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陳介祺

Chen Jieqi

陳介祺(1813~1884)

清代金石學家。字壽卿,又字酉生,號伯潛。因所藏有“曾伯簠”一器,名其室為“寶簠齋”,後即以簠齋為號。晚年別署海濱病史。山東濰縣(今山東省濰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不久棄官歸裡,終生未再出仕。陳氏治金石之學,深受阮元影響,與徐同柏、劉喜海、吳式芬、吳雲、李佐賢、潘祖蔭、吳大澂等交往頗多。他廣為收集,精於鑑別,注重銘刻文字,是清代金石學家中收藏最富的一位。同時,又擅長墨拓技術,有較多的精拓本傳世。鄧實、褚德彝輯印的《簠齋吉金錄》,收錄陳氏所藏商周秦漢銅器,以及錢範、造像等,共計 380 餘器。所藏銅器以毛公鼎最為著名,其次則有邢人、虢叔旅、兮仲等十餘鍾,因而又以“十鐘山房”為其室名。藏品中數量最多的是璽印,其《十鐘山房印舉》一書著錄的達萬件以上。他還注意收集齊魯陶文和封泥,有開創之功。陳氏的著作多為未竟之稿,刊行的有:《簠齋金石文考釋》一卷、《簠齋尺牘》十二冊、《東武劉氏款識》一卷、《簠齋藏古目》三冊、《傳古別錄》一卷等,又有與吳式芬合著《封泥考略》十卷。其未刊部分遺稿,已由其後裔捐獻國家,現藏文化部文物局。

(陳公柔)

擴充套件1:

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號簠齋,金石家,濰城區人。清吏部尚書陳官俊之子。他自幼勤奮好學,聰穎強記。請少年時隨父在京求學,19歲即“以詩文名天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舉人,1845年中進士。此後10年間,一直供職翰林院。

他廣泛涉獵各種文化典籍,對於經史、義理、訓詁、辭章、音韻等學問,無不深入研究,而尤酷愛金石文字的蒐集與考證。曾向當時著名學者阮元求教質疑,並與何紹基、吳式芬、李方赤等許多金石學者互相切磋。他不惜巨資蒐集文物,僅三代、秦漢古印一項,就有7000餘方。1850年,他在家鄉濰縣城內舊居建成“萬印樓”一幢,並編成《箐齋印集》。他在京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他目睹清朝廷喪權辱國,不滿官場腐敗黑暗,1854年(咸豐四年)借母喪返歸故里,從此不再復出為官。

回濰後,專心致志從事金石研究,並不惜巨資到處購求文物,足跡踏遍齊魯各地。他鑑精藏富,治學嚴謹,多有創見,因而受到當時考古金石學家的欽佩和推崇,與江蘇學者潘祖蔭被並譽為“南潘北陳”。他收藏的文物青銅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馳名中外,最為珍貴。此古器內壁銘文多達497字,儼然一篇《尚書》典誥文字,極為罕見。所作毛公鼎考釋,對於解決西周時期的有關歷史問題,也有重要的參考何價值。他在治學過程中,還能打破封建級觀念,與民間手工藝人姚學乾、胥倫等人交往,盡力獎掖後學,培養工藝人才,促進了家鄉文化事業和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

2016年濰城區成功舉辦首屆陳介祺藝術節。

2018 年 9 月 2 日 至 8 日在十笏園文化街區成功舉辦第二屆陳介祺藝術節。本次藝術節緊緊圍繞打造千百年 “ 金石之都 ” 品牌,推動新時代 “ 文化名市 ” 建設這個主題,突出金石,突出學術,突出精品,突出捐贈。

(濰坊市濰城人民政府)

擴充套件2:

考古學・陳介祺

清代大收藏家:陳介祺

鄧華 編

文物出版社2005年

內容簡介

陳介祺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收藏家和金石學家。魯迅先生指出:“論收藏,莫過於濰縣的陳介祺。”郭沫若和商承祚先生則認為陳介祺是“後無來者”的一代宗師。過去收藏界有“南潘北陳”之說,但著名考古學家王獻唐卻認為:“此老精鑑,當時潘王二吳諸公,皆出其下。”“心細如髮,眼明如炬”更何況陳公的收藏鑑賞研究著作,多達三四十種,遠遠超過了潘祖蔭等著名學者。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的收藏鑑賞曾經離開了人們的生活,金石學也曾淡出過學者們的研究。時隔將近兩代人之久,人們幾乎淡忘了清末這位如雷貫耳的大學者。因此編者認為,有責任喚起人們對這位大收藏鑑賞家的追憶,發揚光大陳公的文史研究成果。

