注入了敘述者一人體內,成為其一人情感意志的統一。他們帶有不同主觀意識的聲音也被捏合在了一起,成了這位敘述者的單聲獨白。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圖/《切爾諾貝利》中的消防員

而當敘述者回憶往事時,其實並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我們因此並不知道敘述者的真實身份。與此同時,片中唯一現身的女性人物只有一位名為瑪麗亞的八旬老婦,孤單的她也總是沉默地望著鏡頭,從頭至尾都沒有開過口。這讓影片底部同期放映的字幕文字卻像在替瑪麗亞發聲一般,讓我們極易將其當作瑪麗亞的內心獨白。

那麼,我們可以在兩者間直接畫上等號嗎?也不盡然。由於瑪麗亞的聲音遭到了壓制,字幕文字內也未出現姓名或引語結構作為提示,即便瑪麗亞經歷與敘述者所述存在一致的可能,我們也無從驗證,兩者間其實並不存在嚴格的所屬關係。

字幕文字可能是瑪麗亞第一人稱的口述獨白;也可能是被敘述的獨白(narrated monologue),是敘述者侵入了瑪麗亞的意識後,模仿她的口吻轉述了她的往事;甚至於她與這段口述記憶根本毫無瓜葛,她只是在替一位不在場的第三者出場。

瑪麗亞這一人物的指涉因而並非單一,她的存在指向得可能是她自己,亦或者是其他任意不在場的人物。與清晰傳達了倖存者身份與聲音的原著不同,影片人物與敘述者的身份不再統一,敘事視角也始終在第一與第三人稱間遊走。這樣的敘事策略其實近似於自由間接話語,未知敘述者的與瑪麗亞兩個主體的聲音與意識糾纏在了一起,彼此爭奪著發言的權利,使影片不同於多聲復調,具備了一種雙重主體的雙聲效果。

對人聲的壓抑

在電影中,自由間接話語的使用並不一定要讓人物徹底噤聲,但這似乎卻是趙亮導演創作中的一貫使用的手法。在他的前作《悲兮魔獸》中,趙亮導演就借一位敘述者之口,代替鄂爾多斯鬼城的煤礦與建築工人們敘述了他們悲劇般的生存境況。只是導演並未將敘述者隱藏起來,而是讓其以一個裸男的形象,與片中的人物、即工人們同時出現在了影片之中,甚至還為裸男配了音。

裸男帶領我們參觀了煤礦、鐵礦、鍊鐵、建築用鋼筋的生產及鬼城的建造整條產業鏈,瞭解工人悲慘的生存狀況,卻極少開口敘述。與用語言進行敘事的傳統紀錄片不同,導演似乎有意放棄了這種手段,轉而用影象讓我們儘可能地自己去理解、去感受工人內心的聲音。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圖/《悲兮魔獸》劇照

而此時,我們不僅是瞭解工人苦難的觀察者,也成了銀幕前冷血的旁觀者。山體爆裂、鍊鐵淬火等同期聲則將礦山與鍊鋼廠幻化成了利維坦式的魔獸,將工人壓在了掌底,而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就是那魔獸的爪牙,眼睜睜看著工人的身心受難。對人聲的壓抑,激發得是想象力,是我們對工人生存境遇的悲憫之心,更是我們對自身的批判與反思。

在趙亮導演的鏡頭下,儘管人物的聲音遭到了壓制,沒有自己開口,但我們依舊能聆聽到他們內心的聲音。只是敘述者的出現,總是讓我們與工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疏離感。於是在《孤寂的聲音》中,導演不僅壓抑了人物的聲音,還讓敘述者也徹底噤聲隱身了,轉而以字幕文字形式出現,這讓我們把注意力都投放到了字幕文字和老婦孤單的身影上。

與此同時,同期聲與眾多空鏡的插入,也渲染了孤寂的氛圍。在導演的鏡頭下,只剩頽垣廢址、荒煙野草,不論是醫院、禮堂與居民樓等公共場域,還是嬰兒床、娃娃、防毒面具等物件均遭到了遺棄。

趙亮新片《無去來處​》再入戛納,展示觸目驚心的“人類世風景”

圖/廢棄了的切爾諾貝利

導演放棄了線性的敘事方式,讓特定空間與物件不再產生互動,沒有人物在這裡登場,也沒有故事在這裡發生。儘管孩童的歡聲笑語、以及防毒面具後的粗重喘息依舊迴盪在這無人之境,輻射的探測音也仍在綿延,但那些物件與聲音的主人早已失去了蹤跡,不存於現下。除了形影自守的瑪麗亞,這片土地已再無生人。

敘述者的噤聲退場,無疑在無形中極大地拉近了我們與瑪麗亞的距離,讓我們不僅“聽”到了她內心的迴響,更向走進她的內心一般,對她的孤單與哀傷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而與此同時,我們並不能從化作文字字幕的敘述者身上轉移視線,反而很容易將那段字幕獨白直接當作是瑪麗亞內心獨白一般的存在。可敘述者所述與瑪麗亞的創傷記憶又真的吻合嗎?這又真的是瑪麗亞內心如實的反映嗎?

正如上文所說,由於導演壓抑了人物的聲音,又隱瞞了諸多細節,讓我們很難做出清晰的判斷。但可以確認的是,字幕文本里的這段創傷記憶其實來源於原著中五位倖存者的創傷記憶,它是導演以原著為素材,重塑捏合出來的。

從改編原著的角度而言,這與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者意圖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原著中,她只想充當“見證人”的角色,用傾聽與見證創傷記憶的方式記錄每一位倖存者的心聲。在她的筆下,各位倖存者並不只是被描述的客體,而是具有主觀意識的獨立個體。她沒有對他們的敘述多加干預,更沒有壓抑他們的聲音。

對創傷記憶的復調處理,也只是為了避免全知全能的單一視角所造成的“羅生門現象”,使核爆炸事件的創傷圖景得到更為立體地展現,這同時也避免了單聲部敘述下情感意志上的單薄。在整個書寫的過程中,作者沒有壓抑倖存者的聲音,而是把發聲的權利交到了每一位倖存者手中,始終與倖存者們保持著平等對話的關係。

而趙亮導演卻悖理了原著,將自己對創傷記憶的定義注入了影片之中,且他的選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母親”這一形象在文學作品和現實生活中本就普遍扮演著孕育生命的角色。當母親被剝奪生育的權利、甚至失去自己的子女,以不完整的形象出現,她自己也變得死氣沉沉、喪失了生氣與活力,成了一個孤單的、不完整的個體。這樣的人物定位對於每個生而為人子女的觀眾來說,無疑更能喚起我們的共情與反思。可與此同時,導演也以原著中各位倖存者的創傷記憶為代價,將他們置入同自己不平等的關係之內。

從改編的角度上來說,不論是敘事策略還是作者意圖上,趙亮導演的作品都與原著產生了巨大的分野,甚至染有了一股虛構的色彩。而作為一部紀錄片,《孤寂的聲音》又似乎為我們指向了一個新的創作序列。導演放棄了常見的以文獻資料和訪談對白為基礎的拍攝手法,轉而以壓抑的人聲讓人物內心的聲音得到了成倍地放大。這究竟是在對個體生命苦難與創傷的如實展現,還是像帕索里尼所說的“詩的電影”一樣,是導演隱藏在人物身後的自溺戲碼?亦或者是對現實“搬演”式的延伸?我們不得而知,或許這種爭議之處,就是通向一種 “真實”的地方。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