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關注巨呼市,句句說呼市!

很多呼和浩特人都聽過大盛魁,也有人知道大盛魁的故事。雄踞塞外三百載,橫跨歐亞九千里,就是對“大盛魁”的真實寫照,但在呼和浩特大盛魁遺留的建築並不是很多,遺留的藏品更是少之又少。本期《玉泉故事匯》我們來說說大盛魁遺留的藏品及其中的歷史故事。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現存老物件

大盛魁的商業傳奇在呼和浩特的很多人中都是耳熟能詳的,時人有“南有胡雪巖,北有大盛魁”之語。閻錫山稱讚其為“開發西北的鑰匙”。在他的商業故事中,大盛魁不僅留下了商業傳奇,還有民族團結、文化交流以及北方長久以來的興盛和繁榮。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大盛魁購銷的商品種類很多,自稱是“集二十二省之奇貨”。大盛魁輝煌300年的商業傳奇主要是依靠駝人及數萬峰駱駝組成的龐大整合式物流來完成的。遠隔千里的蒙古,俄羅斯不僅路途遙遠且曲折難行,駝隊必須由訓練有素的駝人率領,這就是頗具傳奇色彩的“駝頭”。每次商隊安全達到終點時,分號掌櫃或總號大掌櫃總會備好窖藏八年以上的好年份酒獎勵給駝頭,以示敬重。這種貯藏八年以上的大盛魁酒就被稱作“駝頭酒”並流傳至今。這是收藏家張勇先生收藏的“大盛魁老白汾酒”也是現在存世不多的精品。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這是道光二十九年,綏遠城(呼和浩特新城)糧餉理事府功德匾,這上寫著三個字“執事敬”,意思是辦事公道。

天順泰綢緞莊

在送這塊匾的眾多小號中,有一個叫做“天順泰”的小號,天順泰是大盛魁的小號之一,經營的是綢緞生意,1931年歇業,較大盛魁歇業晚兩年,在當時的呼和浩特,乃至也北方的綢緞生意中也有他的一席之地。圖片中就是大盛魁天順泰名媛四景月份牌畫。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裕盛厚銀號

大盛魁也開有票號,除祁縣城內的小號大盛川票號外,後期還在歸化城開有裕盛厚錢莊、通盛遠銀號,在張家口設有鴻盛元銀號。這枚小小的徽章,平記裕盛厚銀號,他就是大盛魁下設的小號,他在1929年設立於歸綏地區,裕盛厚的負責人較程季禹,當時的資本是白銀10萬元。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這些照片中蘊含了幾個珍貴的字樣,“烏城大盛魁記”,這是當年在漠北烏里雅蘇臺拍攝的,在今天,這張老照片已經不能用價值去衡量了。大盛魁的總號最初設在烏里雅蘇臺,後遷駐歸化城(呼和浩特),其經營的基本地區是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烏、科兩地櫃上的店員,在櫃上住過三年,學會蒙語以後,就組成若干小組到草原各帳篷售貨。基本上是一個店員,再僱一個蒙民,兩個人騎兩隻駱駝,另用兩隻駱駝馱貨,販運的商品有磚茶、生煙、洋布、斜紋布及針線之類,走串蒙古包送貨上門。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這張照片它不僅體現了大盛魁的商業故事,而且也體現了在當年烏里雅蘇臺的分號和歸化城彼此之間的交流,更體現了中國北方的民族團結與文化交流。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磚 茶

真正將大盛魁的生意推向頂峰的原因正是大盛魁的茶葉生意,可謂是駝峰上的茶葉帝國。大盛魁裝磚茶的箱子大小是固定的,有一箱裝36塊的,名三六茶,專銷張家口旅蒙商。有一箱裝24塊的,名二四茶,專銷歸化、包頭等地,烏里雅蘇臺、科布多等地蒙民最喜喝。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另一種是每箱裝39塊的三九磚茶,大盛魁每年運往蒙古、烏、科等地的三九磚茶約4000餘箱,每箱值銀十二、三兩,總值達五萬銀兩左右。呼和浩特都非常喜歡喝磚茶,磚茶就是當年大盛魁由內地銷往外陸的重要商品,磚茶與大盛魁一起留下了我們這裡最動人的故事。

信件及單據

這是大盛魁和山西定襄合和茂字號進行商業交易的單據,上面寫著比如:粗洋布、細斜紋布,這是有關大盛魁明文記載中難得的精品。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這是有關於呼和浩特舊城協盛昌字號的一封信和發貨票,協盛昌是大盛魁下設的京羊莊,雖然大盛魁歇業於1929年,但協盛昌卻營業到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大盛魁作為長期大量遠途販運羊馬的商號,在中國歷史上是少見的。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當時大盛魁從外蒙古販運到歸化城的牲畜,大批次的是草地的羊和馬。據老輩人說,從咸豐年間(1851—1861年)到民國八年(1919年),每年販運羊的數量,最少的時候不少於10萬隻,最多的時候達到20萬隻;每年販運馬的數量,最少的時候不低於5000匹,多的時候達到2萬匹。

“當時趕運到歸化城的牲畜當作商品進行交易的,羊和馬佔絕大多數。趕運羊和馬的方法完全不同,需配備專業技術員工,分別組成羊房子和馬房子趕運到召河牧場(希拉穆仁草原),每年大約在農曆七月間,趕運到召河的羊馬,稱之為熱羊和熱馬;農曆十月以後趕到召河的羊馬,稱之為冬羊和冬馬。”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大盛魁出資興建的綏遠電燈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呼和浩特現代工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個字號在今天還略有遺存,包括他的股票、收據以及信紙等。

天亨永原名叫做天亨玉,是呼和浩特的一個字號,在當年,天亨玉由於營業不佳即將倒閉,那麼正是由於大盛魁出資讓天亨玉東山再起,也在此時改名為天亨永繼續經營,當年有一個詞叫做“相與”,指熟人和朋友,大盛魁的“相與”亦多祁幫:如大盛魁買祥雲集(在祁縣東街,財東為南大街何家)的祥生煙,年約1—2000囤煙;進歸化三元成(大雜貨行)的雜貨,僅糖即年約5000斤;購歸化復生泉的白酒,年約30000斤;買歸化三和興的炒米,年約3000擔。大盛魁和天亨玉是最好的老“相與”。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大盛魁聞見錄》

2011年,呼和浩特出版了一本《大盛魁聞見錄》的書,這本書的出版,讓當時所有喜歡和研究大盛魁的人眼前為之一亮,它完全還原了當年給大盛魁拉駱駝的老人們的口述歷史資料,沒有任何加工和渲染。

內蒙古百年商業傳奇,原來還遺留了不少寶物

雖然大盛魁留給今天的遺蹟並不是很多,但透過隻言片語,還有在中國歷史上值得被稱頌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團結,包括非常值得頌揚的愛國主義精神。大盛魁的精神讓我們代代傳頌。

頂部