由於陳介祺的一些藏品和著作,早在民國初期已陸續傳到國外,所以他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卻經久不衰,史學界、考古界、金石學界、書法界、收藏界、古文字學界無不尊為翹楚。

陳介祺從京城辭官歸裡,回到原籍濰縣(今濰坊市),他借桑梓的豐厚歷史文化底蘊,將後半生全部精力傾注在金石收藏鑑賞中,以集古、鑑古、傳古為己任。居一隅而知天下,為研究整理和傳播我國的歷史文化做出了貢獻!

作者簡介

鄧華,山東省濰坊市人,作家、攝影家和收藏家。曾在國營企業、市直機關工作;也曾下海經商辦企業。歷盡滄桑,對文學和史學的志趣不變。主要著作有:詩集《明日黃花》,文體《史海貝蹤》,攝影集《詩情畫意》、《濰城郭氏家族史研究》、《濰城張氏世家簡史》、《濰縣丁氏世家簡史》等書。

目錄

清代大收藏鑑賞家陳介祺

北京琉璃廠古玩商談陳介祺

陳介祺紀事

陳介祺藏品軼事

人類文明起源於文字

《簠齋論陶》序

一位超前的古文字史探索者

萬印樓

萬印樓藏印始末

國寶重器毛公鼎

毛公鼎舊事

毛公鼎傳流民間九十五年

陳介祺的書法藝術

陳介祺與傳拓工藝

晚清傳拓技藝的開拓者——記陳介祺與濰城的傳拓藝術

王懿榮與陳介祺

陳介祺的義子曹鴻勳

簠齋公自撰手書楹聯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陳大觀家族世系簡表

濰城《清代科甲出身名錄》中的陳氏家族成員

濰城陳氏世家簡史

陳介祺世家的重要歷史人物

陳介祺家有關傳說及文物補遺

圖版

後記

擴充套件3:

新見陳介祺舊藏衰鼎跋

王澤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原載 《南方文物》 2017年第4期

衰鼎有銘文6字:“衰作父癸寶鼎”,《殷周金文整合》未收此器,《金文總集》和《商周金文整合》收錄。

據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衰鼎的銘文拓本或摹本見於如下多種舊著錄:1886年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13。11(摹本),1895 年吳式芬《捃古錄金文》一之三·40(摹本),1896 年吳大澂《愙齋集古錄》6。10,吳大澂《愙齋集古錄釋文賸稿》32,1899 年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3。16(摹本),1902 年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1。15,1917年羅振玉《殷文存》6 前,1918 年鄧實 《簠齋吉金錄》1 鼎 10,1935 年劉體智《小校經閣金文拓本》2。39。4,1937年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3。2。7。此外,羅福頤校補《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和福開森《歷代著錄吉金目》也收錄此器。

過去只有衰鼎的銘文見於著錄,而無器影資料,影響了對這件器物的正確認識和利用。如關於其所屬時代的認識,《愙齋集古錄釋文賸稿》“疑即趙衰所作器”,顯然無據;羅振玉將此器收入《殷文存》,最主要的依據是銘文中有日名;《從古堂款識學》指為周初,謂“周初兼用殷禮”,《捃古錄金文》從之。

新近出版的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陳介祺吉金全形拓精選集》整理公佈了陳氏舊藏青銅器全形拓173件,同時配有器銘拓片。其中就有衰鼎(圖一),相關的形制紋飾資訊為研究提供了條件。

考古學・陳介祺

圖一 陳介祺舊藏衰鼎銘文拓片及全形拓

晚清著名金石學家、山東濰坊陳介祺(號簠齋)在傳統金石學上的重要貢獻,可參看有關的評介,這裡不贅言。在陳介祺所藏器物的著錄中,衰鼎見於《簠齋藏古目》,為簠齋藏古目二下的圓鼎類第9 。《簠齋藏器目》和《簠齋藏器目第二本》也收錄此器 ,《簠齋吉金錄》的編纂參考了這兩種器目。

十分湊巧的是,在今年7月中旬,筆者去杭州市觀察在一個拍賣會上預展的西周晚期青銅器兮甲盤時,發現衰鼎也在陳列,算是此行的一個小的意外收穫 。衰鼎器影及銘文照片和拓片見《西泠印社二〇一七春季拍賣會南宋宮廷舊藏西周重器國寶兮甲盤專拍暨中國青銅器專場》圖錄,編號873(圖二)。又承西泠印社的張炎先生惠助,得允仔細觀察,並拍照(圖三)。下面結合相關材料對衰鼎的時代和銘文稍加討論。

考古學・陳介祺

圖二 西泠印社圖錄所著錄衰鼎銘文及器影照片

考古學・陳介祺

圖三 衰鼎銘文及器影照片

西泠印社圖錄則將衰鼎與上海博物館藏 “十五年趞曹鼎”對比,斷為西周中期偏早階段。《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陳介祺吉金全形拓精選集》在整理相關材料時,結合器形、紋飾和銘文,定此器為西周早期 。筆者支援西周早期的看法,對此稍加補充討論。

考古學・陳介祺

圖四

衰鼎的形制紋飾,前引西泠印社圖錄已有細緻描述。衰鼎的形制特徵是,立耳;口沿平折;垂腹,腹部的最大徑近於腹底;柱足;通高約21釐米。其紋飾樸素,通體素面,只在頸腹間有一道凸弦紋。屬於朱鳳瀚先生《中國青銅器綜論》所分的Ac型V式,立耳垂腹盆鼎 ;王世民等先生《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劃分的IV型3式 。形制相近的,略舉幾件有明確出土資訊的,如1976年陝西扶風縣雲塘村76FYM13:13 鼎 、1976 年陝西岐山縣賀家村 M113:IA001弦紋鼎(殘) 、有1973年陝西岐山縣賀家村西北M5所出的□庚茲鼎 、天馬曲村西周墓M6080:13 作寶鼎 、天馬曲村西周墓 M6080:15 作寶鼎 、天馬曲村西周墓 M6130:1光鼎 、天馬曲村西周墓M6242:3 申鼎 、天馬曲村西周墓 M6243:5 作寶鼎 、1967年山東濟陽縣姜集鄉劉臺子M1所出斿鼎 。此外,傳世重要有銘青銅器中,鼎(整合 02749 號) 也是同樣的形制紋飾。上述器物的影象,請參看圖四。天馬—曲村晉侯墓地M113也出有一件形制紋飾相近的鼎(M113:52) 。根據李學勤先生的研究,M113的年代,已經進入穆王世 。由於這件鼎只有線圖發表,暫時不能做更多的分析。

綜合衰鼎的形制、紋飾,筆者考慮,應歸於《中國青銅器綜論》所分的西周第二期,大體相當於西周康王晚期至昭王世 ;屬於《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的西周早期後段 。就字型而言,“父”字有較為明顯的波磔,與西周早期的耒作父己簋(整合03328號)接近;“癸”字的四個短劃平直,寫法上保持了晚商到西周早期的形態;“寶”所從的“宀”陡直,也是早期寫法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此器屬於西周早期後段。

衰鼎銘文“衰作父癸寶鼎”,僅6字。關於作器者,原字形為“”。《殷文存》未釋,《三代吉金文存釋文》未釋 。或釋“冉”或“冄”,如《金文詁林》 、《金文編》 、《商周金文整合釋稿》 。或釋“衰”,如《從古堂款識學》,《捃古錄金文》從之。又,《愙齋集古錄》和《愙齋集古錄釋文賸稿》同。《綴遺齋遺器考釋》認為是古文“衰”之省。《奇觚室吉金文述》在“衰”與“冄”兩說之間未擇斷。李家浩先生進一步補充論證此字為“衰”,並認為庚壺銘文(整合09733號)中的“衰子”即《左傳》中與齊靈公、齊莊公同時的崔抒 。《新金文編》收此字在“衰”字頭下,謂“不從衣。 ”謝明文先生近年根據新的庚壺照片,不同意李家浩先生的考釋,改釋為“(拜)”字,但他沒有結合銘文上下文作進一步的討論 。由於庚壺銘文鑄於壺身外壁,多有殘損,而著錄的照片不甚清晰,有待目驗原器者提供更多資訊。本文暫從李家浩先生的考釋意見,讀此字為“衰”。附帶提及,史昔衰盉有“”字,或釋作“衰” ;仲父鼎(整合02734號)有“”字,或釋為“”。

註釋:

a嚴一萍編:《金文總集》,藝文印書館,1983年;b邱德修編:《商周金文整合》,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3年。

孫稚雛:《金文著錄簡目》,第44頁,中華書局,1981年。

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10冊),第429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11冊),第163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12冊),第229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按,似應為下冊第8頁,排序57,參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12冊),第477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據1930年涵芬樓影印本影印。

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14冊),第65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首先,政府在宏觀層面的戰略部署能夠促進一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甚至成為一國經濟的主要支撐點。以擁有相似文化底蘊的文化大國韓國為例,1998年韓政府出臺“文化立國”戰略,隨後又緊跟著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使韓國影視文化行業迸發活力。時至今日,韓國影視劇出口值屢獲新高,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真正做到了“文化強國”、“文化立國”。其次,國家文化企業實力強大離不開有力的文化監管。如今很多文化企業存在偷稅漏稅、抄襲、惡意競爭等問題,影視文化行業需要政府對法律的完善和對違法行為的嚴厲處罰,只有保證文化氛圍的文明和諧才能更好地進行文化產業體制改革。

羅振玉:《殷文存》,倉聖明智大學,1917 年。

鄧實編:《簠齋吉金錄》,風雨樓影印,1918年。

劉體智編:《小校經閣金文拓本》,劉氏小校經閣影印本,1935年。

羅振玉編:《三代吉金文存》,中華書局,1983年。

參看周法高主編:《三代吉金文存著錄表》,第105頁,學生書局,1980年。

參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 12冊),第477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據1930年涵芬樓影印本影印。

參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 10冊),第429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參劉慶柱等主編:《金文文獻整合》(第 11冊),第163頁,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陳介祺陳介祺吉金全形拓精選集》,文物出版社,2017年,編例。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藏陳介祺陳介祺吉金全形拓精選集》,第34—35頁,文物出版社,2017年。

a。參看《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第 67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b。裘錫圭:《金石收藏家的齋名與其藏品》,收入《裘錫圭學術文集》(第3卷),第482—483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c。李學勤:《讀〈陳簠齋彝器全形拓精選〉小記》,《中國文物報》2017年7月11日第7版。

(清)陳介祺藏,陳文會輯:《簠齋藏古目》,廣倉學宭,1920年。

陳介祺編:《簠齋藏器目》,王雲五主編:《叢書整合初編》本,第3頁,商務印書館,1936年;陳介祺編:《簠齋藏器目第二本》,王雲五主編:《叢書整合初編》本,第3頁,商務印書館,1936年。

又據雅昌藝術品拍賣網,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5037692297/,此件器物曾出現在株式會社東京中央拍賣的2013年9月拍賣會上,編號為2297。

衰鼎銘文是由李學勤先生幫助從《三代吉金文存》中檢出。

朱鳳瀚著:《中國青銅器綜論》,第9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王世民等著:《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第29頁,文物出版社,1999年。

a。曹瑋主編:《周原出土青銅器》,第 1430—1431 頁,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b。朱鳳瀚著:《中國青銅器綜論》,第127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a。曹瑋主編:《周原出土青銅器》,第 1504—1505 頁,巴蜀書社,2005年;b。朱鳳瀚著:《中國青銅器綜論》,第128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a。曹瑋主編:《周原出土青銅器》,第 1306—1308 頁,巴蜀書社,2005年;b。朱鳳瀚著:《中國青銅器綜論》,第128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吳鎮烽編著 :《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影象整合》,第 01018號,第 01019號,第 01403號,第 01235號,第 01020號,第 01809號,第 14772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朱鳳瀚著:《中國青銅器綜論》,第128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第六次發掘》,《文物》2001年第8期,圖一八:1。

李學勤:《論韋攴甗銘及周昭王南征》,收入朱鳳瀚、趙伯雄編 《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紀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參看朱鳳瀚著:《中國青銅器綜論》,第 1268、1270—127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王世民等著:《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第251—252頁,文物出版社,1999年。

參看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第329—331頁、第2137—2144頁、第994—997頁,作家出版社,2011年。

羅福頤著:《三代吉金文存釋文》第3卷,第2頁,問學社,1983年。

參看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第九卷), 第 368—370頁,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第667頁,中華書局,1985年。

邱德修著:《商周金文整合釋稿》,第124頁,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

李家浩:《庚壺銘文及其年代》,《古文字研究》(第19輯),1992年。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第1144頁,作家出版社,2011年。

謝明文:《試說金文中的“”字》,《中國文字》新 37期,第143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